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馬會

賭博有病?

舉辦日期: 
21/09/2011

每十個香港人,有大約八人在一年內曾參與賭博。香港人參與賭博的程度,從馬會歷年投注創新高已可充分體會。一到新年,麻雀、撲克和魚蝦蟹等玩意更是家家必備。可是,賭博帶來的影響卻容易被忽視,其中病態賭博的問題近年才開始受到關注。究竟為甚麼賭博也可成病?香港病態賭博的情況嚴重嗎?而賭博問題究竟是個人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九月份的倫理對談,將以《賭博有病?》作主題。我們邀請了專長於輔導病態賭徒和家屬的蕭如發牧師,與大家一起對談賭博成癮和其他相關的課題,誠邀大家參與,一起討論。
 
日期: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馬會「警告字眼」又矇又小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5/05/2011

隨著球季接近尾聲,加上六合彩的彩池因著之前加價而上升,吸引力大增,馬會近月於是以不同力度推出各種宣傳,當中又以文字傳媒的宣傳攻勢最厲害。馬會最近便不惜工本,多次在免費報章買下半頁版面賣廣告,宣傳其不同的投注方法。但最令人不滿的是,馬會竟然把用來保護青少年的警告字句的字體,縮小得只有約兩毫米,不用放大鏡根本是難以看得見的,這情況令人關注。

如霧似真的公敵─外圍

蘇恒泰
監察賭風聯盟秘書
08/12/2005

監察賭風聯盟成員剛與民政事務局官員、馬會代表和足球博彩及獎券事務委員會委員見面,就香港的賭博政策交換意見。馬會強調香港非法外圍投注問題嚴重,馬會以警方每次行動搜獲的賭款為基數乘二(因為大部份行動在賽事中段進行),再乘二百五十天(足球)或七十八天(賽馬),之後再乘以估計的莊家總數,因此,馬會推斷每年外圍賽馬的投注額約500-600億元。

以青少年福祉作賭注?

——關注馬會於學校附近設投注站
陳穎翎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政策研究)
30/09/2009

過去,馬會也曾在公屋商場設投注站,但從未在學校樓下開設。較早前有報道,指馬會把位於東涌東薈城的投注站,遷至同區公屋逸東村商場。由於地點在3間幼稚園樓下,又處於3所小學和1所中學之間,還未落成,已經令地區人士嘩然。有區內人士指出:投注站遷址,是因為東薈城認為大量投注者聚集的情况難以管理,但新投注站卻建於校區,令不少家長和老師擔心學生耳濡目染,將視賭博為「家常便飯」。

馬會又再「漸漸」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17/09/2007

在敝機構十週年的感恩晚宴時,其中一位嘉賓羅乃萱女仕引述了一個「漸漸」的故事,講述一名大學畢業生往色情酒吧應徵會計工作,老闆毋須作任何游說,只因她看到其他陪酒女郎的收入比自己高得多,於是「漸漸」地轉作陪酒,最終出賣肉體,這正是我們很多社會風氣的縮影!
 

請勿草率通過《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新聞稿)

明光社資料室
10/05/2006

立法會《2006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將於5月11日(明日)舉行首次會議,據悉,馬會主席夏佳理先生極希望立法會在他離任前通過有關草案,因此,馬會在過去數月積極游說議員在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審議工作,以趕及在7月12日(本年度最後一次大會)恢復二讀辯論。
    

回應政府改變賽馬博彩稅的建議

明光社資料室
07/04/2006

政府建議將賽馬博彩稅制改為按毛利徵稅,馬會在首三年包底80億元,大額投注者可獲回扣,值得肯定的是馬會不再堅持在暑假加開五天賽馬日,而新建議的折扣回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馬會與外圍競爭,不過政府提出的方案能否有效打擊外圍,本社則深表懷疑。為此,對於馬會的建議,本社有以下回應:

反對以商業形式經營賽馬及暑假加開賽馬日 (簽名行動)

明光社資料室
01/06/2005

在馬會大力遊說下,政府近日向立法會建議加開5個賽馬日,並將博彩稅改以毛利形式徵收,變相准許馬會以商業形式經營賽馬,並好像賭波一樣,馬會在不受監管下可隨意增加新的賭馬形式。此外,馬會亦不斷放風,表示計劃開設NBA籃球賽、六合彩單雙、大細等新投注玩法,為此,聯盟強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