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離了歷史、文化背景及處境的聖經研讀法……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27/02/2018

受訪者:辛惠蘭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聖經科)

除非是專業的影評家,又或是超級熱愛電影的人士,大多數人不會在欣賞一場電影之前,先去考究導演的創作動機,又或是他想藉著這套電影表達甚麼。同一套電影可以有千萬種解讀,觀眾各自表述,其樂無窮。當人閱讀時,也同樣出現上述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人會強行要求觀眾或讀者必須查考作品最原先想法,以及製作或寫作背景才去欣賞作品。雖然資深的電影迷或書迷知道作者的原意非常重要,但一般人大多會抱著「作者已死」的態度去欣賞電影及書籍。

「作者已死」這說法是由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最先提出的,他受到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的影響,主張一切文本都需要「解構」,也特別強調讀者對於文本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希望追溯文本原意的做法,最終都是徒然的,因為讀者身處的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以致文本的結構和意義也經歷變化,是讀者的閱讀決定了文本的意義,於是一個文本可以有多重意義。將一個固定意義強加到文本身上是限制了文本,讀者在閱讀時應該採取一種「評註」的方法去發現作品的新的意義,及形成一個新的創造性文本。因此巴特說:「讀者的產生必然以作者的死亡作為代價」。簡單而言,文本的意義是開放的,亦該由讀者來決定。

未必人人都聽過羅蘭.巴特的名字,但「作者已死」這術語卻已深入民心。事實上,毋須認識「作者已死」論,我們大多抱著「作者已死」的態度去解讀眼前的文本,而生活也未見出現太大的問題。只是,是否所有文本都可以用「作者已死」的態度去處理?即使是信徒確信會影響生命的《聖經》?或許,對於某些聖經學者來說,用「作者已死」的態度來解釋經文並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尤其是對於那些支持極端「讀者感應」(Radical Reader-Response )的釋經方法來解讀經文的人,他們認為本來便找不到作者原本的寫作目的,完全以讀者本身的興趣為主體去理解經文。不過,卻有不少釋經學者,包括辛惠蘭博士,相信讀者不可能脫離歷史方法去鑑別經文,聖經文本與歷史、文化背景及處境的關係實在非常密切。她更認為極端的「讀者感應」釋經法並不是研讀聖經的好方法。

辛博士推薦了黃鍚木博士、孫寶玲及張略合撰《新約歷史與宗教文化導論》一書。書中的代序提到:「在學習聖經的過程中,一般人都只專注在經卷的內容,而忽略了『聖經背景』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它是可有可無。經卷的文本當然重要,但文本的詞句之所以能夠發揮其信息傳達的功能,就必須有其處境。事實上,我們若留意西方學術大師對經文的獨特見解,都會發現他們的見解不是單單來自文本本身。而是來自對文本的處境有了更深和更廣的認識。文本的空間是有限的,但處境卻是敞開無際的天地。要成功地進入經文的世界,對經文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的認識是不可缺少的。」

辛博士指出經文很多時離不開歷史、文化背景及處境,例如《使徒行傳》闡述到保羅被打,然後被拘禁在監獄,他被釋放時宣布了自己羅馬人的身份,當時裁判官即時很害怕(徒十六16-39)。裁判官為甚麼害怕?原來那時罔顧人權,嚴刑逼供是很普遍的情況,然而,羅馬公民是自由人,未經審判,不能被捆綁或監禁,也不能受鞭打。保羅不滿的話,可以以「判刑不公」為由,上訴到羅馬,因此令裁判官害怕。

另外,辛博士認為信徒若意識到了解歷史、文化背景及處境的重要性,便不會輕易跳過看不懂的經文,反而會學習查考它們的出處。例如很多人一看《猶大書》提到「就是天使長米迦勒為了摩西的屍體與魔鬼爭論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定他的罪,只說:『主責備你!』」(猶9《新譯本》),會自動選擇忽略這令人費解的經文。其實,當他們查考釋經書的時候,便會發現這節經文的典故來自偽經《摩西升天記》。當中提到摩西逝世後,米迦勒負責殮葬其屍首,而魔鬼欲搶奪之,作為別的用途。

