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談受傷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30/04/2019

醫院有一種感染力,總是讓人感到冷冰冰和很大的壓力。若非情況嚴重,很多時病患者寧可到普通診所求診,也不想到醫院接受治療。本來健健康康的人去陪診,在醫院時其精神和體力也可能會急速下降,甚至會覺得自己也好像病了。有趣的是,醫院卻是治療各種病症的地方。俗語說「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正好也表達了普遍人對醫院的觀感——正常人都不想去的地方。

最近三歲大的女兒玩耍時受傷,因腳裸骨裂而到院求診,這亦令筆者有一些體會和感受。當日女兒躺在治療床預備照X光,她問我:「這個會痛嗎?」身旁的放射師立即說:「不會痛啊,你瞓定定,對著腳照張相就可以啦!」女兒當時拉著我的手,相信她是有點緊張,我便對她說:「媽媽會一直陪伴你,很快就照完啦!」不一會兒X光片已經照完了,那位放射師從控制室走出來,手裡還拿著一張印滿了表情符號的貼紙,打算送女兒其中一個,他讓女兒自己選,她選了一個印有哈哈笑表情的貼紙 明光社,然後揮手笑著和他道別。

我真的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細心,更令我欣慰的是女兒對醫護人員的印象相當正面。對於這次受傷,爸爸是非常緊張,問了女兒不少於三次:「有沒有害怕啊?」、「有沒有被嚇倒了?」及「有沒有驚慌啊?」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這話果真沒有說錯。我把爸爸拉到一旁,輕聲說:「我知道你很擔心,今次受傷只是意外,女兒在接受治療時只問會否感到痛楚,她並沒有說過害怕啊!我們不要令她太驚慌,以致日後玩樂時也過度擔心,這樣好嗎?」爸爸點點頭,表示同意。

女兒腿上打了石膏,要待幾個星期後才可以拆除,她活動起來變得很不方便,但有許多個晚上,女兒主動邀請我玩扮演醫生和小護士的遊戲,把當日照X光的情景重演。從她對所扮演的角色的描述,以至模仿當中的對話,我知道對她來說,醫護人員都是善良和願意幫助她的人。身為家長,盼望我們日後都別再對小孩子說:「你再嘈就叫醫生叔叔打針扎你屁股」、「因為你之前唔乖,所以要留喺醫院」或者「護士姐姐都好惡,一陣你最好合作點」,這些消極且與現實不符的說話,說半句都嫌太多了。小朋友怎樣看世界,很多時都是由父母的口描繪出來。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30-4-2019

相關文章

價值94萬港元的香蕉藝術品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2/12/2019

最近有報道一件名為「Comedian」(喜劇演員)的「藝術品」(其實是一條以銀色膠紙貼在牆上的香蕉),其價值竟然高達94萬港元,[1] 然而這件價值不菲「藝術品」的下場,竟然是被一名自稱是「飢餓的藝術家」(Hungry Artist)的行為藝術家,將它撕下、吃了,並讚其味道很好……[2] 事件成為了世界新聞,實在令人感到十分荒謬及諷刺!

為此,筆者試著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到底94萬港元可以做到甚麼呢?

  • 如果每日花九元可以助養一名貧困地區的兒童的話;[3] 捐出94萬元可以助養286名兒童,在一年裡,可以在其社區生活得健康,獲取教育的機會及改善生活。
  • 如果花936元亦可以為有需要地區的兩名老師及80名學生,提供兩個包括了文具的教育百寶袋供上課之用;[4] 捐出94萬元可以幫助到2,008位老師及80,340位學生,讓他們可以在上課時獲得基本的工具。
  • 如果花300元可以資助一名生活在資源貧乏地方的病人接受白內障手術;600元可以幫助一名兒童接受斜視手術;1,000元可以幫助1,000名偏遠山區居民接受視力檢查;3,000元可以幫助分發抗生素予500人,預防可致盲的砂眼眼疾;[5] 捐出$94萬可以同時幫助1,000名生活在資源貧乏地方的病人接受白內障手術、1,000名兒童接受斜視手術、10,000名偏遠山區居民接受視力檢查,及5,000名人士可獲分發抗生素預防可致盲的砂眼眼疾(還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 如果花88元可以讓一個領養家庭在一個月的領養支援小組得到關愛和支持;300元可讓意外懷孕少女和嬰孩透過一個月的產前訓練班得到健康保障;500元可讓孩子得到一小時的個人化治療計劃,助他充份發展潛能;(6) 捐出94萬元分別可以令超過1,058個領養家庭、1,058對母嬰及1,058位有需要的孩子受惠(還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 如果花24元能買到一張飯票的話,[7] 捐出94萬元可以買到約39,167張飯票,可以幫到超過420人解決一個月,每天三餐的飢餓問題……
明光社

