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測之天氣下學習笑看風雲
天有不測之風雲,我們無法控制天氣,只能學習如何應變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打風和惡劣天氣會帶來不便,不便帶來不滿,不滿自然有情緒,充滿負面情緒自然會埋怨、愈埋怨就愈憤怒,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每次有颱風或黑雨、紅雨總是會有人埋怨天文台發出風球或暴雨警告的時間和準則,並且將所有在颱風時出現的問題歸咎於天文台或政府,彷彿只需早點掛風球、風球掛長一點時間便是靈丹妙藥,當我們想簡單地一刀切解決問題時,其實更應思考如何靈活應變。
因為颱風下要返工返學而出現人多擠逼、苦候交通工具、塞車、全身濕透、甚至發生嚴重意外的情況,當然可免則免。不過,我們必須首先了解這些問題是由於資訊發放混亂?交通安排失當?只是個別的現象,還是普遍的情況?是可以避免的情況,還是難以避免的結果?香港面積雖然不大,不過,許多時的暴雨也只是局部地區,颱風時不同地區的風力也有很大分別,有時海邊、河邊波濤洶湧,但有高山高樓阻隔的地方卻可以無風無雨,無驚無險。因此,若非全港多個不同地區受到嚴重影響,不等如立即就要發出更高的風球或暴雨警告,全港性停工停課不一定能有效地解決問題,而打風落雨會帶來一些不便有時是無可避免的。
有人認為學生少上一兩天課沒有甚麼大不了,認為只要天氣較差、甚至預計會較差都應該停課,對於幼稚園學生來說還可以接受,但小學生、甚至中學生有此需要嗎?我們的下一代若一有風雨便認為應該百分百安全地留在家中,將要冒著風雨上學當作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有家長出來抗議,指罵學校或政府,這未必是小朋友之福。 其實許多小學生不過是過幾條馬路,搭幾個站巴士或港鐵便可上學,上學若怕人多交通擠塞可以早點出門;若怕衣服弄濕冷病可以帶衣服替換,當然,若果家居附近有強烈的陣風、 有危險或交通癱瘓,家長可以自行決定向學校請假,毋須因為有少數同學未能上學而要全港學生一起停課,是否照常教學及如何為少數學生補課應留待個別學校自行處理。
另一方面,要繼續上課除了要訓練學生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地履行責任之外,其實也要體諒香港有許多雙職的家長,家中亦未必有外傭或長者同住,若年幼子女突然停課,自己亦未必可以即時請假,又不能冒險獨留年幼子女在家,以免犯法、甚至不幸發生意外,情況是十分狼狽的,大家不要以為停課是一個簡單的決定,政府應先為學校和設有暫託服務的機構提供更多資源去協助雙職家長;僱主是需要對僱員有更多家庭友善的政策安排,否則無論停不停課,都有機會發生人命傷亡的意外。
如何決定是否掛八號風球,幾乎每年都會引起爭議,但既然是全港性的問題,就不應該受個別地區或個別事件的影響,應由天文台按既定的機制和科學的數據去決定,不能訴諸情緒或個別人士的感受。有人認為不想全港性停工是因為「李氏力場」,純粹是為了維護大財團的利益,但問題是否這麼簡單呢? 其實許多時雖然風球高掛,不少商場、食肆仍然人頭湧湧,若返工或出外真的非常危險,為甚麼不堅持連食肆、戲院等非緊急性服務都必須全面停工呢?
至於在惡劣天氣之下,就算並非八號或以上風球,應否全港停工,爭議就更大了。 若純粹為了避免被人批評而不按機制提升風暴或暴雨警告,令一些公共服務必須停止,對小市民和基層的影響亦絕對不少,例如一旦門診暫停需要改期,會對很多不曉得使用電話和網上系統改期覆診和急需取藥的長期病患和長者帶來很大的不便,甚至焦慮。對於請了假要去換領證件、辦理重要私人事務、出席喪禮和法庭聆訊的市民,也會十分頭痛 。此外,還有不少支取日薪和按工作量計算薪酬、手停口停的基層,靠薄利多銷的小商販,停工並非意外的假期,而是意外的損失。
時代變了,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應該不斷轉變,是否全面停工停課,其實毋須一刀切處理,特別在過去一年多,在家工作已成為不少僱員駕輕就熟的事,只要勞資雙方一早建立共識,何須一定要等待八號風球或黑雨,其實三號風球、紅雨、或者僱員居住地區有水浸、山泥傾瀉、交通意外,甚至子女停課無人協助照顧,也可以讓能夠在家工作的僱員按需要留在家中,既可以避免意外,又可以減輕交通的負荷,令其他必須在公司工作的員工更順利乘搭交通工具,其實是雙贏的。勞資關係應該是伙伴關係,不要當作敵我矛盾,那麼大家都會開心一些。世事亦像天氣之難測,當一時之間改變不了天氣,不如努力學習改變心態、改變思維,學習笑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