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賭博預防從理財教育開始

郭志英    |   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
15/09/2004

自去年賭波合法化後,再加上一些大型足球賽,如歐洲國家杯、美洲和亞洲杯等賽事,並馬會不斷增加不同的彩池和投注的途徑,已吸引更多巿民投入博彩。而熾熱的賭風亦挾持著本是健康的足球運動,順理成章合法地蔓延至青少年,就連中學低年級學生也透過高年級學生買波纜。情況極需家長、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工作者和社會人士關注。若不加緊推行預防教育,青少年極易受到荼毒而誤墮賭博陷阱。

或許很多人都會說巿民不會買一條波纜即變為病態賭徒;但根據世界性數字所顯示,參予賭博的人士最終大概有5%的人會成為問題或病態賭徒。事實上,對於多數人來說,賭博並不會控制其生活,若只是偶一為之或屬社交及娛樂性質的賭博,並不會變成問題賭博。不過,當中有不少人會因為種種因素,包括各樣心理、性格、家庭、成長經驗、人生突變、挫折、社會文化及朋輩影響等,而逐漸由本屬娛樂或社交性質的賭博而轉為不受控制的賭博,以致影響工作、婚姻和家庭等。

所謂輸錢皆由贏錢起,很多賭徒於早期都曾有贏錢經驗,隨後受到種種因素影響,當中包括了貪念,搵快錢,又或者是不甘於輸錢,要把輸掉的錢贏回來,甚至企圖要以賭錢來清還債務,不過事與願違,最終他們還是輸過清光,甚至輸掉工作、親情、友情、自我價值或要賠上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賭博行為始於少年時

自從去年向晴軒推出「衝出債網」計劃以來,在6,640宗求助的債務人當中,共有823宗是因賭博而欠債,而舉辦的「擺脫賭癮」戒賭轉導小組,有很多賭徒的賭博行為是可追溯至青少年,甚至始於小學時期受到家庭、社會風氣及朋輩所影響,而開始了賭博生涯。

青少年正處於成長期,本身並未完全建立一套正確的人生、金錢、物慾及道德價值觀。對於生活於一個崇尚消費、物慾追求、金錢掛帥及賭風熾熱的社會,青少年人往往因缺乏個人分析力、判決力、自主和自控力,因而難以抗衡金錢物質的引誘。若再加上賭風熾熱,鼓勵以小博大,搵快錢,因此而小覷了透過正常的理財之道來建立真正屬於個人的財富和金錢以外的財富,例如心靈富足。因此,預防問題賭博應該從理財教育開始。而理財教育需要由家庭和學校共同合作和推行。

如何在學校推行理財教育?

一般人都認為理財教育只著重提升管理金錢的能力和如何利用或善用金錢與財富而帶來更多的效益;卻忽略了理財也包括了處理人生的問題和平衡財富與責任。在此範疇,應與學生重點分享如何正確理解金錢觀念和金錢並非等同財富。理財教育同時也包括提升理財價值觀和理財道德,當中涉及對金錢、人生意義的正確理解和價值認同。而理財道德是包括了誠實、節儉、服務與分享。在學校推行理財教育目的是:一、提升學生的分析力,學習量力而為、適可而止。二、提高學生自主力,以便減少受到傳媒和消費主義的擺佈。三、提高自控力,學習控制物慾的追求。四、提高學生的抗逆和觀察力,學習如何正確面對逆境和抵禦金錢及物質的誘惑,並珍惜人際關係和建立「心富」的重要性。

建議教師和校長在校內多肯定學生的優點,鼓勵互助及捐獻精神,協助學生發展不同興趣,並多提倡人文學科的教育,幫助學生發展真、善、美的特質,明白事物的價值不能單以金錢來衡量。另外可與提供理財教育的非政府機構合作,提供全面的理財教育,亦可協助學生成立一個"賭風"關注小組,以提升學生對賭博問題的關注並提出預防賭博的意見。學校同時也可舉辦親子理財教育,讓家長也可以身作則,示範和教導子女理財之道。相信透過家校合作,定必有效預防青少年誤墮賭博陷阱。

