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退一步海闊天空

29/06/2023

聞風筆動:倡重劃政治分界 譚耀宗:中間派不存在愛國者成主流 

  (明報.23-6-2023)

教大校長憶2019年挑戰 3同學被定罪 兩人准復課 張仁良:不應迴避在囚學生前路問題

  (明報.26-6-2023)

嶺大校長鄭國漢將退休 難忘見證反修例遊行 拒自比香港蔡元培

 

(香港01.27-6-2023)
 

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作為公眾人物最困難的地方,是在於社會仍然太過分化,不少人仍然抱著強烈的非友即敵的心態,包括不少在建制陣營中有影響力的政客,以及網上喜歡口誅筆伐的網民,大家都只能容納自己「啱聽」的意見,因此,任何中立的、兼顧不同角度的言論都會被雙方猛烈攻擊,誓要所有人歸邊。在這個硬對抗固然大刑侍候,連骨子裡不服氣的軟對抗也有可能成為官員的眼中釘的世代,選擇以後識趣地保持沉默,或者只談風月的情況恐怕只會愈來愈多,說不定香港也會出現更多像竹林七賢那樣狂歌縱酒以表達不滿,不知是裝瘋還是被迫瘋了的不合作份子。其實,任何人的意見,我們毋須照單全收,但亦不應因人廢言,或者因為有一兩句「唔啱聽」便全盤否定。亦毋須將一些本來有些含糊不清或當事人沒有詳細解釋的說話,用自己的說話無限演繹,否則只會連一些本來值得深化的討論,亦因而被這些本來只是枝節的爭議所掩蓋。

兩位即將退休的校長是否一位好校長,相信校內的師生自會有評價,但他們提出的非暴力、復和、以及給被定罪的學生復課的機會等意見,都是值得社會人士進一步討論的。暴力抗爭在現時的環境行不通已毋須爭拗,但幾十年來香港市民都引以為榮的非暴力遊行集會和以言論批評政府的自由,似乎在新形勢下亦被政府視為不能接受的軟對抗,甚至會危害國家和社會的安全,但政府愈高壓,市民心底的不滿只會愈多,惟有看到政府真的願意與持不同政見的市民復和,民怨才有化解的契機,具體行動可以包括盡快撤銷反修例事件中未被起訴人士的個案(其實他們已被有關個案纏擾多年,已付出了不少的代價),並且與各大學一起協助曾入獄或仍在獄中的同學完成學業。他們和他們的父母親友自然會消減心中的不滿,甚至會好好反思當日的抗爭方式是否適切,若果說有些學生是被一些激進的暴力思潮所蒙蔽和引誘才會採取激烈的抗爭方式,我們也必須問政府官員及一些建制中人的行為和言論、警方的執法方式又有沒有火上加油呢?好端端的一批有為青年,為甚麼會出此下策呢?權力愈大,在復和的路上能發揮的作用愈大,政府若肯退一步,其實大家都可以海闊天空。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