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康博士為美國加州持牌執照臨床心理學家,於東南亞及美國有豐富的精神治療及教學經驗。5月24日晚上,黃博士為一眾家長、教師、社工和教牧提供了辨識青少年危機及求救訊號的訓練。
家校社會化 父母子女變疏離
黃博士提醒參加者,青少年的情緒困擾可從小三的學業危機中出現,家長本應是支援系統內首要知悉及協助他們的解難者。然而,現實中父母多是後知後覺;兄弟姊妹較知得早及多。究其原因,與家校的社會化/功能化有關。
其一,成年人著重孩子的成就及行為,過於他們的努力及生命本身。這令到孩子認為親子關係與自己的表現掛勾,而非父母對他們單純的愛;穩健親密的關係建立因而受阻。子女大多會怕錯,父母會為了令他們成功而善後,塑造出低抗逆力、心靈如雪花般脆弱的青少年。部分父母會嘮叨孩子以助他們成長,這不但令孩子感到窒息,反而令他們失去自信。
其二,父母在衝突處理及情緒管理上(包括「正面」的情緒)欠缺正面的身教,孩子便只懂以抑壓、傷害或毀壞的方式來表達或尋求紓緩,直至不可收拾的境況。[1]因此,父母需要留意孩子的生活或病癥是否與情緒有關,或他們的沉溺行為是否為了逃避危機的防禦。若果父母愈能表裡一致又適切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欣然面對衝突,孩子愈能夠分享內心狀況並建設性地解難。
其三,父母(尤其父親)過早放棄成為子女的首要支援,交由外人擔當。尤其離異的父母,輕看了自己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及令孩子感到被遺棄的殺傷力!父母或前線工作者在孩子的不同階段及順逆境裡,需要爭取機會陪伴、耐心傾聽及開放的交流。青少年即使出現隱性的自殺危機,他們大多會因著生命中有這些依附的關係(attached relationship)而保持生存的動力。
從3H著手 助青少年解困憂
積極時,青少年會與他們信任又能提供正面支援者分享。消極方面,他們會透過傷害性的求救方式,以求被逮捕,好讓問題獲得(家人的)關注及解決。要協助受困擾的青少年,可因應他們三方面的心靈狀況(3H)著手。
- 無助感(Helplessness):協助青少年提升自主及掌控能力,他們能從一項具體的行為轉變開始,例如:洗澡後才睡覺。
- 絕望感(Hopelessness):協助青少年尋找盼望、出路及生存的理由,支援者可分享自己如何走過相關的經歷。
- 主觀的痛苦(Heartache):支援者坦承無法完全明白他們獨特的痛苦。
最後,教會是家庭以外理想的支援群體,因導師及教友關係有助青少年安心分享並有正面的學習榜樣;並能協助整個家庭應對危機。基督信仰有助個人或家人之間的饒恕、復和及重建關係,讓青少年順利渡過危機,強健地成長。
[1]青少年表達憤怒會以i) 向內的方式,例如:自我遊說不應不滿家人師長、缺乏學習動機、自殘、節食至病態、偷竊、吸毒、濫藥、酗酒、上網成癮,自殺……等;ii) 向外的方式,例如:謾罵、說粗言或恐嚇性言語、性行為、暴力、武器襲擊、縱火、虐待動物、與不良友儕結黨甚或加入黑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