備註:
作者同時兼任向晴軒「衝出債網」和「智慧理財」計劃督導主任,並為註冊戒賭輔導員。

相關文章

和地產商對賭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0/07/2017

近年樓巿升溫,地產發展商為加速推盤,推出不少新招以吸盡市民的購買力。其中一招令人不安的,就是地產商推七成按揭借錢給買家,首三年只需供息不供本,不少原本因著金管局收緊按揭政策而未有足夠首期的人,便可以避過銀行的壓力測試而借來首期購買新樓。

有財經專欄作者指出,由地產商借錢給客戶買自己的樓盤的做法,英文叫Vendor financing,本質上是「對賭」。地產商以三年為期,她最少利息全賺,買家就成功「上樓」,當樓價上升,可以轉按甚至賣樓賺錢離場;不過一但樓巿下調,樓宇很容易變成資不抵債的負資產,地產商隨時要求買家提早還款(call loan),買家一旦周轉失敗,地產商隨即收樓變成「地主盤」,包攬一二手市場,按自己喜好隨時放賣。

基本上,樓巿是一個大賭場,地產商為求賺更多,不惜以「讓年輕人輕鬆上車」為招徠,其實就是邀請他們對賭。一但跌巿,地產商先賺首期和供樓利息,更可收盤擇日重賣,風險幾乎全由買家承擔。

面對這種在格局上根本非理性和不對等的情況,房地產已經不是買賣,也不是一種投機,而是賭局。如果有人盲目地入場,甚至用上父母一生的儲蓄來買樓,真是福禍難料。

 

 

馬會也有賭輸時

歐陽家和 | 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6/11/2016

馬會報稱,2015-16年本地投注總額超過2,000億,賽馬投注超過1,070億,足球博彩佔868億,六合彩投注額則有超過85億。與去年相比,足球和六合彩的投注額上升一成。[1]然而,有評論員卻指出,馬會贏頭輸尾,因投資組合造成虧損,最後居然倒輸。[2]

雖然馬會發表年度業務總結時表示再創佳績,投注總額上升,但在年報中卻列出年度全面虧蝕6.39億元,當中虧損的主因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兌換差額、出售財務資產失利等。[3]

馬會作為營運博彩的唯一機構,同時卻陷在另一個賭局中,賭輸了甚至不敢告訴公眾,只低調的寫在年報中,也真頗有賭徒心態——贏了到處宣揚,輸了低調垂淚。

可不能忘記的是,即使調高戒賭機構的支援金額,也撥款支援網上賭博的族群,但賭風亦因馬會的高調推廣而在社會蔓延,現在連馬會也在金融巿場中損手而回,我們不禁問,是否需要好好監管非牟利機構買賣高風險投資產品的情況?以減低非牟利機構以本應用於社會的資源參與變相的賭博行為。

 

[1] 「2015/16年度業務總結」,香港賽馬會,網址:http://corporate.hkjc.com/corporate/operation/chinese/15-16-results.aspx 

[2] 十一少,「馬會竟巨虧 炒燶股票輸9億」,《蘋果日報》,2016年9月29日,網址: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60929/55709458 

[3] 《二〇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年報》,香港賽馬會,網址:http://corporate.hkjc.com/corporate/common/chinese/images/operation/HKJC_AR16_Full.pdf

如果賭博只是個經濟學議題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2/07/2016

在討論賭博政策的過程中,不少人會引入經濟學的論述,例如:收入、營運額、成本、收益、邊際效益、社會利潤等,將賭博變成一種投資。等於買股票基金,都是考眼光、查考業績和表現,是需要做功課和理性的決定,甚至有人認為,下注本身就是一種研究、一種學問、一種功夫。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的慾望無限,但資源有限,於是有機會成本之計算。是故,如果按照經濟學原則的操作,香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作出決定時,在本質上都會計算賺盡。既然賭博是計算賺盡,股票又是,為何賭博在信仰上就落得貪財犯罪之名,買股票反而是理財?

