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誰來守護新聞自由

18/07/2024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記協主席遭《華爾街日報》解僱 鄭嘉如:上司曾指身分衝突促退選 母企:報章致力促進新聞自由

  (明報 .18-7-2024)
 

記者是十分矛盾的職業,一方面選擇投身這個行業的人都會關心社會政治問題,甚至希望透過自己的筆和聲音去為社會爭取公平公義,需要的時候應該敢於質問高官、權貴和大財團,但同時記者應該明白自己並非新聞的主角,只是在新聞背後的採訪者,為了維護記者本身的客觀中立,讓人相信記者報道時能夠盡力持平,讓讀者清楚明白不同背景人士的真正想法和意見,而不是記者個人意見的話,一般來說,記者是不會輕易公開表達個人意見的,以免持不同意見的受訪者有先入為主的感覺。雖然在電視和電台新聞,記者都會「出聲」和「出樣」,但並不會「出個人意見」,因為新聞報道不是時事評論,記者最有力的、也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提出問題,然後讓受訪者去回答,再由公眾去評斷。記者有正義感和勇氣是好事,但記者不應亦不能將自己當作法官去審判被訪者,而是應該讓任何人都有機會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就算記者不同意對方的看法,維護對方表達意見的自由也是記者的天職,當然,若對方說的是陳腔濫調、甚至「廢話」,追問到底便是記者的任務,而參與社會政策的討論和爭取並非記者的職責,如何竭力成為一個甘於低調、甘於寂寞的工會,也許才是記者工會應該走的路。

當面對一些重大的社會事件,記者更應該保持客觀和冷靜,不要讓自己成為運動的參與者或反對者,而是要竭力維持旁觀者的角色,否則難以保持客觀中立的報道,最終只會令自己成為政府或政治組織的喉舌,惟有記者在一些社會問題上盡量抽離,以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的心態去看一些事件,才能盡量減低在報道時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情緒性的報道,容易帶來非理性的回應,而在討論一些社會問題的時候,若只訴諸情緒和感受而不是理性和數據,結果對整體社會並沒有好處。當然,記者在大部份的社會事件都不應該表達太多個人意見,因為記者不是時事評論員,不過,在面對新聞和言論自由受到威脅,會嚴重影響採訪和報道權利的事上,記者和記者工會就難以完全保持沉默了,因為沒有基本的保障,採訪和報道只會變成高風險的行業,恐怕亦愈來愈難吸引新人入行。不過,要支持新聞和言論自由的工作,其實應更多由民間團體、學者和市民大眾去做,記者應盡量做個「隱形人」,當市民大眾敢於為新聞和言論自由發聲,記者就可以安心做個沉默冷靜的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