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苦杯誰承受
受苦節對基督徒來說是一個令人十分矛盾的日子,因為受苦本來就一點也不容易,對於長期生於太平盛世、自由自在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就連耶穌基督在面對自己將要被門徒出賣以及被釘死,馬太福音二十六章描寫祂「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幸好受苦節之後是復活節,提醒我們耶穌受苦之後會復活,祂之前所面對的一切痛苦是值得的和有意義的,否則我們記念的不過是一場悲劇,就是惡人會一直當道,好人不會有好下場。但耶穌的復活賦予我們信仰真正的意義,證明上帝才是最終的掌權者,是我們終極的答案,讓我們在面對一切困難的時候能有力量堅持下去。當然,話雖如此,很多時就算我們已預知結果,明白為了達成目標而必須付代價,但當真正面對苦難的時候,想趨吉避凶,不想喝下苦杯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耶穌在面對祂自己的苦杯的時候,其實亦很想天父能夠將它拿走,何況我們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信徒。
不想自己和所愛的人受苦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在面對今時今日香港的處境,當不少身邊的親友,因為擔心新聞、言論、甚至宗教的自由正不斷被收緊而決定移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不僅從前莊嚴承諾的雙普選和五十年不變已走了樣,連多年來建立的公民社會亦被不斷衝擊,市民在議會內外的參與空間不斷收窄,公開或者上街表達不同的意見和爭取不同的訴求已變成高危的活動,隨時誤觸紅線,甚至跌入紅海,今時今日我們完全無法知道,就算憑信心踏入紅海,海水究竟會不會分開,還是會出現沒頂之災?
不過,作為主的門徒,無論選擇離開還是留下,最重要的是要清楚上帝對自己的召命,沒有召命的人生只會令我們成為掛名的基督徒,甚至會變成沒有努力完成主人的託付,又懶又惡的僕人。若果決定移民,希望大家不要只帶著逃難的心態,而是要努力找尋新的服侍機遇,有人的地方就有需要,這世界雖然非我家,但住酒店也好、營舍也好(當然最好不是住在監獄啦)!也要注意努力讓它成為一個善良的,讓大家可以互相尊重和關心,公平公義、合乎上帝心意、敬虔度日的環境。
在外國的所謂基督教文化當中,今時今日亦有許多不合上帝心意的地方,如性別混亂、婚姻家庭觀念的破裂等,面對性、暴力和毒品等的沉溺,作為家長和關心下一代福祉的人亦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否則當大家很想為子女尋找一個公義自由的國度的時候,一不小心卻會掉進放縱和迷失的國度,凡事皆有不同的面,不能只看一面而忽略其他。無論在任何地方,當發現政府或者人民偏離了上帝的心意,都要避免自己或身邊的人受迷惑,要保持清醒,甚至站起來捍衛天國的價值,這是基督徒的公民責任。
同樣,若果選擇留在香港,無奈及消極地接受不公平、不合上帝心意的事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當看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看到別人的需要;視若無睹不是我們應有的選項。當看到貧窮人的基本需要不能被滿足,人的尊嚴受損;看到一些真心為香港而努力,只是透過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式去表達不同意見的人亦受到打壓;看到不公平、不公義的事一而再出現,作為教會、作為耶穌的門徒,要做個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我們只能繼續按照《聖經》的教導,對所有人,無論是政府、群眾、喜歡和不喜歡我們的人、甚至親朋好友、弟兄姊妹,都要是其是、非其非。基督徒當然要做一個良好的公民,盡公民的責任,只要不違背上帝的心意,應該順服掌權的和遵守法律,但當法律違背公義,政府侵害人民的權利的時候,那麼「順從神、不順從人」便是我們唯一的選項。當然,若果面對的是只講強權不講道理的政府、或者不斷龍門任搬的執法部門、疑點利益歸於控方的司法系統,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靈巧像蛇」,但仍然要「純良像鴿子」,做了應該做的事,說了應該說的話,就坦然將結果交給上帝 ,不要用惡人的手段去對付惡人,不要讓自己也變成惡人。
用善良的手段去對付邪惡,有用嗎?被人打了左邊臉,還真的要自動送上右邊臉嗎?明知眼前的是苦杯,難道還要勉強喝下去嗎?答案應該是:「是」!因為每個人的苦杯最終都要自己承受,基督徒若果堅信最終審判我們的是上帝而不是上司、是按良心而不是按狗肺辦事,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若果我們的結果是要在上帝面前做一個被稱為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是努力辦好主人交託我們的差事,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然後同身邊的人講聲早晨,一起乾杯,復活節就是上帝用人以為不可能、亦不明白的方式去改變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