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配套與加強教育更重要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我們常常都好像活在平衡時空,明明見到同一件事,不同人的觀感卻有極大的落差,當然這個世界睜著眼說瞎話的人一定不少,但更多的情況可能是不少人只將話說了一半,報喜不報憂、或是報憂不報喜,雖然雙方所說的話都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在對方的眼中自己說的話卻好像是生安白造、胡說八道,因為自己的觀點似乎被對方完全抹煞了,當一個人的感受完全被漠視的時候,那種難受、甚至憤怒自然就會很強,無論對方其他的看法是否有道理,也會覺得是橫蠻無理,這也是2019年反修例運動之後,香港社會一直無法突破僵局的重要原因。
2019年香港社會陷於十分嚴重的撕裂,暴力衝突與1967年的暴動同樣震動所有的香港人,也粉碎了香港多年以來一直引以為傲,即使超過一百萬人上街仍然秩序井然、並無任何破壞活動的美譽,也令不少香港人一直堅持以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爭取民主人權的時代告一段落。雖然雙方都將造成嚴重社會撕裂的責任推給對方,但大家撫心自問,自己真的沒有任何責任嗎?當法庭陸續判一些曾參與衝擊的市民入獄的同時,究竟有哪一個被指使用過度武力的執法人員要受紀律處分?或者處理失當的高官要問責下台呢?當大家指責對方使用暴力的時候,有為自己的暴力好好反省嗎?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多情自古傷離別,過去一年不少親戚朋友、以及多年戰友都揮手告別了他們有深厚感情的香港,移居他國,在機場看到他們一個人推著七、八件行李,有些甚至連籠帶狗一起離開,便深深感受到這將會是闊別!近來又不斷知道有親友、同事、舊同事等等將會在今年內移民,情況比去年更甚,深信很多香港人和我一樣,將來無論往美、加、澳、紐和台灣,都會有親朋好友可以接待,只要疫情一緩和,湧往外地旅遊探親的人潮一定此起彼落。
移民潮與過去幾年的社會撕裂有不能分割的關係,不少離開的人都是曾經熱愛香港和關心 香港未來的發展,重視人權和自由,在社會運動上有不同程度的參與。他們選擇離開的原因雖然各有不同,但主要都是擔心未來會因為觸犯了愈來愈嚴苛的法例,觸及政治上的紅線而被拘捕、檢控、甚至入獄,畢竟自由對於香港人來說是最珍惜的,期望下一代可以在一個重視人權和自由的社會成長,可以安然入睡,不用以伴君如伴虎的心態生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無論有多理解他們的決定,真正要分別的時候,仍然是有種種的不捨。既不想他們離開,但又不能開口挽留,萬一將來他們因為政治的緣故遇上麻煩、甚至無妄之災,自己情何以堪呢!
自由不是絕對的,在言論自由的社會,亦會有一定的限制,一些涉及誹謗、歧視、中傷、騷擾、造謠、引起恐慌、失實聲明或發假誓等等,仍然有機會因為干犯不同的條例而被檢控,甚至受罰,不過,忌諱不應包括在內。剛過去的香港馬拉松,有跑手因為穿著印有「香港加油」幾個字便被警員截查,被賽會要求更衣,被警告如不遵從則「後果自負」,甚至有跑手打算反轉衣服穿上仍被拒參賽。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人治色彩,毫無客觀標準,主觀地以言入罪,發展下去恐怕會成為另一種的文字獄。
在封建時代有不同的避諱,對於皇帝、聖人和父母不可以直呼其名,所以便要有所避諱,要將與皇帝或聖人相同的名字改成另一個字或者改讀音等,否則就是大不敬,後果可大可小。當皇帝心胸廣闊,願意包容不同聲音,甚至不怕臣民進諫的朝代,文字獄很少出現,但當皇帝心胸狹窄、缺乏安全感、宦官酷吏喜歡獻媚或者借刀殺人、打擊異己的年代,文字上的禁忌便可以隨意增加,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