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買來的開心,幸福嗎?
最近一則新聞關於15歲援交少女以2.5萬元報酬,答應25歲青年充當其「兼職女友」一個月,並會在這段期間為他提供性服務。雙方首次在男方家中見面,少女堅持要他先付款,男方拒絶並以生果刀架少女頸以作威脅,又對她施以胸襲,最後少女奪刀逃走及報警。
愈不鼓勵愈興旺的賭波15年
賭波合法化快要15年了(2003年8月1日,政府正式將賭波合法化),由當年政府信誓旦旦聲言會維持不鼓勵賭博政策,到了今日,足球博彩的投注額每年已達接近1,000億港元。
如何與大學生基督徒同行……我有話說
如何牧養現今的大學生?新一代的大學生是否比以前的大學生更我行我素,更難跟隨主,更難牧養?或許,我們要定義一下何謂以前,何謂現在。
中港跨境婚姻
政府統計處在本年1月發表了最新的「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1) ,當中未婚男女的比例、離婚與再婚率,與過去的數字相差不大。而香港男女初婚年齡中位數則慢慢上升,反映出香港人愈來愈遲結婚。在過去20年來統計數字中最為顯著的改變,必然是中港跨境婚姻的轉變。
推動兩性主流化,你我有責
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行動綱要》,當中提出了一項促進婦女權益及兩性平等的策略——性別觀點主流化。1 今日,我們一般將這策略或原則稱為「性別主流化」或「兩性主流化」。
「教牧後援會」的起承轉合
自去年7月,在明光社機構活動消息一欄,不時看見春麗、程翠雲(Atty)及歐陽家和三個一起合辦研討會。這三個人,有時談及信二代,有時討論漫畫、腐女、食女、網上情慾等話題,每次均能吸引數十人參加討論。部份主題甚至因為場地限制,未能報名的人要求作網上直播,但也試過因為研討的問題敏感,而取消直播。究竟這些研討會在討論甚麼?在討論的過程中反映了甚麼現象?
2018生命倫理對談 《基督宗教尋珍之旅》
范晋豪牧師自少便在禮儀教會長大,他憶述小時候常常聽到其他基督宗派的信徒質疑禮儀教會很形式化,信徒做很多動作卻不知道當中的意義、祈禱時只採用禱文書,並不是用心來祈禱。在3月7日的晚上,范牧師用心地為參與者闡釋禮儀的意義及它們對參加敬拜的人有甚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