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字版 (燭光網絡 23期)

賭博文化放異彩!

燭光網絡 23期 (p.1)
31/03/2002

中港澳台近期在賭博問題上可說各有千秋,給人一種賭博可以為經濟帶來新希望的感覺。國內的足球彩票大行其道;台灣的樂透彩令全省瘋狂;澳門批出三個新賭牌後,大家憧憬著拉斯維加斯式,由賭博和娛樂帶動的繁華現象即將降臨,甚至令不少香港人眼紅;至於本港開徵賭波稅的呼聲亦此起彼落,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亦作出暗示,青年協會所做的調查更顯示有六成青年認為賭波稅是政府開源的最好方法!
 
過去數年,明光社和不少關注賭風蔓延的團體及個人,就賭博問題做了不少研究,但很多支持賭波合法化的人士和傳媒,都刻意將我們扭曲成不講道理的泛道德主義者,並反覆宣揚賭波合法化可以增加稅收,甚至帶動消費,可惜他們當中不少人對政府委託理工大學所做的調查連一頁也沒有看過,更遑論外國眾多有關賭博問題的研究!究竟誰更非理性?誰空口講白話?當賭波仍然是非法的今天,幾份支持賭波合法化的暢銷報章已日日在體育版刊登賭波賠率、投注分析、以至間接的賭波廣告,這算不算是利益衝突?
 

左看看、右看看……

燭光網絡 23期 (p.2)
31/03/2002

當你接到報紙時,你最先看那一個版面?爸爸可能選擇看要聞、社評,媽媽可能先看娛樂版,空閒時,看看體育版的行山介紹也不錯……慢著!何時體育版變成了統計數字,連行山推介也變成了賽果預測!我心愛的體育介紹去了那裡?
 
傳媒監察組今次出動,遍查本港報攤、電視及電影,佈下天羅地網,追蹤傳媒中的賭博資訊……
 
傳媒重災區:報章雜誌
 
相信各位已對馬經的出現習以為常了。馬經在報章的地位,向來都是舉足輕重的。一份報章馬經的口碑,更會直接影響銷量。而市面上單是專門出版的馬經,小報,號外,貼士,袋裝排位書等,已不下廿多種(傳媒監察組又覺得奇怪:若真是逢貼必中,辦報撰稿的不應一早便大發特發了嗎?幹麼還屈就在報社裡寫馬報?),尤其在賽馬當日,出版數量特多,令人眼花寮亂。
 

惠澤社群為先,推廣賭博為實

燭光網絡 23期 (p.5)
31/03/2002

 
「賽馬日群眾的投入、忘我,正是香港人的最佳寫照。,自一八四六年首次賽事開始後,賽馬就成為了少數薈萃本地文化的社交活動之一。」
 
「香港賽馬會歷史悠長,色彩斑斕而且充滿傳奇。除了二次大戰時受戰火影響,賽馬幾乎從未間斷,自始至終是香港人最鍾愛的運動娛樂。在世界數一數二的賽馬機構之中,馬會以獨一無二的模式經營︰為香港人帶來最富國際色彩的賽馬娛樂,並透過賽馬運動惠澤社群。」
 
《以上摘自香港賽馬會網頁》
 
香港賽馬活動無疑是全球知名的——從歷史,規模、設施、天文數字的投注額,以至香港馬迷的投入、瘋狂,都如上面馬會所描述一樣,成了香港的傳奇經典。馬會向來又以全港最大的慈善機構自居,除了使其賭博營運得了一個大大方便外,更使一眾馬迷多了一個漂亮的「鋪草皮」藉口。
 
為維持營運而生
 
然而,世界上其中一所最具歷史及規模最大的賽馬營運組織,香港賽馬會成立時只是負責主辦賽馬活動而已,這從賽馬會使用英文名稱Jockey而非Horse Racing略知一二。當時,賽馬投注業務是由其他私人會所經營,馬會僅從博彩彩金中抽佣以維持營運。
 

博彩捐助以外,哪有資源可用?