又例如有不少人認為《彼得前書》三章22節:「他藉這靈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管中的靈宣講」《新譯本》,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到耶穌下到陰間去傳福音。但更多的釋經學者同意這一句說話更大可能是引用偽經中與以諾相關的傳統。根據以諾傳統,監管中的靈指到墮落的天使,他們任意娶人的女子(創六2),他們的後代犯罪,以致惹來洪水之禍。以諾被差派去譴責這些靈。《以諾二書》7節亦有記載到這些靈被監禁到第二重天。彼得前書在這裡引用了以諾這典故,是想說明基督死而復活,祂有能力勝過叛逆的靈,祂有權柄去審判叛逆的靈,而這一點也與三章22節;「基督已進到天上,在神右邊,眾天使、有權勢的、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的信息是一致的。

或許有很多人不明白,《聖經》為何會出現記載在偽經中的典故,這樣會否與《猶大書》等正典書卷的地位有衝突?辛博士解釋偽經和次經一樣,都是沒有被納入正典之中。它們在兩約之間成書的經卷,雖然不是正典,卻也是一直伴隨新約猶太人作者成長,孕育他們自身神學思想的源頭,反映猶太人的想法,為讀者查考聖經時,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料,它們有部份想像被正典書卷引用,並未意味著這些資料自身擁有正典地位,也不會影響正典書卷的地位,只會幫助讀者更了解正典書卷。

辛博士指出若然沒有抱著認真處理經文中的歷史、文化背景或當時處境的態度,加上遇上不明白的經文便跳過去,只急於進入經文應用,這樣我們大有機會對經文流於斷章取義、一知半解、金句式的應用,把經文的意思弄得支離破碎。

辛博士鼓勵入讀神學院的信徒學習unlearn,即是暫時放下以往所學的知識跟舊有習慣。很多神學生進入神學院之前,都以為自己讀了不少遍聖經,亦已經對聖經建立了既定的理解和詮釋框架,但當他們接受神學教育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原來以往所執著的前設或框架並不是牢不可破的。辛博士認為這是好現象,唯有放下妨礙進深學習的前設或框架,一心尋找真相,信仰才會變得更加堅固及健康。

延伸閱讀:
黃鍚木、孫寶玲著、張略:《新約歷史與宗教文化導論》。香港:基道,2002。

Sun, Joyce Wai-Lan. This is True Grace: The Shaping of Social Behavioural Instructions by Theology in 1 Peter. Carlisle: Langham Creative Projects, 2016.

相關文章

婚離從來不易——教會能否成為同行者? 週年研討會精華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0/07/2023

2023年6月16日,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於旺角浸信會順利舉行,我們十分感謝旺角浸信會借出場地,以及同工們提供音響等支援。當天有120位參加者出席聚會,在此讓我們重溫研討會的精華片段。

李樹甘教授

明光社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發佈的「基督徒離婚再婚觀研究」,指出受訪基督徒,包括平信徒、信徒領袖、教牧同工,較接受信徒因家暴問題、被配偶離棄、及配偶有婚外情而離婚,即是信徒在受配偶傷害的情況之下可以離婚,他們亦較接受那些重新明白婚姻意義、已經完結前一段關係、以及已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的信徒再婚。對比信徒領袖及教牧同工,平信徒較能接受信徒基於個人理由離婚或再婚。對比45歲或以下、46-55歲的兩組受訪者, 56歲以上組別的受訪者較接受信徒因個人理由如性生活需要、失去愛意、事奉方向不同,以及移民意向不同而離婚。反過來,45歲或以下受訪者較為接受已完結前一段關係、已在神面前認罪悔改,以及重新明白婚姻意義的信徒再婚。
 

