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乎中道──如何與同性戀者同行?
過去數年,由於性傾向歧視立法及同性婚姻的討論,使整個討論傾側於宏觀的社會政策,較為忽略對生命的關心,讓我們回歸一個基本的焦點——個人生命的掙扎和成長,到底同性戀者的需要是甚麼?他們對教會的期望是甚麼?他們對身邊的家人及朋友的期望又是甚麼?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堅持真理的同時,亦能成為他們的好鄰舍,一起在真理與恩典中同行。
日期:2010年7月23日(五)
時間:7:30pm-9:30pm
地點: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禮堂
(銅鑼灣摩頓台11號)
講員:程翠雲小姐(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創辦人兼總幹事)
如何與同性戀者做朋友?
康貴華醫生(明光社董事 新造的人協會主席)
同性戀者及其家人對教會及基督徒的期盼
何志滌牧師(明光社董事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堂主任)
信仰給同性戀掙扎者的盼望
鄭金城牧師(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
服侍同性戀者及其家人的經驗
主持: 蔡志森先生(明光社總幹事)
報名請登入明光社網頁http://www.truth-light.org.hk 或填妥報名表傳真至2743 9780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768 4204鄧小姐
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准拍攝、錄音及錄影*主辦單位保留版權*
歡迎即場參與!
每位出席者均可獲贈 2010年版「認。同 關心同性戀」小冊子一本
有沒有人確實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同性戀者?有的說百分之三,有的說百分之十,不論正確答案如何,也不影響一個事實──社會上有不少同性戀者。學校、公司、教會、家庭之中,都可能有同性戀者存在。既然同性戀者就在我們身處的圈子中,我們無可避免地會與他們接觸,而且更應該主動地學習如何與他們相處。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與同性戀者做朋友呢?
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創辦人兼總幹事程翠雲女士因工作關係,有機會接觸到不少同性戀者,她在明光社舉行的十三周年研討會「合乎中道——如何與同性戀者同行?」中,與參加者分享如何與同性戀者做朋友。
「為何交朋友竟成了課題?」程翠雲對此感到有些奇怪,但這卻是一個事實。她曾與青少年談及與同性戀者交友的經驗,她發現儘管青少年熟悉同性戀的話題,也不認為同性戀是什麼一回事,但他們與同性戀者交談時也會比較小心謹慎,擔心言談間有意無意地傷害到他們;而且會刻意保持距離,以免令他人誤會。看來,與同性戀者做朋友真的有些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同性戀者的看法又如何呢?程翠雲認識的同性戀朋友有以下意見:「同性朋友就是我的獵物?就要追?一與同性接觸就滿腦子都是壞思想?請不要當我是色情狂!怕我會喜歡你,對你產生遐想?你是否過分地自大呢!」無可否認的是有部份同性戀者的性生活比較隨便,會輕易地與他人發生關係。但有很多同性戀者都是有界線的人,懂得發乎情,止乎禮。我們以偏概全地對同性戀者的種種負面想法,是否受到傳媒在描述同性戀時所給我們的錯誤印象,讓我們產生偏見呢?
程翠雲表示她所認識的同性戀者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當中有好人、有壞人;有對性保守的、也有開放的;有基督徒、有非基督徒;有激進的、也有退縮的;有家長、年青人、長者、名人、專業人士……她認識一些同性戀者,對身邊的朋友產生了好感,因著種種原因,只停留在情感上的愛慕,默默地支持對方。若果我們撇除了「同性戀」這三個字,其實他們是與一般人無異的。
「當我們是普通人,不要扭曲同性戀者的形象,不要當我們有病。」這是同性戀者的期望。尊重,是同性戀者應得的。程翠雲呼籲我們要自然地,像與普通朋友般與他們相處,不要為免歧視他們而過分偏幫他們。大家要彼此信任,自然地溝通,不會因對方是同性戀者,便完全支持他,或和他們完全對立。
程翠雲表示,不同年齡和背景的同性戀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就是希望被支持、鼓勵,被自然地對待,希望可以擁有一個很普通、很正常的朋友關係,在法、理、情上都得到適當的對待。家人、朋友、自己重視的人的支持和鼓勵,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中他們最渴望的是家人能夠接納自己,就算得悉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後依舊愛自己。不會因著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便否定他們的一切。而有宗教信仰的,當然希望得到教會的接納。
程翠雲憶述起1995年發生的一個片段。她與一位牧者分享她要服侍愛滋病人的異象,她知道自己一定有機會接觸到同性戀者,但當時她對同性戀的認識不多。那位牧者給她的建議是:「做好你的服侍,審判留給上帝。」她便以這句說話來作她的預防愛滋病工作,並且做得十分輕鬆。因著她對同性戀的認識,和願意接納他們的心,她能贏到同性戀者的信任,同性戀者亦願意和她分享生活上的細節,友誼便建立起來。
同性戀與信仰好像總是格格不入似的。身為基督徒的程翠雲又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嗎?「我尊重你的同性戀,你也應尊重我的信仰。我有勇氣向同性戀者指出他們做法的不當;也有勇氣向不理解同性戀的人,那怕是牧師和朋友,指出他們不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