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國際
英國倫敦一位女性主義者「自我認同為男性」,成功在只限男性使用的時段進入游泳池。事主稱要藉行動顯示以「自我認同」釐定性別的荒謬和危險。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國際
英國倫敦一位女性主義者「自我認同為男性」,成功在只限男性使用的時段進入游泳池。事主稱要藉行動顯示以「自我認同」釐定性別的荒謬和危險。
性文化
美國一媒體批評CNN引用在網上訪問580個「有試過或幻想過通姦和交換伴侶性愛」的男同性戀者的「研究」來正常化和推廣三人性愛和換妻(cuckolding)。
思想自由
加拿大一位哲學教授在facebook表示不喜歡同性戀者,之後被所屬機構停職。
國際
澳洲對同性婚姻郵寄公投的結果為:贊成61.6% 反對38.4%。其後國會大比數通過同性婚姻。所有保障宗教和言論自由的修正案都被否決。
奧地利憲法法院以禁止歧視為由裁定婚姻法不能不包括同性伴侶,裁決稱即使有民事結合仍對同性伴侶帶來歧視效果。
秘魯過百萬人上街,反對政府將性別意義形態加入國家學校課程,成功令當局放棄相關決定。
昔日香港同運議程回顧:
過去幾年美國的同運勢如破竹,今年繼續從不同的層面推進。然而,新任總統特朗普就職後一方面表示會盡力令LGBT族群不受暴力或恐怖主義威嚇,但同時亦就過去被打壓的宗教自由表達了一些關注。
台灣立法院漠視民意積極推動修改《民法》以通過同性婚姻,令社會產生極大撕裂。香港同運亦涉及不同層面,綜觀世界各地同運都採取不同的手法,使同運的價值觀慢慢潛移默化,讓人減低捍衛道德價值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