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談情說愛,等一等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9/02/2012

正當電視台及坊間大力催谷「情濃二月」及愛意綿綿的情人節時,有一項調查顯示,在202位年齡介乎12至26歲的青少年中,有逾半數在初中階段已嘗到失戀滋味,年紀最輕低至12歲,而受訪者平均有四次分手經歷。

劏房之反思

05/02/2012

今天同社關小組的組員去某劏房(編按)探訪,去之前都幾擔心會上不到去。

你也回了別人一個巴掌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2/02/2012

沒有人想到,一段在港鐵車廂內拍到內地孩子吃東西的短片,繼而內地孔姓學者的回應,再加上新春第一個龍女是雙非所出,會將香港的新年搞得如此熱鬧。不少拜年的話題除了生龍仔龍女外,就是雙非產子,最後以「中港矛盾」結束。

深水埗地攤反思~意義何在??

02/02/2012

自從出CAMP後,就決心將在CAMP時的立志實踐出來。因此,就開始了落深水埗區的後續活動。坦然,我們原定十多人參加,誰知突然躍升至二十多人,真的有點愕然。不過其實亦為著大家的熱心和愛心而感到很高興。
 

深水埗派糖水之後感

01/02/2012

十二月時,去了一個由明光社舉辦的camp------一個關於社會關懷的camp。出camp之後,我告訴自己:要把這份感動延續下去。順理成章地,這次到深水埗派糖水的活動便在這集體的感動之下誕生了。活動構思的初期,只有約十個人參加,結果卻是多了一倍的人數。坦白說,連我自己也說不出這活動到底有何吸引力。然而,事情就這樣成了。
 

一年伊始,萬象更新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
22/01/2012

香港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但其實「國際」和「亞洲」意識都薄弱得很。我們對於「亞洲」,除了幾個熱門的旅遊勝地外,其實所知甚少:有誰知道印度有多少種方言?你能分辨印度人、巴基斯坦、尼泊爾人嗎?最為港人熟悉包頭巾的印度人(Turban),是屬於哪個族群?原來他們就是錫克教徒了!
 

仍具爭議的性罪犯名冊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2/01/2012

鑑於性侵犯兒童案件的數字不斷攀升,而當中又不乏重犯的性侵犯者,所以法律改革委員會(下稱:法改會)在2008年提出設立「性罪犯名冊」的建議。其實不少西方國家都有類似的制度,某些地區更容許公眾人士查閱性罪犯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地址、照片等。但法改會並不考慮推出如此嚴厲的模式,並建議利用警方所持有的刑事定罪紀錄,對那些要申請接觸兒童及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職位的求職者,進行查核。

監察與教育並重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2/01/2012

去年農曆年前夕,有電影商竟肆無忌憚於年宵市場中,出售與電影相關的意淫宣傳產品,引起公眾嘩然。由於年宵市場乃男女老幼閒逛的地方,本社認為,在場內售賣色情物品,會對未成年的男女及兒童造成不良影響。

持守真理 擇善固執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2/01/2012

2011已成過去,在這一年本地出現幾宗重要的法例修改和法庭裁決,將對日後本港的性文化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