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由家國、人文、科技 到 「放、認、關、爭」細說香港大專生的文化素養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近年,香港的大專生常被詬病為「一蟹不如一蟹」,從學術表現到待人接物的品格上,都讓人有每況愈下之感。究竟香港現在與過往的大專生是否真的有很大分別?他們欠缺了哪些質素?我們分別走訪了傳媒機構負責人以及大學教授,看看他們對現時香港大專生的文化質素有何見解。

爭取不應是唯一焦點

訪問、整理: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12/05/2004

自上年七一遊行以來,香港的政治生態急速改變,最近人大常委又主動進行釋法,究竟未來的政局將會如何發展下去?作為基督徒可扮演甚麼角色呢?我們訪問了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先生、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陳慎慶博士及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余達心牧師為我們作分析。

女為悅己者「殘」!

傅丹梅    |    明光社督導主任
12/05/200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像自古至今,男子皆喜愛身材窈窕的女子,這個情況被傳媒的吹噓下,變得越來越嚴重。炎夏將至,各纖體美容公司已急不及待推出一系列產品,美其名為幫助女士重塑身體曲線及重獲自信,其實還不是要女士們將「賣肉錢」送上。

跳入旋渦,走出泥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5/2004

吵吵鬧鬧何時了?意義有多少?

愚人?娛人!

許惠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12/05/2004

去年四月一日,一代巨星張國榮從文華東方酒店一躍而下。自此,本來以開玩笑為樂的愚人節即被賦予南轅北轍的意義;對中、港、台、日等亞洲地區的華人來說,這娛人娛己的節日蒙上了淡淡的哀愁。

作為一代偶像與影帝,張國榮對演藝界的貢獻,毋庸置疑。筆者雖不算是他的忠實歌迷,但對其動聽的歌聲、精湛的舞技及演技,仍甚表欣賞;只是對於巨星自我結束寶貴生命的選擇,無論基於甚麼原因,恕不敢苟同!

靠着主打那美好的仗

黃美琼姊妹    |    香港性文化學會全職幹事
15/03/2004

我在去年526日加入香港性文化學會工作,隨著學會的發展,工作時間續步增加,至本年2月轉全時間幹事。心裡盡是感恩!這大半年的工作,讓我看到不少有生命見證的基督徒拼死為主作工,尤其學會主席及執委們的俠骨柔腸、裏外合一的事奉心態更令人敬服。
 

傳媒教育和校園暴力

朱順慈    |    傳媒教育協會執委
15/03/2004

朋友告訴我,一班感情要好的中五同學,打算在離校前搞點新意思,大夥合作拍一齣短片,題材是「校園暴力」,拍攝手法是運用大量手搖鏡頭,場景是課室,道具是桌椅,主角當然就是被欺凌的小個子同學……

暴力不是校園的專利色情卻是媒介的暴利

15/03/2004

「校園暴力」雄據在傳媒關注事件榜上幾近一個月,是即食麵新聞報導文化下的一個異數,但與過往眾多的事件一樣,傳媒的關注仍停留在一些表面的現象,沒有興趣深入探討青少年暴力文化的成因,更沒有興趣剖析傳媒暴力文化與校園暴力事件之間的關係。

由鐵達尼號看僵化的影視條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3/2004

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電影鐵達尼號,當中包括男主角替女主角人體寫生時的露點鏡頭,之後有人向影視處投訴,引起不少議論,個人認為事件反映了現時有關條例的僵化及部份關注色情資訊的市民將焦點錯置。

司法執法漏洞多 三級影碟隨處播

陳燕萍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5/03/2004

2000年6月提出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修訂諮詢文件,在石沉大海差不多四年後壽終正寢!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於今年1月26日向立法會表示,政府將不會就修改此法例作跟進,理由是所收回的意見有分歧,此舉令一直以來關注此事的多個教育、社工、家長及宗教團體十分遺憾,亦覺政府並無誠意及積極正視不雅物品氾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