陳永浩博士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回應「基督徒離婚再婚觀研究」時指出,《聖經》沒有提到家暴,但受訪信徒接受家暴為離婚的原因,接受程度甚至高於婚外情,這表示實際情況與教會教導是有落差,陳博士絕對認同確保人身安全是重要的,但亦提出信徒要留心處境與《聖經》教導之間的張力。另外,陳博士提到,一般來說,教會很關心受害者,但其實一段婚姻中,很多時並不是只有一方完全犯錯,有時加害者也可能受到傷害,需要被挽回。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下一代,避免離婚的情況再出現,他指出教會除了需要提供婚前輔導,也需要有婚後輔導。
 

韋佩文女士

明光社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韋佩文女士以「誰是離婚再婚者的鄰舍?」為題分享,她談及自己在輔導過程中,心路歷程有何改變。韋女士聽了很多求助者的心聲,有些人在婚姻中,想要得到的愛,配偶沒有給予,反而另一半不想要的,配偶卻故意塞給他,這些求助者的經歷都讓韋女士明白,勸人不要離婚很容易,但當自己有相同的處境,也可能想要離開。她亦反思到神是一位給人機會的神,即使摩西因以色列人的叛逆而打碎了神第一次交給他的兩塊法版,但神仍為他們第二次預備法版。當人的婚姻去到無可挽救的地步,為了人的好處,可否給他一條出路?韋女士學習放下自己的掙扎,擁抱離婚再婚的弟兄姊妹,這樣讓她明白接近他們、接納他們,以及接待他們的重要性。
 

明光社

屈偉豪院長

明光社

伯特利神學院院長屈偉豪院長以「成為更好的同行者」為題主講,他提到即使離婚者中犯錯的一方不願悔改,但只要他願意接受輔導,屈院長只會擁抱他,等待挽回他的時機。屈院長深深體會神的憐憫及恩慈,他深信雖然神不喜悅人犯罪,也不喜悅人離婚,但神卻愛罪人,祂只是恨惡罪,離婚者仍然是主的羊。屈院長提到在離婚事件中,無論是遺棄者、被遺棄者及其子女,都會分別面對不同的社群壓力,他們同樣需要體諒、接納及同行。既然是同行,同行者就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審判他們,而是俯就他們,接觸他們的生命,知道他們的渴望及需要。教會有教導的責任,讓人知道不能對罪妥協,所以在合適的時間要對遺棄者作出提醒,但對於被遺棄者,教會要體恤他們的狀況,千萬不要在傷口上撒鹽,只一味說離婚不合乎神的心意,說到底,教會最重要的是牧養與挽回。

辛惠蘭教授

明光社

中國神學研究院余達心教席副教授辛惠蘭教授為參加者闡述了新約聖經中跟離婚相關的教導。辛教授相信無論是耶穌,又或是保羅,都不是憑空談論離婚這課題,而是在故事的場景中談論或回應當時教會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因此人們必須根據原有的故事和歷史背景來理解,而非把它們視為一些沒有時空參照的道德規範。為此,辛教授透過賴特(N. T. Wright)提出「即場演繹」的釋經進路來詮釋新約幾段跟離婚相關的經文(可十2-12;太五31-32,十九3-12;林前七10-16),它們對當時婚姻的當事人產生意義之餘,教會及個別信徒亦能從中作出反思,明白如何繼續演繹這些經文,讓《聖經》的教導對今天的婚姻當事人產生類同的意義,從而帶領大家去思考更多不同的真實過案,例如一個離婚的人能否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可以在講壇上與其他人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離婚經驗,藉此服侍其他人。
 

明光社

譚廣海牧師

明光社

在「人神關係有take two」的論壇時間,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牧師譚廣海牧師分享到教會對離婚及再婚的看法,與社會及信徒出現的落差。教會按照《聖經》,大多接納信徒因著「婚姻關係外的淫亂」及「被未信主配偶離棄」可以離婚及再婚,但卻未有討論其他情况,例如:嚴重家暴及精神的虐待等問題,這其實已經延誤甚至窒礙教會回應信徒離婚再婚的需要,這些都值得教會去思考,以至能夠應對信徒求助的需要。他提到教會不能急於執行紀律,要約見夫婦二人,充份了解夫婦的情況,繼而辨識。紀律最終的目是挽回,而非為懲罰,讓人的生命得以釋放,幫助他們審視自己的罪,也還給他們應有的尊嚴及身份,不漠視他們所受的苦痛,這一種漫長的復建同行,對當事人及同行者來說都是一種操練。

