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社工、教師訓練:
舉辦日期:
24/04/2015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及理大一項調查,訪問12500名中學生,62%表示有抑鬱和42%表示有焦慮,情況值得關注。青少年在成長的階段,面對生理轉變,學習進度,人際關係,家庭及社會種種壓力下,有時會感到迷失及沮喪,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嚴重情緒困擾、對前景感到無助及悲觀,以致出現各種自毀行為,近年本港青少年自毀的問題非常嚴重,更有增加的趨勢,自毀行為包括自殘/自虐、性沉溺、吸毒、濫藥、酗酒、離家出走等等。
80後、90後、千禧後……要牧養新一代的年青羊群,牧者可能會發現過去的牧養模式未必容易打動他們,他們可能須要更活潑的方法,與他們建立關係,也可能要藉著更多不同途徑,與他們討論信仰。
我們誠邀各位教牧同工,報名參加牧養玩Board game,一同學習如何藉著不同的Board game,與小羊建立關係。
近期有不少機構都陸續公布有關青少年的「網絡及性」調查,引起不少關心青少年的人關注。警方於2013年首十一個月接獲四百多宗裸聊勒索案,較去年同期上升八倍,其有不少涉及青少年,並且不分男女。而前幾天「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亦發布一項有關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通訊程式及網絡遊戲的調查,結果亦發現有八分一受訪者曾經接收或傳送「性資訊」。
十年前賭波合法化的支持者,以增加政府收入、打擊黑社會操控外圍賭波和促進就業機會等原因要求政府將賭波合法化。當時,反對意見認為賭波合法化後不論是對成年人或是青少年均會做成嚴重影響,個人、家庭和社會需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可惜,政府一意孤行,最終在2003年賭波成功合法化並由賽馬會獨得專營權。事後不同的調查數據均反映青少年參加賭博活動的趨勢節節上升,當中不少青少年更淪為「病態賭徒」。
摘要
澳門立法會在6月中通過法案,把進入賭場的合法年齡由18歲提升到21歲。
澳門立法會通過法案,將准許進入賭場的年齡,由18歲提高至21歲,又禁止未滿21歲人士在娛樂場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