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父母唔易做——幼兒性教育的挑戰

張勇傑、熊嘉敏   |   張勇傑/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熊嘉敏/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2/11/2022

幼兒性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導小朋友合宜地與人相處,學懂愛護身體、尊重身體界線、尊重別人、自律守規。父母希望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享受與家人和朋友相處所帶來的幸福感。當孩子長大後,面對戀愛和婚姻的人生課題時,也能經得起考驗,有能力愛己愛人,相信這些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心願。

忙碌的家長

若要向子女教導幼兒性教育的課題,自然需要抽時間教導他們,但幼兒家長的生活節奏非常急促,他們需要妥善地照顧幼兒的起居飲食,安排子女準時上學,也要打理家居。在職家長既要在職場上盡責,也要盡為人父母的本份。現今的家長忙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哪裡有時間向子女講解性教育呢?

需調整生活習慣

隨著子女日漸成長,他們某些生活習慣也需要作出調整,但家長和子女往往都未有留意,例如因著照顧需要,年幼子女在家都可能不會關上門就去洗手間,但當子女慢慢長大,就需要教導他們上洗手間時要關門,外出使用公共洗手間時更需要鎖上門,否則廁所內的其他人就會看見子女裸露的身體。這些習慣的調整或許會對家長及孩子構成挑戰。

未必即時可見的果效

當我們花了時間做一些教導,當然希望看見即時的果效,例如去公園玩時,我們教導小朋友們不可互相推撞,要愛惜身體,學懂排隊和守規矩,可是現實往往不會如此理想,小朋友或會出現吵鬧,甚至打架的情況,令自己和對方都有機會受傷。若要孩子改掉錯誤行為,家長需要不斷地糾正和提醒,這些拉扯有時真的會磨光家長的耐性,家長按捺不住,就只好以權威的手段,草草教訓孩子幾句然後就直接把他帶離現場,若要求家長反覆地教導孩子並讓孩子重複練習正確的做法似乎有點困難,因為家長已經累透了,實在沒有額外的心力去管教了。

明光社看到幼兒性教育的需要,希望為各位已經勞心勞力的家長和老師們出一分力,所以在過往三、四年間我們製作了不同的教學工具,供家長和老師使用。

童途有愛:保護幼兒身心靈計劃

2020年,明光社得到兒童事務委員會「兒童福祉及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開展了「童途有愛:保護幼兒身心靈計劃」,製作一系列教材,教導如何防範幼稚園與初小學童遭到性騷擾,當中包括:

1. 大手牽小手:保護兒童家長支援手冊

明光社

本手冊會介紹兒童性侵犯的定義及影響,釐清常見謬誤,協助家長洞悉子女的異常情況,以便及早介入幫助面對性侵犯的兒童。手冊亦詳細列出兒童性教育的重點內容,鼓勵家長進行家庭性教育,幫助子女建立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

(按此了解支援手冊內容)

 

2. 「身體是寶貝」預防性騷擾遊戲卡

明光社

本遊戲卡適合家長、老師和兒童一起玩,它包含了「人物卡」、「動作卡」和「身體卡」,可拼湊出數以千計與身體接觸相關的情境,讓兒童在有趣的遊戲中學習分辨好與壞的接觸和拒絕壞接觸的方法,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技巧。

(按此了解遊戲卡內容)

 

3. 「身體是寶貝」遊戲貼紙書

明光社

家長可與子女為貼紙書中不同場景的主角揀選合適服飾,小朋友又可以動動小腦袋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藉此教導他們保護身體的知識。小朋友也可以發揮創意,為不同場景、人物填上顏色。

(按此了解貼紙書內容)

 

4. 心情天氣月曆套裝

明光社

設計精美的2022年月曆,配以不同心情與天氣的可愛印章,讓孩子透過每天選擇一個印章,將自己的感受記錄在月曆上,令它成為孩子的情緒日記。家長可運用這套月曆幫助孩子建立記錄自己心情的習慣。

(按此了解心情天氣月曆)

 

5. 性教育兒歌、幼兒性教育短片

明光社

以輕鬆有趣的兒歌及動畫,教導兒童認識及保護身體的私人部位,並學習正確的身體界線和拒絕壞接觸。

(按此收看MV及短片)

 
 

熊仔姐姐講故事

明光社

「熊仔姐姐講故事」是明光社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動畫短片系列,當中的故事圍繞著小朋友的日常生活,透過有趣的內容教導小朋友與人相處的技巧,學習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學習如何尊重別人。教育短片包括:「男女有別 互相欣賞」、「好接觸和壞接觸」、「迷路了,怎麼辦?」、「認識身體」等等。

(按此收看動畫短片)

 

爸爸媽媽陪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