關鍵其實就在貪念。有人提出,如果大家賭錢好像到遊戲樂園玩擲彩虹階磚般,以100元為限,就享受那100元的快樂,這就是「遊戲」不是賭博;那些停不了的人,就應禁止他們玩。不過那些聲稱人人都應該懂得理性剎停慾望的人,往往小看了慾望的不可靠和無盡,你看看那些在樂園玩「推銀仔」的人,一堆一堆的代幣投到那些推銀機中,有多少人還有理性?我不敢說。

與其說賭博也可以是一場經濟學,倒不如說經濟學和賭博本身都有「貪慾」的元素:賭博企圖以小博大,即經濟學上透過最低的成本產生最大的得益。實質上如果任憑所有東西都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社會只會有更多剝削,更多制度性的惡,引申更多問題。

唯一慶幸的是,經濟學的無限慾望,只是一個假設。人仍然有能力,以善勝惡,節約貪念。

明光社何時要求全面禁賭?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05/2016

提起明光社,除了同性戀的爭議,亦有很多人會批評明光社提出「全面禁賭,連打麻將都不放過」,但同時又漠視社會炒樓炒房地產等結構性賭博活動,是故意忽視制度不公義,是偏頗的反賭論述,甚至是縱容教會犯貪財罪行的幫兇。明光社究竟有沒有關於金錢教導的論述,如果有,是甚麼?我想,用明光社其中一期《燭光網絡》的的標題大玫可以反映──「理財不是貪」。

甚麼是「理財不是貪」?在傳統較保守的論述,「貪財為萬惡之根」,所以講壇鮮有就金錢提出道德指引,但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坦言:「……諷刺的是現實上大家卻擺脫不了『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太六21)這真理,那個基督徒不用思考衣食住行的問題呢?」所以,明光社一向有講錢,講理財,因為「理財並不只是學習如何賺錢,而是包括學習怎樣花錢,作為大地的管家,我們應善用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無論是才幹、智慧、金錢和各樣資源,讓自己、家人和身邊有需要的人(鄰舍)活得更好,是合乎上帝心意的。」[1]

明光社在不同的理財講座中均強調「理財不是貪」,在信徒生活的層面,我們會討論是否一定要買樓,分析樓巿泡沫如何產生,整個樓巿買賣制度是否公義,並叫人在買樓的過程中,思想神、土地和人關係;討論股巿時我們會問是否應投資給肯負上社會責任的公司,不要隨便跟傳媒做「number 黨」;處理財務規劃時不會落入金融服務業的消費陷阱中等等。[2]可見,在理財和貪財中,明光社嘗試劃出界線,作為信徒道德實踐的方向之一。

面對錢財的問題,我們難以避免提出大量政策制度的討論,例如是否應重提租務管制,甚麼是合理的房地產政策,股票巿場的制度等。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15年就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問卷調查,並就所得數據進行有關「香港人置業行為與態度」的研究,調查報告提及有受訪者指出「青少年即使月入有社會入息中位數一萬五千元,亦不如坊間所說每個月儲三千元就能等候時機上樓」,相關調查的研討會亦直接討論居住與地產霸權的問題。[3]

在「理財不是貪」的論述中,明光社既不是不談金錢,不論投資;也不像坊間形容,將投資妖魔化,更不會只關注反賭而漠視整體社會的結構性貪婪。機構舉辦的信徒理財講座,會鼓勵信徒思考在這個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中,如何做另類的僑居者,想想基督徒在買樓買股票以外,會否有另類的理財想像。

至於賭博政策,在「理財不是貪」的框架下,明光社一向強調「從信仰立場我們不贊成賭博,但從社會政策角度,我們並沒有要求全面禁賭,而是針對華人根深蒂固的賭博文化,希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回應」。[4] 所以我們只是要求政府繼續恪守不鼓勵賭博政策、負責執行賭博政策的馬會勿大肆增加受注賽事,或者增加賽馬日,或者透過不同的方式加大彩池和派彩,以吸引更多人加入賭博行列。

同時,我們亦嘗試用社會代價(social cost)的理論,思想究竟現時的賭博政策是否合理,當中包括投注額中用作慈善和博彩稅的比例是否合理?馬會是否有給予足夠支持給前線戒賭機構,幫助他們好好輔導病態賭徒、有否提供足夠社會資源做賭博防治工作等。我們不難發現馬會近年漸漸變得商業化,投注額彷彿如營業額一樣,又不斷大力宣傳其彩池和增加不同的下注渠道。正如我們質疑政府的房屋制度是否出現問題一樣,我們同樣質疑馬會是否漠視社會的規則,有沒有想過加遽賭風所引致的社會後果。

