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談情說愛,等一等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9/02/2012

正當電視台及坊間大力催谷「情濃二月」及愛意綿綿的情人節時,有一項調查顯示,在202位年齡介乎12至26歲的青少年中,有逾半數在初中階段已嘗到失戀滋味,年紀最輕低至12歲,而受訪者平均有四次分手經歷。

誰視我為鄰舍?再思好撒瑪利人的比喻(路十25-37)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8/01/2012

「相濡以沫」出自莊子的《大宗師》,意思是說當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以維持對方的生命。當人遇到困難,最容易伸出援手的往往是血緣之親,又或是身邊最親密的人。但對於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耶穌卻打破了這種「近親情濃」的界線。我們幫助別人,不一定只是出於血緣,又或是深厚的情誼,而是出於「憐憫」。當我們懷著憐憫之心對待他人,我們才能真正及自由地幫助他人而不必加重自己的「負擔」。

「明意識」誘惑,加強性慾望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9/12/2011
讀者有可能聽過以下的事件:一九五六年,美國一位市場調查員聲稱在戲院放映的影片中加入一格有「可樂」圖像的菲林,即使人的肉眼無法看到如此快速的可樂鏡頭,但卻增加了不少觀眾散場後很想去飲「可樂」的欲望。
 

歷史上三個參與社會抗爭的基督徒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1/2011

三個基督徒身處不同的時空,面對不同的惡勢力,抗爭手法亦不相同:有和平理性爭取;有武力改革;也有暗地起義。其實抗爭手法是否一樣並不重要,畢竟時空不同,處境亦不同。重要的是,當事人是否忠心、真誠面對自己及神,堅持正義的事情。

尊重他人、愛惜自己,破除標籤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11/2011

本月初,有機構在天水圍進行了一項調查,對象是一班區內婦女。在452名受訪婦女中,有三成半感到沒有能力解決日常生活難題;逾三成人認為朋友不會願意出手解決難關;五成受訪婦女自認不熟悉天水圍,並且認為天水圍不是安樂窩。這班身居天水圍的婦女,為何對天水圍產生抗拒?甚至當中有居住11年的受訪者表示,身在天水圍,令她產生自卑與自閉。

圓桌會議內容摘要

整理:陳永浩、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中主、研究員
15/10/2011

2011年「80傳說」研討會

主持:蔡志森先生(明光社總幹事)
分享嘉賓 :何敏超先生(80後信徒、中學教師)、梁恩榮博士(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譚溢泉牧師(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大埔堂牧師)

寫在前面

研究中心文章與特稿:舊約中的公義——憐憫勝於公義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15/10/2011

摘要

過去,不同的哲賢對公義都有不同的闡釋。至於今天,我們要對公義下一個定義,又或是怎樣行才算公義,相信也同樣會牽起連場爭論。
 

作死不離「努力」的三兄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3/10/2011

一部在兩年前,完完全全由印度製作及發行的產品,居然多次成為香港票房單日收入的冠軍,《三個傻瓜》(港譯《作死不離3兄弟》)可算是票房奇迹。

與情緒共舞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8/09/2011

香港城市節奏急促,生活緊張,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有些人害怕面對自己的情緒、有些人不承認自己有情緒問題、有些人則誤把情緒問題視為精神問題。2011年7月6日的晚上,研究中心邀請了葛琳卡博士與大家一起對談,與情緒共舞,讓大家對情緒有不一樣的認識。

未亂世,用重典?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4/08/2011

明太祖當年為整頓社會,以「吾治亂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制定了「治亂世用重典」的《明大誥》。不過,現今除少數極權國家,大多數國家都只會在社會陷入極度混亂的情況下,才迫不得已用嚴苛的法律來懲罰犯罪者。

一直以來,挪威都是一個相對和平的小國,更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地方。據聯合國開發組織(UNDP)的HDI指數,挪威多次成為全世界最令人嚮往居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