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青少年

關注馬會再次向未成年人士開放馬場和非法賭博網站廣告猖獗問題

明光社資料室
09/08/2005

致:民政事務局
常任秘書長
李麗娟女士
 
「監察賭風聯盟」於去年底曾與  閣下會面,表達對馬會在賽馬日舉辦嘉年華會,讓未成年人士近距離接觸賭博活動的關注。
 

「結婚」危害藝人健康發展?

陳龍超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3/11/2008

記得陳慧琳在其演唱會中宣佈婚訊時,不禁向支持者發問,「婚後會否繼續支持我?」,為何結婚這種人生開心事反成事業墳墓?成為劉太後難道會斷送演藝前途?結婚向來都是本地藝人一項禁忌,尤其正值當紅之時,害怕婚後粉絲嚴重流失,看來藝人結婚果真需要勇氣;成龍多年一直隱瞞與台灣藝人林鳳嬌的一段婚姻關係,直至兒子祖明長大成人才公開真相,他解釋年輕時曾有日本影迷因其緋聞企圖自殺,為了避免同類事情發生,故選擇迴避

天性愛美麗……願可以改頭換面?

----青年男女看整容風氣問卷調查
郭卓靈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6/03/2007

數年前,瘦身纖體行業看準了人們愛美的心理,以大量的電視瘦身特輯及雜誌廣告,締造「瘦即是美、即是健康」的風潮,向大眾宣傳纖型計劃的成功案例及血淚史,更提供各式各樣的纖體療程及計劃,打響了如意算盤,賺得盤滿砵滿。
 
整容潮襲港

難關難過難難過?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3/08/2010

每逢會考放榜日子,傳媒總會像連續劇般日日追訪。好的固然有十優狀元發憤圖強的故事,也有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像走到「末路」一樣,到處飛撲學位。尤其今年會考加上「末代」,悲情感覺更深之餘,學生求學心切,一來重讀的機會減少,也不希望轉去新制,以致不少升學學額迅速額滿。

當娼也是生活體驗?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09/07/2010

一名學運領袖自爆曾經當舞小姐的消息曝光後,有一些輿論認為她很勇敢,甚至認為做舞小姐沒有甚麼大問題。當事人表示她當年是因為與前男友鬧翻,對方罵她賤,所以就賤給他看,想做一些「很爆」的事,於是按報章廣告到尖沙咀的夜總會應徵當舞小姐。她雖然表示不會鼓勵其他人去做,但她表示自己只是做金魚(即賣笑不賣身),做了三個月,好似『暑期工』一樣,當作是一種『社會經驗』。

青少年迷賭

歐陽家和
明光社 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09/2010

2010世界盃完結,上季投注額創賭波合法化以來的新高,一直以為今年因為世界盃只有一間電視台播放,會令賭風減弱的說法不攻自破,當中青少年賭波的情況令人關注。明光社和基督教新希望團契於世界盃期間訪問了千多名市民,1調查結果顯示本港賭風熾熱,更發現馬會管制未成年人士賭波工作不力,以及博獎會未能有效監察馬會。
 
 

我們的快樂足球

──「睇波踢波不賭波」活動回顧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0/07/2010

世界盃快將曲終人散,我們見識了足球場上的悲歡離恨。可是賭波的熱浪似乎未有停過,截稿之時警方破獲的外圍賭波已數以億計。明光社自四月開始舉行一系列「睇波踢波不賭波」活動,鼓勵青少年欣賞足球,知道賭波的禍害,並將足球重回體育運動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