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花姐的門訓示範

05/08/2022

花姐(黃慧君)這經理人在《全民造星》之後銳意栽培和調教這班「12門徒」,清一色男生,不sell靚女,雖然他們不是個個都英俊,但總會有令女生和太太們著迷的小鮮肉!

成員各有不同的性格

信仰反思 (偶像與教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注目看耶穌,定睛看耶穌,謙卑親近主,跟著祂同步,跟著祂同步。
(詩歌《注目看耶穌》的歌詞)

人心的空洞只有神的靈才能填滿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4/08/2022

起初,不同民族都相信有超越人類的神祇存在。他們自然地為不同的神祇高歌獻祭,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頌」有某些部份便是關乎神明及祭祀的樂歌;[1] 1929至1937年間出土的烏加列文獻,亦記載了歌頌迦南神祇的相關資料。

意外事故的報道是否應該刪相刪片?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9/07/2022

昨晚得知有舞蹈員在演唱會中受傷,實在令人心痛。希望他們早日康復! 

科幻小說的幻想和現實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美國阿蘇薩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應用行為科學與數據科學教授。
28/07/2022

最近香港著名小說家倪匡與世長辭,在海內外掀起了一陣討論科幻小說的熱潮。年少時筆者是衛斯理科幻小說的忠實擁躉,但隨後覺得其內容千篇一律,故此逐漸失去興趣。前天文台科學主任李偉才在評論科幻小說時,甚至完全略過了倪匡。

不知者仍有罪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7/2022

「不知者不罪」是中國傳統民間智慧,不過,對於法治社會來說是行不通的,最多也只能成為被定罪時的求情理由,因此,了解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經常有可能遇到的問題的相關法律便十分重要,否則因為無心之失而被檢控、甚至鋃鐺入獄便不值得了。

不能忽視的數碼智商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4/07/2022

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這個詞,相信大家對它都不會感到陌生;但DQ(數碼智商,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一詞,大家可能未聽過。

社會氛圍與偶像文化

歐陽家和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14/07/2022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

從啟德屋苑的露台說起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7/2022

早前啟德某屋苑有一對男女在露台全裸並進行性交,被人發現及錄下短片,再經網絡傳開。警方將案件暫列為「作出有違公德的行為」,並拘捕了一名懷疑與案件有關的女子,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有律師接受傳媒查詢時表示,法律上露台明顯是公眾可見的地方,故意讓人看見性交,有機會構成「在公眾地方的猥褻行為」。

沒有人告訴你子女的戀愛法例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7/2022

當子女踏入青春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可能會追求心儀的對象、與對方約會,也會經歷分手等不同的情境,作為家長,或需要提早向子女講解一些法例,讓他們多加注意,以免誤墮法網。

情境一:不停打電話給心儀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