至於在信徒群體的角度,我們不贊成賭博,因為正如其他有風險的炒股、炒房地產等活動,也是一個以小博大的貪財的活動,並不是「理財」。我們亦會指出生活不少細節,其實也有「博彩成份」,例如網上不少遊戲就有「抽蛋」部份,雖然沒有真正的金錢交易,但抽蛋換神寵會否成為令人沉迷,甚至淪為賭博玩意;[5]早前炒賣iPhone「成行成巿」,我們也會問信徒群體之間,應如何合宜地看待這現象,以免掉落貪婪、賺盡的陷阱。[6]

賭博,炒樓,炒股,同樣是一種貪財,不少人有時企圖用「理財」二字來包裝,美化人的貪念,但理財不是貪,這兩點應該有清晰的分野,在保護善用自己努力工作後的收成,和剝削他人勞力的成果中間,界線應該是清楚的。希望大家不要再想當然,人云亦云地批評明光社提出「全面禁賭」。

 

[1] 蔡志森,〈理財不是貪〉,《燭光網絡》第79期,頁5。
[2] 郭卓靈,〈通識系列之「基督徒如何投資及消費」花絮〉,《燭光網絡》第79期,頁24。
[3] 有關的記者會,吸引不少記者採訪,最後亦有被廣泛報道。
[4] 蔡志森,〈與文化共舞〉。2011年6月23日。
[5] 歐陽家和,〈手機遊戲似賭博 政府規管勿再遲〉。2014年5月8日。
[6] 明光社,〈炒賣無罪 賺盡有理?〉。2014年11月20日。

 

曾經刊載於:

《時代論壇》 18/5/2016

炒賣無罪 賺盡有理?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0/11/2014

本年9月,蘋果推出新一系列智能手機,結果又馬上成為全城炒賣的目標。有水貨店老闆高調放話,聲稱一部手機可以賺三倍多,令全城瘋狂。故事發展相信大家也知道,最後同一批水貨店老闆又一起放風,稱收機太多而怕滯銷,因此決定降價,部份巿民甚至要損手離場。

可是在開始時,沒有一個人有道德勇氣走出來說:「炒機價格可升可跌。」所以在初次開賣時,有大學生碌爆信用卡為求可以買到兩部電話;又有買了一堆電話最後卻變蟹的炒家幾乎要死。整個社會突然為了這熱潮,失心瘋起來。

炒賣電話等於在股票巿場投機,價格可升可跌,價格升跌很在乎於一兩個消息,而那一兩個消息,本身都是由賣家操控的。以為自己在賺錢的人,隨時被玩弄於股掌之中而不自知,最後永遠都只有那些水貨店老闆站在不敗之地。

當我們以為有些東西是穩賺的時候,我們就很少去討論那件事是否合理。坊間的討論往往停留在資本主義巿場價格論調:有人買有人賣,我只不過是在做「轉口」生意,那又有甚麼錯呢?或者有人會說:我其實也有付出勞力的,每天早上8時去那個網站搶購電話,也是一種付出,工人得工價不是應該嗎?甚至有人說:買六合彩是賭;短炒股票是投機,但買賣iPhone卻是小生意,當然沒有問題。

社會常教導我們不少「賺盡」小貼士,有時教導我們透過信用卡拿到最大優惠,有時是炒賣貨品,有時是將特價貨轉手。每次「著數」是否合宜,除了看當中有否損人利己,更要看過程中是否令社會有實際得益,還是只是利用財技,空轉資金牟利。當我們再問,我們不難發現,賺錢也有公義和不公義之分,不是有錢就可以賺,甚至要賺到盡。

 

