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電影

明光社近年斷續以電影小姐的形式,透過電影欣賞分享不同的文化、生命的價值觀,你可以在這裏重溫不同的電影評論。

看看死亡真面目

27/07/2009

死亡向來是中國人的禁忌,拍攝方向多是指向鬼怪、陰曹的恐怖路線,刺激官能多於促進思考。如何以莊嚴、認真的態度面對人生歸途是個容易叫人逃避面對的人生問題。而《禮儀師之奏鳴曲》(下稱《禮》)敢於嘗試這個冷門市場,刺入敏感地帶,可謂勇氣可嘉,而實則以此拍攝出有味道、富思考的劇情片,難度亦相當高。
 
《禮》榮膺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為日本本土電影工業打了一口強心針,在港上映雖然院數不多,但愈映愈旺,由口碑築起票房。身邊友人看後大多認為此片得獎可謂實至名歸,在觀賞過程中更為之動容流下男兒眼淚。
 

關鍵字 電影

沒有《一百萬》,幫助《天水圍》= 天方夜譚?

19/05/2009

《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下稱《一》)是齣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無論獎項、票房一致獲得佳績,讓觀眾在光影中親睹印度貧窮一面,引發善心人士解囊施以援手,這足以見證影像在動員社會族群改善不平、不公的正面能量。
 
誠如電影《墨攻》所言,弱者不一定代表全然良善,當梁城面對強者趙國攻擊,得墨者革離(劉德華飾)相助解困,豈知梁城城主(王展文飾)以惡報恩,企圖把他殺之而後快,劇情虛構,但人性刻劃卻是真實,超越時空至今日。
 

關鍵字 電影

此「情」不再成追憶?

13/03/2009

今屆柏林影展塵埃落定,最高榮譽金熊獎由西班牙和秘魯合資拍攝影片《The Milk of Sorrow》(下稱《Milk》)獲得,此片講述一名秘魯少女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正值國家政治暴亂期間,親眼目睹母親被害,遠走他方試圖走出遺留的陰影,努力開始新生活。

關鍵字 電影

給她們多一個機會、一點選擇

01/01/2009

 第4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2008年12月7日晚上在台中舉行,賽果不算意外,值得留意是歌手出身的劉美君憑《我不賣身‧我賣子宮》(下稱《賣》)被封影后,她飾演一個企街毒姑黎鐘鐘,傻氣之餘帶人情味,演來與角色有點抽離,像化外之人,或許這就是獲評判青睞的原因罷!

「墮」得快,邊位好世界?

06/11/2008

以「墮胎」為主題的電影成為近期新貴,娛樂以外,亦有不少訊息傳遞,需要解構、分析,方可與導演、編劇平衡對話,避免觀眾、讀者一面倒接受,筆者今回選取了三齣電影為例,望收拋磚引玉之效,豐富對這個議題的討論。

關鍵字 戀愛關係, 電影

從電影《大丈夫》建構的意識形態反思香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12/09/2008

目錄

 
前言                                                                                p.1
 
第一章    電影《大丈夫》呈現的意識形態                                p.4
一、  《大丈夫》故事概要
二、  《大丈夫》人物設定
三、  《大丈夫》家庭設定及其普遍性

《美麗人生》的不同定義

27/08/2008

你有否試過在一個空閒的下午,在戲院門外流連,尋覓一齣「秀色可餐」的電影,看著張貼的劇照和影評,卻找不著,留下空空感觸,悄悄無奈溜走呢?

關鍵字 電影

光影拉近心靈距離?!

15/07/2008

《遊走光影間》舉行已有兩個年頭,中間涉獵了共24部電影,分享包括愛情、戰爭、家庭倫理等主題,鼓勵組員們投入戲中角色,同步思考人生路上遇到的不同抉擇;分析導演、編劇所提供種種出路、看法在現實環境是否奏效;談得投契時組員更會從個人經歷、信仰出發,收集思廣益及相互激勵之效。形式似團契多於學術討論,因聚會本意藉電影刺激對生活難處思考,故重點並非提供樣版答案,而是聚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學習欣賞生命,回應文化議題。

關鍵字 電影

奧運期間談運動精神

09/05/2008

奧運火炬運送過程連番受阻,燃起反而是中國國民的愛國情緒,網內族群實行各自各精彩,這邊廂貼上中國心表明立場,高歌「做人別太CNN」,那邊廂搶聖火玩意在網上風行,本地青年似隔岸觀火多於切膚之痛,首次舉辦奧運的光榮總沾不上身,在這個實行國情教育,建立身份認同的最佳時機,港府在硬件配套看似準備十足,軟件推動只流於各區區議會大搞以迎奧運為名的種種文娛活動,牽起關注、熱情的點子比諸奪火、侮華言論的方式來得失色。

關鍵字 生命倫理, 電影

拒絕「偷步」成長

15/03/2008

 近來不少有關未婚懷孕的電影陸續登場,內容是鼓吹抑或反映現實很難一言以蔽之,而其一代表《少女孕記》(下稱《少》)奪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大獎, 箇中編劇原來並非「老手」,乃因其私人網誌「人氣」鼎盛而獲戲中監製青睞,或許情節正正不走「大路」,對白掌握年輕人脈搏,青少年觀眾必會大呼「過癮」, 惹起共鳴,不過迎合某個年齡層口味向來只是有效溝通的基本,要續問的是戲內壓根兒藏著是怎麼樣的意識形態?

關鍵字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