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的年少日記
最近看過兩套很有誠意的電影,《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故事中的主角分別是記者和教師,作為曾經做過記者、教師、亦做過編劇、同時又是家長的我,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首先向這兩套電影的編劇和全體工作人員致敬,因為兩套電影都有力地揭示了令人痛心的社會問題,無論由小學生到長者,人生在不同的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有些是由家庭造成的,愈親近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愈大;有些是社會制度的問題,不公平和不公義的制度可以摧毀很多人的夢想。而作為所有可能影響其他人的福祉、甚至命運的角色,無論是教師、家長、或者編劇和記者,有時都會感到很沉重,特別是當我們無法及早發現及阻止一些悲劇出現;有一種知道問題卻無法改變的無力感;或者說了一些不合宜的說話,對其他人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造成令自己追悔莫及的傷害!
做父母是十分不容易的挑戰,很多時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做一邊學,以前是觀察上一代和社會風俗,照辦煮碗,現代已經比較進步,有很多書籍、講座和網上的資訊可供參考,不過,每個孩子在性格、天賦和興趣都是十分不同和獨特的,根本沒有一本通書可以讀到老,而其他人的成功經驗亦不一定可以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加上愈來愈多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無論是過度活躍、專注力不足、自閉或者躁狂,令父母和教師都疲於奔命,對不少父母來說,是百上加斤。單靠學校或家庭的力量,未必能夠有效協助這些青少年,因為香港過份著重考試和文憑的教育制度一天不改變,學生的壓力亦只會持續下去,所謂愉快學習、喜歡返學始終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政府就算加多幾個社工,出了問題時找多幾個心理學家到學校也只不過是亡羊補牢,要真正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處理壓力的源頭。
不過,要改變制度亦不會是一時三刻可以做到的事,子女畢竟是自己的,不是學校的,不是政府的,當政府官員寜願送自己的子女往外國讀書,也不願意下決心改變香港的教育制度時,父母也要自救,不要成為令子女討厭返學、討厭讀書的幫凶,望子成龍的心態可以理解,但不要將子女能否入讀名校和醫學院等所謂神科作為他們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標,而是要協助他們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做自己喜歡又可以幫助他人的職業。一個人每天花了八九個小時在學校和公司,若果不是讀自己喜歡的科目、做一些自己喜歡、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工作,其實人生的滿足感必然大為下降,值得嗎?有些人雖然天天在埋怨老闆、討厭自己的工作,卻為了薪高糧準而不願意離開,只是年復一年在長嗟短嘆直到退休,這簡直是和自己過不去!大家寜願自己的子女活得簡樸一點但開心和有滿足感,還是物質豐富卻內心鬱結呢?
像《年少日記》內那種本身有點躁狂,受過教育又經常體罰的家長相信並不普遍,但家長對子女造成壓力、甚至殺傷力最主要的其實是說話和態度,當子女感到被父母「睇死」、令父母「丟架」、被父母拒絕,所承受的壓力和傷痛恐怕不在讀書壓力之下。除了父母之外,最能協助學生面對壓力和困擾的當然是老師,可惜的是在現行制度之下,老師要面對太多的行政工作,又要內評外評,又要應付愈來愈多來自家長、校友、甚至校外的投訴和批評,於是愈來愈少時間和學生接觸,更難察覺學生有甚麼潛在的危機。但作為老師若果想鼓勵學生追夢的話,是否應該先排除萬難,追求自己立志成為老師、期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夢想呢?
另一個令學生有很大壓力的原因就是校園欺凌,惟有家長、老師和學生之間有信任的關係,經常有溝通,以及大家願意正視問題,才容易及早察覺,其實成績好的學校並不代表不會出現校園欺凌,只要我們的教育繼續重才不重德,愈聰明的學生,可能只會成為更高明的欺凌者,缺乏同理心、不懂分享、過於自我可能是生於物質條件豐富、沒有兄弟姊妹一代容易出現的通病,我們應該努力讓子女和學生看到別人的需要,以感恩的心享受自己擁有的福氣,不會只聚焦自己的問題,我們不能奢望人生沒有壓力和挑戰,只能努力學習如何面對挑戰和克服困難。
最後,在成長的過程之中,最希望子女和學生能夠領會的,就是無論環境和其他人怎樣令我們失望和難受,我們仍然是為自己的抉擇負上最後責任的人,因為上帝給了每一個人最重要的禮物,就是自由意志。而人生最終的答案和盼望,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永恆的主。「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十六章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