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事奉並非年青人的專利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每年都會做一項調查和舉辦相關的研討會,今年主要講斜槓事奉,研究新一代基督徒的事奉觀和實踐情況。提起斜槓,大家可能想起一些不會只是做一份工,而是按著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有幾份、甚至許多份兼職或者自由工作的年青人,因為現代的年青人喜歡追求個人的滿足感,過比較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受困於一份固定的工作,亦不喜歡在工作上受太多的限制,特別是受上司的束縛。不過,今次的調查和研討會所討論的斜槓是指事奉而不是工作,我們針對的主要是今時今日基督徒對事奉的想法和態度,包括他們有沒有在教會以外參與事奉、或者自發地用自己的恩賜和渠道去事奉,當中有幾點發現和觀察很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斜槓事奉並非年青人的專利,不少受訪的中年或年長的信徒,原來都是在教會以外有不同的事奉的,特別當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加上豐富的經驗和人際的網絡,以及當他們的子女已漸漸獨立自主,毋須再依賴父母,於是他們就有更多的空間和能力去參與多一些外界的事奉,傳統上他們可以成為不同學校的校董、機構的董事和顧問、培訓活動的導師。不過,今時今日,可以發揮恩賜的機會更多,因為無論是製作動畫;詩歌音樂分享;發表文章、勵志的訊息和小品、甚至教學片段等等,都可以一手一腳完成,毋須其他人或昂貴的器材協助,要斜槓事奉比以前容易。
若果本身是從事較獨立自主的專業的話,在安排自己的時間、甚至辦公室的運用便有更大的彈性,不單自己可以斜槓事奉,更可以為其他人提供可以斜槓的空間和機會,不怕麻煩的可以考慮成立一些微型的機構,但更方便的是可以與其他機構合作,因為有些針對特定群體的事奉,是需要可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斜槓事奉可以更靈活地滿足這些特別的需要,而在香港要借用教會的場地有時並不容易,在教會有較多活動的星期六、日固然難以借用,但在教會沒有活動的時候,特別是平日晚上,教會又未必能夠或願意調配人手去管理場地。若有辦公室可以靈活借用或合辦活動,對一些規模小的事工和活動有很大幫助。
調查亦發現,大家對何謂事奉的觀念比以前闊得多,不少信徒甚至認為在工作上盡力或者送金句給別人也是事奉,從好處看大家不會將事奉局限於教會內的一些固定崗位,但弊處亦可能是大家自我感覺良好,將自己方便做、順便做的事也當作事奉,於是便不覺得自己再需要參與其他的事奉。正如這兩年由於疫情緣故,一些信徒已習慣了網上崇拜,到可以現場聚會的時候已經不想舟車勞頓返教會,以及享受在家中自由自在一面看著電視電腦,一面吃東西、看報紙、玩手機參與崇拜,便覺得自己已盡了基督徒的本份。愈來愈少與教牧和弟兄姊妹交流,更忽略了其他的教會生活。對於一向熱心的信徒這種「誘惑」可能不大,但對於初信的、年青的、或者平日在教會都是閒來無事的弟兄姊妹卻會有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有些同工和長執又擔心,若果弟兄姊妹多了參與外界和自發性的事奉,會不會影響在教會的參與,令日後找人事奉愈來愈困難呢?那麼大家可以放心,因為調查發現大部份受訪者都是在教會內外都有事奉的,而參與外面的事奉並非因為對教會不滿,而是為了更好的親近神,以及看到一些能發揮自己恩賜的需要,其實,堂會的需要和整個社會的需要不同,有些事奉是堂會沒有需要或無法提供的。至於參與事奉的人少了,往往不是這批心裡火熱的弟兄姊妹少了在教會參與,而是一些慣於冷淡的弟兄姊妹更冷淡。若果事奉是一個基督徒的核心價值,他們總有辦法安排時間事奉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一個更全面的國度觀念,而不是將自己的堂會就等同整個基督的教會,將事奉狹窄得定義為只包括本身堂會的提供的崗位,將事奉變成服侍堂會而不是服侍神。
此外,時代已經不同了,事奉的模式亦應與時並進,一直以來教會的事奉崗位都傾向由上而下,是教會的同工長執決定了未來的方向和重點,然後找弟兄姊妹擔任相關的崗位,有時難免出現勉為其難的錯配,只是按需要而不是按恩賜事奉。有牧者分享他的教會參與事奉的弟兄姊妹比例達五至六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會給予很大的空間會眾按自己的恩賜、興趣和感動去事奉,首先教會會幫助弟兄姊妹了解自己的恩賜,之後弟兄姊妹可以自行提出和計劃如何事奉,只要找到有同樣感動的弟兄姊妹,可以化成最少服侍兩年的福音工具,便可以開發一些新的事工,同工的角色只是從旁指導和鼓勵,由於事奉是由會眾自發參與,因此動力和持久力會更大。世界愈來愈多元,未信或未有機會接觸福音的群體;已經相信但未必能夠經常定時返教會的信徒也不少,他們的需要未必是個別堂會可以滿足的,更大彈性和自發的斜槓事奉,也許可以成為新世代的福音(亦即是好消息),那裡有需要,那裡就有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