馬會 股市 儼如大賭場

儘速檢討反賭政策

歐陽家和 | 監察賭風聯盟秘書
30/08/2012

香港一直宣稱是一個「不鼓勵賭博」的城巿,香港賽馬會更是國際級的「負責任賭博」的機構之一。香港雖然不像澳門賭場林立,但香港的賭風非但熾熱,更懂偽裝,像近年的股票巿場連不少股票中人也坦言和賭場沒有兩樣。未來的立法會議員如果真要貫徹地讓香港做一個不鼓勵賭博的城巿,就不能只監管馬會,還要監察香港的金融政策,減少不同形式的賭博對香港人的影響。

賭博政策:

30年前,香港賽馬會的投注額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稅收卻同樣佔香港庫房近十分之一。政府在2003年落實賭波合法化後,再沒有任何新的措施遏止賭風,近年賭波的方式不斷增加,可以賭的場數也愈來愈多;另一方面,馬會也開拓了不少海外賽馬的投注活動,導致近十年投注額全線上升。基督教新希望團契執行主任莫玉蘭認為要最少用三個方向遏止賭風:
 
i最少傷害方案:對社會來說,青少年賭博的影響深遠,政府必須加強青少年反賭宣傳,不能只停留在反外圍和非法賭博的層面。合法賭博年齡亦要提升至21歲,以確保青少年不受賭博影響。
 
ii賭博資訊管理:馬會現時可以隨意在電視、報章等青少年可以接觸到的媒體下播放和刊登廣告,經多年要求,其警告字眼仍然只強調有節制博彩,卻並沒有寫上任何賭博害處的警告字眼。而且馬會廣告的訊息往往著重於派彩金額的巨大,這容易誤導青少年,以為博彩很容易。同時政府亦未就離岸博彩進行嚴格規管,現時不少澳門賭場都用各種方式在香港賣廣告,政府理應修例減少有關情況出現。另外,政府亦要留意現時馬會使用新媒體方便巿民下注和閱覽賭博資訊的情況,這些資訊青少年非常容易獲得,政府有責任用任何方式,包括馬會登入系統,減少青少年隨便在手機或互聯網絡看到賠率等資訊的機會。
 
iii控制賭博機會:現時馬會隨意開賭,隨時開賭,巿民有手機、電話便可以隨時隨地落注。我們建議要好好控制賭博的機會,減少病態賭徒的出現,例如在互聯網和電話投注服務的時間、方式上下工夫,包括設置每週和每天賭博總場數上限,以減少賭徒不斷一場接一場無休止地賭博,這樣可有效地減少賭態賭徒的出現。

金融、交易巿場:

以前香港依賴的是製造業、旅遊業,但今天的社會卻過分側重在金融業、地產業,它們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十分高。政府一方面希望好好控制,但同時如果這些行業出甚麼亂子,又會對香港整體經濟損失很大,於是產生嚴重依賴。
 
此外,香港近十年的傳媒也促使股市資訊愈來愈流通,現時電視、收音機也有大量講股時段,上午開電視睇股,下午開收音機又是聽股,巿民常常聽到很多所謂「專業」分析,便以為自己也掌握了不少資訊,但其實市民知的還很少。
 
曾任投資銀行經理、高級證券分析員、上巿公司企業拓展總監等工作近10年的莫玉蘭說:「你睇電視或聽收音機,好多觀眾聽眾問幾多幾多號(公司代號),個專家都會問係長線定短炒。聽起來好似好專業,事實上佢哋無分析那位觀眾聽眾的個人能力同可承受的風險,如果巿民無乜知識,其實同買大細係無分別,一樣係賭。」
 
有些人甚至去參加投資課程,以為就不再是「識少少」,豈料成為病態賭徒也不自知。莫姑娘說:「之前戒賭中心接過個案,有一位五十多歲的退休秘書,有一次上了一個投資課程,講師是一位交易員,之後那位講師鼓勵她開戶試炒,她於是炒起期指,高峰時家中有六部電腦,每天就望著期指,豈料最後將一生積蓄輸掉,甚至精神都有問題……」
 
莫玉蘭憶述即使以前做分析員時,就股票買賣提出建議,之前都會去有關公司與其高層會面,了解其公司近況和前景。她說:「我認為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可以使用的工具應該有唔同,我覺得衍生工具係唔應該落到去巿民手上,因為佢賭博的心態好強。以期指為例,佢要買未來的升跌,事實上即使機構投資者,好大程度都係賭,只係機構投資者有本金去賭,呢啲工具畀咗個人投資者,佢地一輸就好入肉。」
 