大家可能會說,只是藝術品一件,何必那麼認真?對的,藝術品是用作欣賞,可以欣賞其技巧,也可欣賞其角度、意念,及它與社會、世界的關係。一件水果,經過包裝、討論,其價值可能會被提升到很高,但最終它也只不過是食物,被吃掉可能會是最能「彰顯」其價值的行動。對於不同背景的人(玩弄藝術品買賣遊戲的有錢人或在飢餓環境中的人)它會帶出的不同意義。這「Comedian」所帶出的訊息,實在很值得我們思考。

藝術可以是一種內在情緒的表達,可以是以美學對世界的回應,也可以帶領我們看到人性的美與醜。你如何閱讀、理解它?你如何理解藝術?當我們開始討論它,其實就是在思考,尋找它與自己的關係,讓它慢慢地成為激發我們反思自己價值觀的媒介。

上述的數字看起來有趣,讓我們看到94萬港元的具體價值,也令人愈計愈心痛。是的,如果以94萬港元買一隻香蕉令你覺得很荒謬,那麼,對於大白象工程、80,000港元一個的單車泊車位、部份高薪但無工作表現的政府官員……又會否同樣令大家反思當中的荒謬?這與自己、與我們身處的社會又有甚麼關係?

在一番觀察、感受、反思、分析及總結過後,便是實踐(依據Gibbs的反思循環理論〔Gibbs’ Reflection Cycle〕),[8] 「Comedian」或其他的藝術作品,會否驅使你在日後,作出一些關懷社會的行動呢?


 

[1] 〈前衞「膠帶香蕉」94萬賣出〉,《星島日報》,2019年12月8日,網站:https://www.singtao.ca/3967445/2019-12-08/post-%e5%89%8d%e8%a1%9e%e3%80%8c%e8%86%a0%e5%b8%b6%e9%a6%99%e8%95%89%e3%80%8d94%e8%90%ac%e8%b3%a3%e5%87%ba/(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2] 〈【食蕉啦你】Art Basel Miami「痴膠蕉」盛惠94 萬 行為藝術家當場吃掉〉,《立場新聞》, 2019年12月9日,網站:https://www.thestandnews.com/art/%E9%A3%9F%E8%95%89%E5%95%A6%E4%BD%A0-art-basel-miami-%E7%97%B4%E8%86%A0%E8%95%89-%E7%9B%9B%E6%83%A0-94-%E8%90%AC-%E8%A1%8C%E7%82%BA%E8%97%9D%E8%A1%93%E5%AE%B6%E7%95%B6%E5%A0%B4%E5%90%83%E6%8E%89/(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3] 〈你的慈善捐款如何幫助孩子?〉,世界宣明會,網站:https://cs.worldvision.org.hk/home?gclid=EAIaIQobChMIl7_g2uCq5gIVgbaWCh00IgJPEAAYAiAAEgKrKPD_BwE(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4] 〈捐款〉,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網站:https://www.unicef.org.hk/donate/(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5] 〈一次性捐款〉,orbis,網站:https://hkg.orbis.org/zh-hant/how-you-can-help/give-money/one-off-donation(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6] 〈立即行動/為我們籌款〉,母親的抉擇,網站:https://www.motherschoice.org/take-action/fundraise/?gclid=EAIaIQobChMIjszA6tys5gIVk6yWCh1ZogPQEAAYASAAEgKHbPD_BwE(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7] 〈幣少爺花9.2萬元買明哥飯票 聲稱日後低調做善事〉,《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018年12月18日,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233052/%E5%B9%A3%E5%B0%91%E7%88%BA%E8%8A%B19.2%E8%90%AC%E5%85%83%E8%B2%B7%E6%98%8E%E5%93%A5%E9%A3%AF%E7%A5%A8%E3%80%80%E8%81%B2%E7%A8%B1%E6%97%A5%E5%BE%8C%E4%BD%8E%E8%AA%BF%E5%81%9A%E5%96%84%E4%BA%8B%C2%A0(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8] Janet:〈反思、反思實踐、反思模型〉,Medium,2018年5月28日,網站:https://medium.com/@janetyc/%E5%8F%8D%E6%80%9D-%E5%8F%8D%E6%80%9D%E5%AF%A6%E8%B8%90-%E5%8F%8D%E6%80%9D%E6%A8%A1%E5%9E%8B-d27012023e28(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1日)。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2-12-2019