燭光網絡 23期 (p.8)
31/03/2002

作為一個人口接近七百萬的國際城市,香港除了種種輝煌的成就外,社會問題亦與日俱增,面對新來港人士支援、失業及就業再培訓、青少年問題、教育問題、老人問題,以致近期最新崛起的「病態賭徒」等問題,實迫在眉睫急需解決。幸好,本港很多的志願團體,不辭勞苦開辦活動,籌備計劃,努力解決社會上浮現的問題。
 
但俗語亦有云:「人無財不行」。縱有再多的志願團體承擔,社會亦必須投放資源解決問題。問題是,現今以博彩投注作社會服務主要資助的政策是否存在不足之處?當一些團體的宗旨與捐助者的宗旨相違背,或是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又應怎樣處理?
 
不為所動,事工推不動!
 
現時香港政府的福利政策,多集中於公共福利金計劃的經濟援助上,如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援」),老人福利津貼,以及各類意外或傷亡津貼等。相對來說,在社會服務方面,政府則多與各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採取資助或合作方式提供日常社會服務。根據香港社會工作者聯會的資料顯示,香港現在有超過三百三十間社會服務機構,共提供超過九成的本地社會福利服務,每年服務超過二百萬市民。而其他參與社會事務的慈善及非牟利機構更是恆河沙數。
 

「道德佬」背後的實幹

燭光網絡 23期 (p.10)
31/03/2002

自政府在年前就本港賭博政策提出法例修改的建議後,由賭博檢討,討論打擊非法外圍投注,立法禁止網上賭博,以至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將賭波合法化後,民間討論不斷。在這一次「反賭波合法化」運動中,多個基督徒團體、教會及宗派聯會積極參與,一呼百應,同心同德,給社會大眾鮮明及堅定的立場。可是,這卻常給贊成賭波合法化人士扣上「道德佬」,甚至是「道德的法西斯主義者」的帽子。
 
為此,網絡檔案室特地搜集多方資料,整理紀錄,發現了這班「道德佬」在反對背後,多年來默默無聲的實幹……
 
事工緣起
 
中國人天生愛賭:世界上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縱然少得沒有「唐人街」,但卻例必有中國餐館和賭場!香港人的「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有大就大、博得就博」大概都是「賭仔」性格的寫照;「馬照跑」更是香港九七問題湧現時的信心承諾保證!凡此種種皆可證明賭在中國人生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賭博延伸出來的種種問題,從來都沒有被正視過:大部份香港市民只是在近期的賭波合法化討論後才接觸及正視這問題。其實,在過去廿多年間,多個基督教組織,在沒有任何專業人士幫助及缺乏資源下,「膽粗粗」便開展了戒賭事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賭博:點只娛樂咁簡單

燭光網絡 23期 (p.12)
31/03/2002

在電視及其他傳媒中,賭時常被包裝為一種遊戲、也是無傷大雅的娛樂方式。有人甚至說:到馬場體會人生百態,更是體驗香港社會熱鬧刺激的一個好方法。究竟賭博可以是純粹「娛樂」嗎?當社會上充斥著「博一博」的氣氛,人怎樣分辨自己在娛樂還是已經沉迷?今期《燭光網絡》特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先生撰文分析。
 
觀點的「範式轉移」
 

遊戲節目的「羊頭」與「狗肉」

燭光網絡 23期 (p.15)
31/03/2002

近期本港由電視台所推動的遊戲節目熱潮,各階層的市民都在談論。眾多遊戲中,除了金錢獎勵外,其他引申出來的行為,例如:用盡錦囊,唔識答案都要「博一博」、最好表現的反而要被「OUT消」等,背後有甚麼的意識?我們應怎樣留意?
 