她認為政府要認真監管證券巿場,除了衍生工具外,集資的過程亦要加強監管。她說:「股票巿場功能是給公司集資的,有時公司要壯大,透過股票巿場集資,這是比較合宜的做法。巿民可以留意這公司的情況,這是巿民可以了解的。不過,現時好多公司出事,特別係民企,質素好參差,不時傳出問題。雖然現時有監管,但實際上因為涉及內地的操作,所以好難做得好。既然現時有不同的情況,聯交所要好好檢討和把關,不論是核數和上巿要求都要把關,不能隨便放寬。」
 

 

借貨方面同樣要留意
擔任戒賭輔導員的莫姑娘,經常為求助者處理債務問題,當中最令她感到香港要處理的另一個金融問題,就是借貸政策的問題。她說:「現時很多人打電話來推銷借錢,我亦時常收到,他們通常說借錢利息低,擺係度做投資都幾好。我收過不少賭徒就正正因此做投資,但大部份人都不知道原來只要有一次不能準時還款,罰息情況便十分嚴重,可能由原本五厘躍升到廿幾三十厘。普通巿民一不留神,即時以再借一筆去解決,於是借來借去最後還是債台高築。不少賭徒和投機者亦因此而走上末路。」
 
她認為針對借貸巿場,應要有兩個借款原則:一、要提供清楚資訊,不能為求借出金錢而只說正面條款,不清楚解釋所有對借款人不利的內容,更不能「乜都寫係細字度」。二、針對病態賭徒,或者已經有債務但又知道自己很難拒絕借錢引誘的人,應提供自願申報制度。她說:「例如有病態賭徒,有時家人代他還錢,他叫銀行唔好再借錢給他,銀行也答應了會將消息通知其他銀行,但有銀行會一樣再借,其實咁樣為求賺錢不擇手段係害死人。我哋應該畀呢啲自願不借錢的名單在信貸資料庫中顯示,幫助呢班有需要的人。」
 

停不了的反賭事工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
22/01/2012

雖然今年沒有大型盃賽,也沒有很多大型賭博活動,但賭博事業仍然蓬勃發展,不論是澳門的博彩業,抑或是香港賽馬會,甚至是世界的賭博事業,均有很大的發展。而反賭,在資本主義的消費社會下,漸漸沒有人關心,甚至愈來愈少人理會賭博對社會的影響,大家只看賭博的收益,不看病態賭徒對社會整體的影響和損失,最後埋單計數付代價的,還是整體社會。

賭場化身娛樂城

今年澳門各博彩業上巿公司的收益,均是歷年之冠,除了一段很短時間的技術調整外,整年都是跑贏大巿,甚至成為逆巿上升的股票。各大賭場加入娛樂休閒的活動,務求將賭場化身為娛樂城(事實上不少賭場就是叫娛樂城),加入老少咸宜的大型歌舞、活動等,美化成一家大細渡假旅遊的勝地。即使年中澳門政府將合法進入賭場賭博的年齡提升至21歲,似乎亦未有影響澳門博彩業的發展。
 
至於香港賽馬會,去年將六合彩加價後,因為投注額增加,變相增加金多寶等累積派彩,今年曾出現派彩過億元的情況,而單次的投注額亦同樣數以億計,六合彩加價令香港賭風更熱。到了球季開鑼時,又靜靜加入不同的二線歐洲聯賽到彩池中,以圖讓更多賭徒陷入賭博的陷阱。監察賭風聯盟和明光社曾要求民政事務局和博獎會正視有關問題,但反應冷淡。

股票炒賣如賭博

另外,就賭博廣告問題,馬會至今仍然堅持只將警告字眼放在廣告中的角落,而且佔廣告的部份極小。馬會曾多次大條道理稱澳門賭場在港落廣告全不受管,但馬會自家廣告卻限制多多,民政事務局卻用難以定義賭博成份為理由,拒絕禁止有賭博成份的境外廣告在港傳媒刊登。監察賭風聯盟亦曾經將有關議題向民政事務局和博獎會反映,但同樣不得要領。
 
