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當婚姻作為社會公共制度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3/2016

平機會於本年1月發表的《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研究報告》中,刻意隱瞞數據,製造香港性小眾被歧視情況嚴重,必須訂立歧視法去解決的假象。

歧視不應是自己說了算的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3/2016

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及平機會委託中文大學研究有關性小眾歧視問題的報告先後發表了,看完之後的感覺是香港人對性小眾的接納愈來愈高,歧視問題並不算嚴重。

記者採訪遇襲的影響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4/03/2016

於本年2月9日,不少記者於追訪「旺角事件」及「屯門良景邨事件」均遭受襲擊,多名記者受傷,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並去信警務處要求徹查事件。[1]

曾經樂滿夏灣拿:Buena Vista Social Club

陳永浩博士    |    恒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23/03/2016

這是一個在地球另一方,古巴的故事。我們今天對這國家有印象的,可能是卡斯特羅,捷古華拉,甚或是其馳名的雪茄與女排。但其實,這國家的音樂,曾經輝煌。
 

困難多,主恩更多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
23/03/2016

2016年2月6日是明光社在港島區的賣旗日,由2015年中開始,機構每月入不敷支的情況嚴重,至年底赤字接近100萬,賣旗是我們一個重要的籌款途徑。

學業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17/03/2016

一直以來,亞洲某些地方,如日本及香港的學生,都要在學業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緊密的課堂、繁多的作業及課外活動、頻密的測驗及考試、再加上父母或學校的期望,真的讓學生都喘不過氣來。有些不幸的學生,還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校園生活淪為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