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生意難做

22/04/2024

數間食肆昨結業 薈軒告別灣仔茶客 老店哥登堡囑港人消費自救

  (明報.2024年4月1日)
 

過去一個月約300食肆結業 飲食業︰北上成風 市道差情況或持續

  (am730.2024年4月2日)
 

復活假逾170萬人次港人外遊 餐飲業料生意額少三成

  (now新聞.2024年4月2日)
 

有人開心有人愁。在剛過去的復活節,逾170萬人次港人離港外遊或北上消費,同期亦見許多食肆結業……很明白在部份地區消費,飲食享樂的「性價比」,跟在港消費相差很遠,所以許多人會在假日離港,減少在港消費,北上可以「畀少啲、食好啲又食豪啲」。但本港店舖生意額下跌,有業內人士估計,在3至4月有約300間食肆結業,並預測市道差的情況會持續。這也意味著有些人會受影響進入失業大軍。

香港的低下階層現正處於被取代或店舖倒閉的多重衝擊之中,科技在慢慢取代人們的工作,如樓面傳菜員、收銀員漸被電子點菜、收費系統和機械傳菜員取代,而顧客大幅減少令店舖陷入倒閉潮,也令相關的業者成為失業人士。無論如何,生活在香港仍需要鼓起勇氣面對挑戰和未來不確定的困境。

信仰反思
士師統治期間,亦即是以色列沒有王的日子,各人都行自己看為對的事(士二十一25),於是有一個利未人,誰給他好價錢,他便願意成為誰的祭司。這一位利未人先受聘於米迦,即使米迦的品行不端(士十七1-6),他卻善待利未人如同兒子一樣(士十七11),可惜的是當有另一支派的但人入侵米迦的家,要這個利未人作他們家族的祭司,這位利未祭司忘記了米迦對他的好,竟然「心裡高興」,連米迦的以弗得、神像和雕像帶到但人那裡去(士十八20),這位利未人可算空有祭司之名,而沒有祭司之實。

米迦和但人都想有專屬的利未祭司,他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甚麼?是希望這位祭司,可以成為自己的一家或一族與神之間的橋樑,教導他們認識神的一切律例(利十10-11),好讓自己的家或族歸向神成為「祭司的國度,成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還是只是單純的想要一些祝福及保護自己的「偶像」?單看他們的行為,已經發現他們並不知道神想要的敬拜是甚麼。以色列最讓人羨慕的,並不是他們有多強大多富有,而是他們有一位與他們同行的神,他們跟隨神及祂所賜的律例典章(申四4-8),以至萬國看出他們有智慧有聰明(申四6),從神而來的智慧及聰明勝過一切以弗得、神像和雕像或其他儀式,基本上,按照神的心意,以色列人本來便不可設立以弗得、神像和雕像,神的聰明智慧不單造就自己的民族,甚至日後,亦吸引了示巴女王帶著厚禮來拜訪所羅門王(列上十1-9)。

一個地方吸引人之處,並不一定是金碧輝煌,閃閃發光,反而是人身上那份美好的特質,讓人願意駐足及回想。

回到:教牧社關倫理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