反樸歸真知識型遊戲天下…
 
去年亞視因引入知識型遊戲節目《百萬富翁》,在收視上迅即壓倒無線播出多年已令人生厭的《全線大搜查》,無線立即買進同類的《一筆OUT消》還擊,一時間令知識型遊戲大行其道,由電視台延伸至手機、網絡上、電台甚至校園,此熱潮延至今年續有《各出其謀》和《智在必得》(編按:甚至專為學生而設的《知識就是力量》)等獎金遊戲節目接踵而來。
 

二十年彈指間……

燭光網絡 23期 (p.16)
31/03/2002

從事新聞工作最大的衝擊,就是處於種種矛盾和衝突之中。從來很少人把記者視為一種專業,許多滿腔熱忱的年輕記者,一心想在這個行業中開拓一番事業,到頭來多數做了新聞界的逃兵。
 
然而社會是需要一群有深度和使命感的新聞從業員,來發揮大眾傳播的積極功能。新聞界的基督徒實在亦需要彼此間支持和鼓勵,分享工作的困難和眼淚。我們極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團契。
 
1981年的秋天,有幾位基督徒記者相約一起,商討成立團契的事。但在不同機構孕育出不同的思想和作風,加上制度與工作時間的不同,要落實團契運作,並非容易。1982年12月,團契成立,正名為「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正式確立了團契組織,並認定了新聞工作的使命。
 
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簡稱記者團契)成立至今二十年,當中經過掙扎和「冰封」。二十年,不是一個短的日子,最近在一些聚會中,看見不同年代的基督徒記者走在一起,有時會分享自己年代所遇到的難處;而一些跨世代的記者在比較不同年代的困惑時,都感嘆當今「做我們這一代作傳媒人更難」。
 

編製《如何面對傳媒不良資訊手冊——有關色情及暴力問題》後記

燭光網絡 23期 (p.17)
31/03/2002

筆者受明光社的委託,剛完成了編製出版《如何面對傳媒不良資訊手冊—有關色情及暴力問題》(以下簡稱《手冊》)工作,希望向公眾提供一本如何處理傳媒不良資訊的實用手冊。本《手冊》的出版,獲香港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贊助。
 
在《手冊》中,筆者將蒐集到的各種相關資訊,諸如圖書、研究報告、剪報和網站等,分門別類地整理羅列出來,以方便大家進行查閱。《手冊》基本分為四大部份,包括:(一)傳媒教育篇、(二)色情問題篇、(三)暴力問題篇、(四)傳媒法例篇。書後多篇附錄:附錄的資料,目的是希望幫助公眾根據本身的需要,可以知道如何聯絡相關的機構,或者採取適當的行動,例如寫信給有關方面進行嘉許或批評等。
 
《手冊》邀請了林強先生和蔡志森先生兩人作序,他們分別是民間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召集人和明光社總幹事。筆者在其後撰寫了導論,介紹手冊的內容及如何運用,以及當前媒體呈現不良資訊的主要問題。
 
教師、家長和公眾人士應先瀏覽「傳媒教育篇」所提供的相關網址,尋找合用的資訊和建議。公眾人士可以參考「色情問題篇」和「暴力問題篇」所提供的書目,選讀合適的書籍,若想更深入探討該問題,可轉看論文索引部份提供的資料。法律界人士、傳媒研究者、傳媒工作者和新聞系學生,則建議可以研究傳媒法例篇的有關法例和指引。

雜誌論壇 雜誌、消費與自我

燭光網絡 23期 (p.18)
31/03/2002

「經濟下滑,破產數字屢創新高,不少破產者更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或大學畢業生。破產管理署指一成七破產者年齡只有二十一至三十歲,另約有百分之零點二是二十歲以下。處理破產案件的律師認為,年輕人破產問題十分嚴重。」(2002年1月17日《明報》)
 
「一項調查卻指出,受訪的六百五十六名青年中,三成以上的主要開支仍然是消閒娛樂,近四成不滿足目前的物質生活,認為物價昂貴及收入不足。有學者指出在市場主導的環境下,本港青年已被荼毒成為只懂消費不懂創作的一代。」(2002年2月24日《明報》)
 
現在香港消費文化充斥整個社會,甚至對年輕一代做成深遠影響。學者們常說這是後現代的時間,而後現代的特性就是消費社會、經濟、文化過程漸成為生活的核心,以消費主義做為一種社會主要的意識形態。本文嘗試集中探討雜誌中的消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