從行政層面化解醫療服務中的歧視行為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24/03/2016

回應《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工作報告》系列二

由於不滿《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並未提出一定要立法,小組其中三名成員連同一些同運人士召開記者會,表示拒絕接納此報告,並要求在報告中除名。且讓我們看看,除了立法以外,報告內的建議可如何推行?我們先從醫療服務層面著手。

適切的醫療服務是市民生命安全重要的保障,亦是政府對市民的責任。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二條中列明,「人人有權享有能達到的最高的體質和心理健康的標準」,締約國需創造保證人人在患病時能得到醫療照顧的條件。

本港的醫療服務達到世界級的水平,有賴於本港醫護人員的專業,及背後行之有效的各種醫療程序,讓不同背景的病人,不論甚麼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人士均能享有同等的專業醫療服務。

異性戀者佔本港人口的絕大多數,市民大眾對性小眾人士的認識不足,或會在日常生活中作出令他們感到被冒犯的行徑。在醫療服務上,性傾向是個人內在特徵的一部份,而變性人除了有內在的性別認同問題,更會出現外在性別表達的不同,這外顯的特徵讓變性人比同性戀者更有機會在接受醫療時面對尷尬情況。

從行政層面出發 改善醫服務

報告建議為醫生、醫院和診所的輔助專業人員提供敏感度培訓,我們並不反對此項建議。院方更可作出一些行政安排,在不影響普羅大眾的醫療服務及質素下,改善一些有可能讓性小眾,尤其是變性人感到受冒犯的流程,讓他們能在一個安心的環境接受治療。

莫姑娘在公立醫院任職註冊護士超過十年,她表示院方並沒有提供有關性小眾病人的指引,而她本身對性小眾的認識不深,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只曾遇過一個女性打扮的男病人。「在醫院裡甚麼類型的人也會出現,所以也不覺得希奇。」莫姑娘表示只需跟著既定的工作程序而行就可以了。

那位女性打扮的男病人顯然是一位生、心理性別認同不符的人士,那麼他應該入住哪一性別的病房呢?莫姑娘想不也想就回答:「當然是男病房,因為醫院只會跟著病人的身份證的性別分配病房。但如果情況容許下,又或在醫生的建議下,可安排他們入住單人病房。」

不論那人的性別表達如何,醫院只會依據身份證上的資料來為病人進行性別分流,以安排病人入住哪一性別的病房。這不是針對性別焦躁症病人的歧視行為,而是考慮到整體病人權益之下的決定。醫護人員可在現有的規範下行多一步,如上文所述在情況容許下安排該類病人入住單人病房,以減少對病人的困擾。但現時公立醫院的單人房間多是隔離病房,並且數量不多,病情嚴重的病人應該比性別焦躁症病人有優先使用該病房的權利。

因時制宜 按情況彈性處理

另一個令變性人感到被冒犯的是院方對他們的稱呼及稱謂。大部份姓名都存在著性別取態,男性化及女性化的姓名比比皆是。性別焦躁症病人的真實姓名有機會和他們的性別認同不符,當醫護人員在大庭廣眾下稱呼病人的真實姓名時,對當事人或會做成不便。

