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對待 親生和繼子女
離婚後,有些人不習慣一個人,怕孤獨寂寞,不懂得自處,想搵個伴,填補空虛;又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自己及孩子會受歧視,希望為孩子尋找繼父繼母,但可能只製造一個幸福家庭的假象。
離婚後,有些人不習慣一個人,怕孤獨寂寞,不懂得自處,想搵個伴,填補空虛;又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自己及孩子會受歧視,希望為孩子尋找繼父繼母,但可能只製造一個幸福家庭的假象。
有些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離婚後從此不敢再闖情關,有些人則享受戀愛的感覺,但不會再結婚,亦有人對婚姻仍然有憧憬,決定再踏紅地氈。
香港離婚人士再婚的情況日趨普遍,根據政府統計處2014年的資料,再婚比率達34%,即平均每三對結婚人士當中,其中一對屬再婚。驟眼看報章上對離異家庭的報道以負面的居多,無形中對離異家庭成員造成了負面的標籤。到底家庭狀況轉變是否必然會產生不愉快的家庭問題?子女在這些家庭成長是苦還是甜呢?
要經營一段婚姻並不容易,離異過的人士要重整心情與新伴侶同行再婚路,需要更多的委身與支持。夫婦關係和諧是家庭關係建立及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本社為此於1月舉辦了第三次好繼爸媽訓練——琴瑟奏鳴再婚路。
父母再婚,孩子有何想法、感受及掙扎?這個新的家庭對他們有甚麼影響?他們會經歷甚麼樣的歷程?再婚父母在這議題上可以如何幫助孩子、與他們保持開放的對話?這些都是很多再婚家庭常有的問題。有見及此,明光社於10月19日晚上,舉辦了「讓孩子融入爸媽的再婚」講座,當晚由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教授區祥江博士擔任講員。
感謝上帝的恩典及祝福,自去年一月起,透過《永遠的父母─離婚以後,為孩子多走一步》計劃,服務離異家庭及其子女,我們為46間中小學,舉辦60場專題講座及成長小組,為13,135個學生提供服務,超過七成學生小組組員表示對父母的離異有更好的了解,更好地認清自己對父母離異的想法及感受,以及能更適應及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會缺少父/母照顧的情況。
婚姻是人生大事,男女二人由相識、相愛,及後發展成夫婦組織家庭,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