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過仍然可以做的事
政情和疫情令不少人心灰意冷、戰戰兢兢,不知所措。有些人在期待雨過天青、一切回復正常;也有不少人選擇靜觀其變,保留實力,期待在適當時機重出江湖;亦有人認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離開已變得陌生的香港;當然,亦有些人決定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在黑夜將到之前,趁著白日多為上帝做事。無論大家作出哪一種選擇,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不會失去對上帝的信心、對其他人關懷、對公義的追求、以及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確信上帝無論在甚麼時候,仍然是歷史的主,是我們生命的主,我們最重要的是問祂希望我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年代,可以為祂做甚麼,無論身處在任何地方,仍然為祂做鹽做光,打美好的仗。
過去幾年在不斷反覆的疫情和政情之下,其中一個我們應該學會的功課,就是不要只著眼於我們未能完成的計劃、未能達成的願望,而是要著眼在我們仍然能夠做的工作,不要錯過我們仍然可以做的事。過去一年由於疫情反覆,學校經常停課,明光社被迫取消的學校講座有二百多場,晚間的課程和聚會更加難以舉行。不過,感恩的是我們的同工很快就立即改變策略,思考在這樣的環境下有甚麼其他可行的出路。於是大家開始更努力學習如何拍攝、製作短片、剪片、後期製作及配音,題材涉及傳媒、性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及生活小品,又推出了網上的講座。
在疫情之下,我們亦看到基層人士的需要,於是加入了「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為一些手停口停、生活面對很大困境的家庭送上一份關心和一些實際的幫助。又申請了基金協助一些已經離婚而又正在考慮再婚的人士,為他們提供一些適切的輔導,希望他們在組織新的家庭時能避免重蹈覆轍。而當我們願意去嘗試和努力的時候,我們看到上帝有很奇妙的供應,感動了不同的人奉獻,令我們有額外的資源去開展新的工作,若果我們當初只是抱著等待疫情過去、希望一切回復正常的心態,恐怕只會一事無成。
另一方面,面對當前政治環境的收緊,新聞和言論自由不斷受打壓,參與及組織未經批准和平集會人士的判刑亦大幅提高,令不少人擔心連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的空間亦愈來愈細,因此而決定甚至已經移民的人也不少,而不少暫時仍然留港、曾經十分活躍於社運或公開評論時事、經常在社交平台發聲的KOL,不少都忽然之間消聲匿跡,變得十分沉默。這種寒蟬效應令人十分擔憂,恐怕動輒的以言入罪的時代未全面來臨之前,我們已經因為高度自我審查而完全消音,大家在公共空間聽到的不同意見恐怕將會愈來愈少,最終只會剩下一些歌功頌德,阿諛奉承的說話。
我們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作為教會和信徒,若果我們真正愛香港,願意作出承擔的話,我們是有責任令情況不要變得更壞,為仍然留在香港的人說話,對於一些不公義不會視而不見,繼續講應該講的說話。最重要的我們不要將個人的政見和判斷當作唯一合理的選擇,不要輕易將問題上綱上線至真理層次,我們不是認為自己一定對,而是要盡一個公民和上帝子民的責任,說出自己看到的問題,對政府和人民都是其是、非其非,敢於提出不同的觀點,避免大家偏聽、甚至一錯再錯,令香港像鐵達尼號一樣沉沒。
當然,現在講說話是要審慎一些的,特別是當政府的包容度愈來愈細,一些法律的條文愈來愈嚴苛,不過,在審慎和完全收聲之間仍然有相當闊的空間,只要不是鼓吹暴力、故意挑戰一些會引致嚴重後果的政治和法律禁區,不人身攻擊,不生安白造,更深思熟慮一點,我們仍然是有很多說話可以講的,其實愈多人仍然願意堅持發聲,整個社會能夠保持的言論自由空間便愈大,大家愈沉默,言論自由的消失便愈快。單憑一些言論要改變社會並不容易,就算大家繼續敢言不代表大家努力追求的社會改變,民主、自由和人權的發展步伐就可以加快,但大家愈沉默,社會的下沉和淪亡便可能愈快!當然,這樣做並不代表便沒有風險,但信耶穌跟隨主本來就有風險。約翰福音十五章19 節說:「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最後,大家仍然盡上一個關心社會的公民的言責,也是對愈來愈多因為和平表達意見和公民抗命而被判監的各界人士的一點精神上的支持,讓和理非的抗爭不會成為歷史陳跡,不會因為我們的沉默而從此消失,政府的權力愈大愈集中,社會上更需要有不同的聲音作制衡,大家愈沉默,社會愈容易墮落,若果我們不希望香港只剩下應聲蟲或者等待屠宰的沉默羔羊,我們有責任為自己和下一代發聲。趁著仍然可以有說話的機會,不要錯過我們仍然可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