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為香港傳媒教育播種

李月蓮   |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30/09/1999

由於本港傳媒環境迅速劣質化,本來鮮為人留意的傳媒教育開始受到社會人士的關注。筆者近期就接到不少教師、社工及家長的詢問,問及怎樣教導青少年去和傳媒打交道以及如何在學校、社區、教區或家庭實踐傳媒教育。

這裡建議熱心推行傳媒教育的人士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要了解傳媒教育能為我們做些什麼,跟著採取適合的橫式去進行;其次是有計劃及有聯繫地推動有關的工作。

傳媒教育最近成為一個流行的名詞,但很多人依然不大瞭解它的含義。傳媒教育的目的是透過學習大眾傳媒的知識、理論及批評,提高學生的傳媒素養(MediaLiterary)。傳媒素養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並非天賦,而是需要學習,包括:一、對傳媒的影響力有警覺性;二、認識傳媒的功能;三、懂得分析傳媒訊息;四、對媒體有鑑賞力;五、透過傳媒求取新知識;六、懂得媒體製作及運用媒介表達意見;七、監察及影響傳媒的發展。簡言之,傳媒教育是教導大眾,尤其是青年學生,如何認識、分析、運用和監察大眾傳媒。

雖然現時是在香港推動傳媒教育的大好時機,但有一點是值得警剔的,就是切勿採納「防疫模式」。如果把傳媒視為社會病灶,把傳媒教育看作是打防疫針,目標是令青少年能對傳媒散播的「病毒」起防疫作用,那麼推行的傳媒教育只是散播偏見,並不能為青少年帶來好處。

此外,不少傳媒教育人士傾向集中教導學生認識及分析傳媒,希望培養同學的批判能力,令他們不受傳媒誤導,以及提升他們的品味,鑑別好資訊及壞資訊。能夠做到這幾點當然已經不錯,但似乎把傳媒教育局限在受眾「自求多福」的個人層面,其實傳媒教育有社會層面的意義,可以協助致善傳媒體制及建設民主社會。但這一項重要社會功能卻往往受到忽略。

在現代社會,公眾主要透過傳媒議政及表達民意,大眾傳媒成了公共空間(PublicSphere)的主要構成部分。公共空間必須是市民理性溝通的場地,否則民主會受到嚴重打擊,所以傳媒務求開放及公共,讓市民能正確地認識他們的社會,理性地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和獨立地投票。而健全的傳媒體制正是健全公共空間的先決條件,故此若果一個社會的民眾的「傳媒素養」高,傳媒體制有機會受到監察及改善,民主健康的社會便可以建立。

故此,筆者一向倡議「社會參與模式」的傳媒教育,認為傳媒教育不僅要教導大眾認識及分析傳媒的技巧,並要鼓勵大眾參與社會,學習透過各種媒體表達意見及發揮監察傳媒的能力,所以傳媒教育除了訓練精明的傳媒消費者外,還須致力培養有責任感及具備獨立批判能力的公民(CriticalCitizenship)。

有意推行傳媒教育的人士必須了解傳媒教育需要長時間的推廣,不可能瞬間立竿見影。根據外國的經驗,只要推行的人士有熱心及毅力,他們可以邊學邊教,慢慢將傳媒教育由一個興趣班變成學校正規課程的一個部分。

為傳媒教育播種,大家可以嘗試開展下列幾項工作:一、申請資源:向政府的優質教育基金或所屬機構爭取傳媒教育的資源;二、製作教材:在外國傳媒教育的網址、書籍及教材都很多,本港的傳媒教育工作者可參考這些材料,自行改寫及編製適合本地學生的教材;三、成立資源中心:教師、社工或家長可嘗試在所屬機構內的圖書館內闢出一角,專門收集有關的教材及資料,互相分享;四、接受師訓:除了進行自修之外,參加傳媒教育的課程、研討會及工作坊。五、採納及實踐傳媒教育:教育工作者可嘗試把傳媒教育列為課外活動一個興趣班,或者在現有的課程裡滲透傳媒教育的成分;而社工及家長會的成員也可嘗試舉辦傳媒教育小組或傳媒教育親子活動,在個別社區及家庭落實傳媒教育;六、溝通及聯繫:老師、社工、家長、學者及傳媒專業人士及關心傳媒人士應溝通合作,互相支援及分享資源,推動全港性的傳媒教育運動,鼓吹關注傳媒的社會風氣。

在本港,熱心實踐傳媒教育的人愈來愈多,但他們很多都未有機會接受傳媒教育的訓練,最理想的辦法是他們能夠活用社會網絡,互相串連,一起學習、探索及實踐,這樣做比「孤身上路」事半功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