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有私隱
03/06/2010
於全球擁有四億用戶的facebook,爆出與合作夥伴分享用戶私隱,私隱設定功能更朝令夕改,安全性、可信度跌至低谷,網民發起「戒臉書日」。更早前,facebook發生了不少保安漏洞:俄黑客盜取150 萬帳號、用戶的即時聊天及私人對話內容洩漏等,錯失之嚴重令人詫異。
於全球擁有四億用戶的facebook,爆出與合作夥伴分享用戶私隱,私隱設定功能更朝令夕改,安全性、可信度跌至低谷,網民發起「戒臉書日」。更早前,facebook發生了不少保安漏洞:俄黑客盜取150 萬帳號、用戶的即時聊天及私人對話內容洩漏等,錯失之嚴重令人詫異。
新媒體嶄露頭角,擠身傳媒競爭行列。
互聯網已不再是虛擬的世界,甚至比現實世界更真實!
過去幾年愈來愈多事例告訴我們,互聯網所達至的效果和對人造成的傷害是十分直接的,由BT天王侵權被控;訛稱香港成為疫埠的謠言帶來的恐慌;藝人情慾照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其上載者被判監;以至近來的人肉搜尋、網上欺凌行為等等。
踏進入廿一世紀,電腦及網絡發展極為迅速,青少年的餘暇活動都有所轉變。在眾多的青少年新興玩意中,上網行為是愈來愈普遍。然而,青少年上網成癮問題亦同時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教育工作者或家長,我們見到很多青少年盲目地沉迷於傳媒資訊及網路行為,情況實令人憂心。本文嘗試與讀者一起探討香港青少年沉溺於科網行為的現象、並嘗試探索一些有效的對策、及討論家長應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