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反對不等如歧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1/11/2013
約5000人參與了11月9日的同志遊行,在公民社會,任何群體都有權透過和平的方式爭取本身的權益,而市民大眾在面對不同群體的訴求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分辨這是訴求是否合理,以及會不會產生反效果。
別將公眾興趣建立在別人的不安上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07/11/2013
上星期大埔新娘潭路發生一宗致命車禍,不少報章用上大量篇幅報道,其中更有不少放在頭版。這些報道除了描述意外經過,更加插大量有關死者生前的故事。若讀者觀看一些暢銷報章網站提供的新聞影片,更會看到死者被消防員救出時,血流滿面的樣子,實在令人不安。
讓時間為你服務
朱景玄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4/10/2013
筆者於零七年起,因獲特區政府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不時需要到監獄巡視,聆聽在囚人士的訴求。雖然至今仍未有求助個案,但透過管理人員的講解和展示,筆者了解到監獄的設備齊全,而且在囚人士可獲得人道和合理的對待。
同運中的跨性別議程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4/10/2013
變性人W訴訟案判決至今已過了五個月,判令暫緩一年後生效。終審法院裁定,婚姻條例中的「女性」定義,應該包括經過變性手術後由男變女的變性人士。變性人W在法律上的女性身份,亦因此符合婚姻條例中「女性」的定義。政府申請延長暫緩已被拒,這表示政府要在餘下的半年內成立相關委員會並修訂有關法例。
莫將歧視變成文字獄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10/2013
近日,就內地人在香港不同的情況,有立法會議員發起聯署,要「抗融合、拒赤化、還香港人一個家」。聯署形容自由行旅客「操普通話的人很多,他們有不同的文化質素,破壞了香港的文明和秩序」。聯署將罪責指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他是「撕裂社會」,「政策非港人優先」。
貧窮不只是一條線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0/10/2013
無論政府把「貧窮線」訂在哪個水平,社福機構和學者對如何處理貧窮問題早已提出過不同的政策建議,例如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讓老有所依,減少長者墮入貧窮生活中;亦有機構倡議向低收入人士提供「低收入補貼」。這些建議都是針對當前不同族群的適切措施,讓市民能即時受惠。
周一嶽想告訴你的真相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8/10/2013
由反歧視條例造成的逆向歧視真的存在嗎?一直以來不少支持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的人都說,逆向歧視只是一些人根據外國個別事例而作出的杞人憂天的推論,他們信誓旦旦表示按現行四條平等機會條例,根本不會出現逆向歧視的情況,而在立法過程之中,亦會考慮適當的豁免,呼籲大家毋須過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