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
康貴華醫生
| 資深精神科醫生,後同盟創辦人及顧問。多年來以整全的角度了解受助者的心理及情緒困擾,促進受助者的身體、心理、社交及靈性健康。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性教育可以教甚麼及怎樣教
莫林天欣博士
|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BSc in Psychology, MA in Counselling Psychology, EdD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副院士及認可輔導督導,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超過20年經驗輔導青少年、家長,以及成年人,幫助他們經歷人生不同階段。現全時間投身輔導工作,為資深國際學校輔導員,並於大學任教,作碩士輔導課程的督導,於學校,教會,及社區提供心理健康及生命成長講座。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馬迅榮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 引言
「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題目中的誰,到底是指甚麼人呢?
由大學生現況看青年人性教育有何需要
梁林天慧博士
| 現任香港神託會專業培訓顧問。曾任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顧問。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之課程包括家庭及個人輔導,社會政策、社會服務管理等。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從海外與台灣性教育經驗看香港未來發展
關啟文、鄭安然、陳靈騫
| 關啟文教授: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香港性文化學會主席。多年來探討性解放及性倫理等議題。著作包括《我信故我思——真理路上的摯誠探索》、《是非曲直──對人權、同性戀的倫理反思》及《上帝、世俗社會與道德的基礎——當代宗教哲學的探索》等。 || 鄭安然先生:香港性文化學會婚姻倫理資源中心生命教育主任 || 陳靈騫女士:香港性文化學會項目幹事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 引言
社工如何推動性教育及個案分享
竺永洪
| 現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青少年服務),BSW, MSocSc (Criminology), MBA, Juris Doctor, Mediator & Trainer (VOM),一級企業培訓師(中國),資深外展社工,英國城市專業學會(City and Guilds)衝突處理課程認可導師,具25年社會工作經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榮譽講師。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 引言
青少年需要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
李顯雋
| Holiness Camp召集人,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主修犯罪學,一直致力引導及培育年青人認識自己,發掘潛能,成為新一代有影響力的青年領袖。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 引言
性教育好好教
灌秀雲
| 灌秀雲老師:現任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中文科老師,助理輔導主任。有多年從事性教育工作經驗,曾任融洽教育主任。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馬迅榮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 引言
明光社推動情性教育教案及經驗分享
張勇傑、熊嘉敏
| 張勇傑先生:現任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具10多年教授健康教育和情性教育經驗。 || 熊嘉敏女士:現任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曾任職中學教師及具多年教授性教育前線經驗。
29/10/2019
1.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