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需要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
整理及撰文: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 引言
整理及撰文: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 引言
每年的8月中旬,面對著新學年、新挑戰快要開始,學生們應該都會有點緊張,感受到壓力吧。相信未開學之前,家長們心中都可能開始籌算著應如何幫助子女一同預備及面對開學的挑戰,如何關心子女的情緒健康。
在馬來西亞曾經有一名少女於網上社交媒體Instagram發帖文,詢問網民她應該選擇活下去還是死亡,竟然有近七成網民投「死亡」一票,而少女亦「順應」了民意,在數小時後跳樓自殺身亡。
筆者曾經有機會去一間第三組別(俗稱「Band 3尾」)的中學擔任講員。當學生步入禮堂時,管理秩序的老師對他們顯得十分嚴苛。10句話裡有10句都是批評、不滿、警告等負面的話。彷彿在這位老師眼中,這些學生都是一堆垃圾!再看看同學們的微表情,似乎透露出:畏懼、厭煩、不忿、羞愧、難過、冷漠等感受。
關於「性」,我們究竟要教甚麼?
自去年7月,在明光社機構活動消息一欄,不時看見春麗、程翠雲(Atty)及歐陽家和三個一起合辦研討會。這三個人,有時談及信二代,有時討論漫畫、腐女、食女、網上情慾等話題,每次均能吸引數十人參加討論。部份主題甚至因為場地限制,未能報名的人要求作網上直播,但也試過因為研討的問題敏感,而取消直播。究竟這些研討會在討論甚麼?在討論的過程中反映了甚麼現象?
以明光社的名義籌辦電競牧養研討會,是個挑戰。
四次研討會,不同的受眾(青年牧者、堂主任、家長、有志參與電玩、遊戲牧養的牧者)一起就同一個議題進行討論,我們沒有特定的方向,討論是因為現象值得探討,值得我們去關心。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慢慢體會到更多的,已經不是電玩是否應該入教會,或者電競是否道德上的對錯等問題,而是那種兩代人的你死我活,到了互相撕殺的地步。
根據醫管局的數字,每年約4萬宗生育個案之中,18歲以下的少女懷孕個案約佔1,000宗,不少學校都曾出現學生懷孕的個案。懷孕對在學少女產生深遠影響,除因懷孕而出現的生理轉變外,她們還需面對與男朋友及家人的關係、社會及朋輩的壓力、以及個人學業與前途的考慮,她們比一般懷孕婦女面對更大的壓力及困難,但得到的支援卻較少。我們要教導學生保護自己,拒絕發生婚前性行為,但當學校真的出現學生懷孕的個案時,學校適切的介入往往成為她們最重要的支援。
「我是說,你們應當順著聖靈行事,這樣就一定不會去滿足肉體的私慾了。因為肉體的私慾和聖靈敵對,聖靈也和肉體敵對;這兩樣互相敵對,使你們不能作自己願意作的。」《聖經新譯本》〈加5:16-17〉
全城褪網運動自2015年開始,目的是利用褪網騰空的時間,與親朋好友相聚,或者透過默觀,思想自己的生命。今年是第三年的褪網運動,主題為「褪網一夜,共聚天倫」。我們誠意邀請貴校參與,發出通告呼籲家長於2017年12月3日(周日),晚上與子女一起,來一次不用任何方式上網的褪網晚飯,並在過程中面對面分享、溝通,一起在褪網運動中,有經歷「上網有時,褪網有時」的樂趣。
成為支持機構、學校、家庭,請填以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