劉雅菲牧師

明光社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牧師劉雅菲牧師分享到牧養離婚單身姊妹的寶貴經驗。劉牧師相信向她們傳講真理非常重要,但亦要引導姊妹們親自去尋求神的話,在真理中成長,並且在神裡面看自己的問題及經歷神。離婚者來到牧者面前,牧者當然要聆聽她們的需要,無論她們在婚姻上是否犯錯的一方,也需要被接納,但這並不代表凡事都得替她們解決,又或是替她們下決定,姊妹們要知道自己有何責任,也要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若有姊妹想要再婚,劉牧師也會勸勉她們不要急著再婚,最少要在離婚後三年才考慮是否再婚,因為離異的調適一般要三年,要完全渡過憤怒期,令信仰的基礎穩固,好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認真思考,自己是否已經作好再婚的準備。

蔡志森先生

明光社

論壇時段由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擔任主持,在交流期間他提到舉辦是次研討會的目的,並非要指出教會以往的做法不合時宜,也沒有鼓勵他人離婚的意思,而是純粹想要帶出平衡這訊息:在清楚神的心意如何看婚姻的同時,也要看到人有很多軟弱及問題,如何在公義與慈愛之間、理性與感情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原則需要寸步不讓,但當面對人的困難時,則需要進入人的處境,去考量一下有何空間可以讓當事人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謊言、燥動的文化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01/2013

回顧去年,香港人一次又一次被不同的情緒所牽動。由特首選舉的無奈,到年底看到梁振英的「語言偽術」,香港人已經不止一次感受到語言及文字的威力。可是在這個以網絡為主流的世界裡,我們如何在斷裂的文字流中去疏理出完整的思考系統來,將成為未來的挑戰。
 
近兩年的網絡文化影響我們只用百多字去表達人個人意見;用圖片及轉載別人的內容來表達自己。我們沒有想過,當文字、圖象在社交網絡轉傳後,有關的內容就失去了原本的背景,成為獨立的東西,任人解釋,任人選取,任人評論,淪為「作者已死」的情況。
 
當使用簡短的文字來表達時,內容大多傾向簡單、直接及主觀,並且最好能吸引人眼目,但負面點說就是要具「煽動性」。當文字如此操作,用以攪動網民情緒,字眼愈激愈有效,愈極端愈有力。回顧去年在社會上所發生的不同事件,我們不難發現「撤回」、「講大話」、「你呃人」、「語言偽術」、「偽民主派」、「激進民主」、「暴力抗爭」等等文字極盡標籤醜化對手之能事。我們質疑社會是否要走向如此極端,以致完全漠視社會多元性?
 
同時,網絡世界講求速度,甚至最好能即時回應。上午發生的事最好上午就能回應,思前想後就被批評為冷漠及拒絕回應。不但社會對各界事件的回應速度如此,日常生活同樣如是:當天上午在電話即時通訊平台whatsapp討論晚飯去處,十分鐘內不回覆就算是應承,如此「吹雞」速度之快,難以想像。沒有使用相關工具的人,即時被歸納為異類,從此在朋友圈子中消失。不少人這兩年因此轉用智能手機,為的是要「保持朋友關係」。
 
在講求即時和簡單回應的時代中,我們發現這種新的溝通模式確實能讓人得到即時的消息更新,不過同時我們卻失去了對事物的深度了解。因為資訊爆炸,我們不但要求要有訊息,還要在短短的文字中提供即時觀點和立場。社會上不斷出現不同主題的群組,為的就是讓有相近信念的人聚集在一起,產生團結的效果。不過類似的資訊卻會重複出現,人因而容易變得偏鋒,少討論其他觀點。社會既燥動,又易出現民粹現象,結果容易產生衝突。
 
基督徒和所有人一樣,在社會中,也容易走迷走失。但願我們在這個要求急速的社會中,在必要時選擇慢活,學習回到安靜處,尋求上主要我們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不要被罐頭式言論和立場左右我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