莫姑娘直言:「這問題並不只出現在性別焦躁症病人身上,院方亦收到其他病人投訴,指在大庭廣眾下稱呼病人姓名侵犯了病人的私隱,所以現在急症室及專科門診等服務已逐步更改程序,以求診編號代替求診者姓名,以保障個人私隱。」

但當醫護人員直接與病人溝通時,使用病人姓名作稱呼才是人性化的表現。如果醫護人員能對變性人有一定的敏感度,可在使用稱謂上加倍留意。「如果病人希望我們以另一個名字來稱呼他,可預先告訴我們,但同時他需要同意我們將這消息公佈給病房內其他同事知道,這樣我們才可將病人的意願在交更時傳給下一更的同事。不過,當我們在派藥、見醫生、或進行檢查及手術前,必須確認病人的真實姓名,因為這是院方定下的醫療程序,目的是防止醫療失誤的出現。」莫姑娘在可能的情況下為病人設想,但同時亦兼顧既定的醫療程序,這便是她醫護專業的所在。

「我們對性小眾的認識不多,如若能增加我們對性小眾的敏感度,這總是好的。」莫姑娘表示:「病人的身份對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重要,我們只想病人能早日出院。」

儘管社會對性小眾議題存在著分歧,但這分歧不應呈現在醫療服務上。性別焦躁症本身就是精神病的一種,他們得到適切的治療是理所當然的。但在考慮變性人需要的同時,也要兼顧其他使用者的權益,在資源有限的公共醫療系統作出平衡的安排。

堅持關心 勝於自責

──同性戀諮詢熱線個案分享

傅丹梅 | 明光社 助理總幹事, 註冊社工
20/09/2010

本社自今年3月起設立同性戀諮詢熱線,盼望能幫助受同性戀問題困擾的青少年及其家人,撥開迷霧,不會因一個問題而影響整個生命。以下節錄一位來電者的故事與讀者分享,讓大家對熱線服務有更多了解。
 
為保障來電者,其姓名及內容細節已稍作修改。
 
來電者──C太太(Q).接聽者(A)
 
Q: 我的女兒是同性戀者,今年25歲,現有一同居女友……女兒生活非常忙碌,因此接觸機會較少,不知可怎樣幫助她。其實女兒於多年前已結婚,與丈夫於中學時期認識;大學畢業後便立即結婚,但蜜月旅行回來後卻用實習太忙為藉口,與丈夫分開居住,後來才得知她已與另一女子同居,並得悉她們有親密的關係,現不知可怎樣助她才好?
 
A: 肯定妳是十分關心及愛妳的女兒,鼓勵妳縱使少聯絡,但也要保持關懷的態度,期望在多一些的接觸之中,妳能了解女兒多一點;在需要時,妳可嘗試鼓勵女兒找專業人士傾談。最重要是按捺自己,不要發怒,避免因情緒而影響母女關係。

 

*****************************************************************

Q: 女婿和女兒均是基督徒,真不知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女婿其實也常與我和我丈夫聯絡,主動關心我們。以前他曾就這事嘗試致電別的機構,對方直指是我女婿自己有問題,叫他認錯……我應怎辦?

 
A: 請避免胡亂猜測,可鼓勵他繼續尋求幫助,處理與妳女兒的婚姻關係,亦鼓勵女兒正視自己的問題,不要逃避,而最重要是與女兒保持良好關係,待她有機會講出自己內心的問題,陪她一起解決困難。至於同性戀的問題,除非當事人自己願意及想尋求改變,身邊的人可以做的非常有限。
 

*****************************************************************

Q: 到底我女兒為什麼會變成同性戀者,是不是我的養育出現了問題,她是婚前抑或婚後才成為同性戀的?
 
A: 同性戀的成因非常複雜,至今仍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或有同性戀基因,作為家長更不要過於自責,同性戀形成亦不一定與家庭有關。至於她是婚前抑或婚後才成為同性戀,更只有當事人才知道,我們不便胡亂猜想。
 

*****************************************************************

假如您對同性戀這課題想有更多了解,歡迎免費索取本社最新出的小冊子《認.同——關心同性戀》,亦歡迎教會大量索取供弟兄姊妹閱讀,請致電27684204與同工鄧小姐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