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某一個階段,便需要在上課日外出午膳,面對這個新階段,很多父母都會感到不知所措,既擔心子女為了省錢買心頭好,選擇不吃飯,影響發育,又怕他們不懂金錢管理,每餐飲食無度,揮霍金錢。於是筆者與兒子在大概一個月前開始定下了午膳界線,他每天需要提交用膳的收據,憑收據領取一次指定金額的零用錢。
這個簡單的方法,在一個月後竟成為我們之間獨特的溝通橋樑。
從那些單據,筆者發現了孩子的校園軌跡:第一週的收據上,連日出現某漢堡包店的標誌。於是筆者便與他談論營養均衡的重要性,同時調整規則:該漢堡包店的單據每週只能領取零用錢一次,再去就只能自費了。令人欣慰的是,從此他再也沒有超出去該店的次數。
某天,收據上出現「鰻魚飯」的字樣,令筆者感到突然,因為兒子比較抗拒不常見的食物,在人生中他從未吃過鰻魚,他竟然與同學一起吃人生第一頓鰻魚飯。問起緣由,他說:「同學都點了,我也想試試看。」那一刻,單據告訴筆者他的嘗試與成長,及與同學已建立一定的關係及所帶來正面的影響,之後我們還繼續談論鰻魚的味道。
兒子來到新學校,經常擔心他不能結交新朋友,會否每天都獨自一人去午膳,然而當單據出現五份餐點時,筆者也放下心頭大石,彷彿看見他和四位同學圍坐用餐的熱鬧場景。筆者開始由這四位同學與兒子打開話題:你與同學如何認識的? 他們叫什麼名字? … …
原本只是為確認他按時吃飯的單據,如今已成為親子溝通的橋樑,不僅看見他的成長軌跡,更意外地走進了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