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疫情共舞的教會群體
港.我.森情
面對反覆不定、難以預測的疫情,究竟大家習慣了沒有?無論我們是否認同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起碼我們應該考慮與病毒共舞,而不是望天打卦、望穿秋水,等待病毒感染清零才重過所謂「正常」的生活吧!正如我們不會等待病毒完全受控才會返工返學、做運動、見朋友、同孫仔飲茶,而是會千方百計,計算好風險,避重就輕地做一些對自己和身邊的人真正重要而且不適宜拖延的事,靈巧地在疫情下翩翩起舞而不是縮在一角「等運到 」。其實在疫情之下仍然有很多事是我們可以做和必須做的,例如:
年近歲晚,遇上停晚市堂食及取消花市,不少小商戶都會錯過銷售和做生意的黃金機會,就算過往教會或弟兄姊妹本身沒有購買年花的習慣,今年也可以考慮破破例,好好為教會和家居裝飾一下,一直以來不少教會在講台前面也有插花,其實改為擺幾盤年花又有何不可呢?教會內四處也擺些年花佈置更可以增添一些節日氣氛,就讓我們一起在春節更多記念有需要的鄰舍。此外,又可以鼓勵弟兄姊妹雖然不能堂食,也可以多光顧一些小店,多買一些賀年食品和外賣作為團年、開年之用。
還有就是春節前後,其實有不少機構和教會都會送「福袋」給一些基層家庭、獨居長者、劏房住戶 ,內有不少賀年食品、抗疫物資和福音單張, 最近,多個關心疫情下基層需要的基督教機構再次透過「疫裡有情.合一見證」的FB(臉書),呼籲教會和弟兄姊妹以具體行動向鄰舍送上點點溫暖,希望教會鼓勵弟兄姊妹在春節期間額外奉獻給這些前線機構,購買一些日常和過節用品祝福更多的人,就算疫情下大家怕出街,也絕對可以透過奉獻金錢和物資去祝福別人。其實在疫情較嚴峻的期間,不少前線機構的同工已累積了不少應變的經驗,例如只將禮物送到受助者的樓下或門口,不入大廈或者不入屋;亦可以電話預約他們分批到教會或機構的樓下或門外領取。若果疫情緩和的,也可以「傾多幾句 」,只要做好防疫措施,其實和一般商舖的店員和顧客接觸的情形差不多,也不是甚麼高危的行為,毋須過度憂慮。
最近小學及幼稚園停課,令不少家長很頭痛,因為屋企地方淺窄,又冇寬頻,又不是住在學校附近,小朋友根本很難上網課,幸而有些教會、機構願意開放地方給這些學生上網課,更提供WiFi,甚至借出電腦,其實許多教會星期一至五都是丟空的,何不利用來服侍這些有需要的家庭呢?教會究竟應怕有同工感染多些,還是怕沒為有需要的人送上一杯涼水多些呢?我亦很好奇,若果好撒馬利亞人生活在今日的香港,在疫情之下究竟他會怎樣對待那些他明明見到是很有需要的人呢?
除了鄰舍之外,在疫情期間需要關心的當然包括教會的會眾,教牧和長執除了有責任盡力為大家維持一起敬拜、祈禱、交通和彼此守望的機會之外,更要留意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長者、弱勢群體、傷殘人士和單親家庭等等。其實,疫情下教會的同工和領袖應該比平時更忙,但我們花了大部份時間開會討論的究竟是防疫策略、是否停現場聚會,還是如何關心和協助有困難的弟兄姊妹呢?
教會領袖為何會更忙?很簡單,例如為了保持社交距離,可能要開多幾場崇拜,或者將崇拜分散在平日晚上,或者星期六、日多開幾場 ;以前的團契可能變成小組,小組有需要的時候更可能要化為兩三個人的小小組;同工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弟兄姊妹工作地方附近和他們吃午餐;透過視像電話彼此問候和祝福;上長者家裡為他們祈禱、甚至施聖餐;約大家去行山、逛公園、行海濱長廊,順便分享和祈禱;為失業的會友提供緊急的援助;安排弟兄姊妹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肢體大掃除。可以做和需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希望教會領袖不要只花時間開會決定是否停現場崇拜,若果疫情嚴峻真的要停,請記著,同工和弟兄姊妹應該更忙,因為要忙於關心有需要的會友和鄰舍,真的是「忙到跳舞」!如果疫情過了兩年,仍然有教會的牧者、同工、長執和組長覺得好多事因為停了現場崇拜和聚會而做不到的,我相信不是疫情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