隨著2011年過去,我們除了關注明顯的賭博問題外,現時賭博氣氛有蔓延到股票巿場之勢。過去數月炒輪證的成交之多,炒即日巿的情況日趨嚴重,三幾分鐘的炒股基本上將香港的股巿變成大賭場,就連經濟學者亦認為情況嚴重。明光社對事態非常關注,亦希望有關的監察機構做好把關的角色,切勿令香港的股票巿場變成全球大賭場。

股巿波動 勢掀賭風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11/2011

近月股巿從恒指20000點至16000點不斷大幅上落,到處都是世界各地的經濟及債務消息,一時人心惶惶,股巿的波幅更多次成為報章港聞版的頭條新聞,小巿民望著過山車一樣的上落巿,心情極為波動,事實上,誰又會料到2011年突然會來個反覆巿?
 
股巿反覆,成交額卻未有因此而減少,反而很多人在股巿中「搵飯食」,不少報章報道,股民居然毋懼高危,用盡巿面的窩輪和牛熊證等金融衍生工具炒股,有些是「即日鮮」(一天之內做買賣賺錢),甚至10分鐘上落都有。
 
股巿本來的是個集資的地方,不同的公司發行股票,讓支持這間公司業務的人購買,公司賺錢便會派股息,這是最原本的經濟學原理。可香港卻是最受消息影響的股票巿場,三更窮五更富,如此生活,心理壓力也教人吃不消。況且整個股巿均受大戶所控制,一般股民想要賺錢,非常困難。
 
不公平的巿場,加上不成比例的衍生工具,造就現在凡股皆賭的惡果。不少財經報章更形容情況和「買大細」沒有分別,根本就沒有技術分析可言。政府雖然曾表示成立委員會討論有關的監管制度,但至今仍然只聞樓梯響。香港的賭風不獨由馬會帶起,如果股巿變成純粹的大賭場,後果更不堪設想。

理財智慧=本業致富

黃元山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講師
17/07/2011

過去幾年樓價、租金不斷狂升,加上持續的高通脹,令升斗市民包括不少基督徒都生活得非常辛苦,究竟我們有甚麼出路呢?其實,理財是否一定牽涉投資,如不投資,我們可以如何理財、抗通脹?如真的要投資,不同年齡、財力的人,可以有甚麼不同的投資產品、市場可供選擇呢?
 
「講錢」是在教會的一個避忌,理財很容易被認為是「不屬靈」,於是出現兩個現象:一是,自己私下大炒特炒,卻不會告訴別人;二是,完全不理會投資,永遠皆抱著「現金為王」的心態,認為逃避風險就等於可以清心事奉主。
 
其實,「揸」現金也是投資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為面對的風險就是鈔票貶值,「揸」現金可能不再有保持購買力的功能。世界所有事情皆有風險,分別只是我們願不願意去面對、分析、了解與控制。不投資不單等於把「財寶」埋在地下,沒有盡了做管家的責任,另外,在當今全球政府皆大舉印鈔票的年代,這也是一項不明智的決定。

理財如健康  時刻須打理

理財就像是打理健康一樣,是每一個人皆需要有一些認知的。我們要注重打理我們的健康,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同樣地,我們要注重打理我們的財富,因為它們也是神所交付我們去好好管理的。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是醫生去打理自己的健康,但我們會去留意一些打理健康的小貼士、commonsense、小原則;同樣地,我們不需要每個人也是所謂的財經專家去理財,反而,理財有一些簡單的原則,是可以慢慢去理解和學習。
 
記得金融海嘯期間,有一個相熟的傳道人曾私下向我求救,說他的股票已經跌了九成,可以怎麼辦。細問之下才知道,他集中投資了一隻「蚊型」的細價股。我當時候很吃驚,不明白為甚麼一個在事奉上盡心盡力的傳道人會做出這樣的投資決定。「蚊型」的細價股,潛在回報高、但同時風險也高,並不適合一般的理財策略。

減少借貸  分散風險

相反,我認識一個不是基督徒的財主,他對後市雖然看好,但理財謹慎,看重風險管理。其中一個表徵是,他建議盡量減少借貸,包括房貸。債是一個放大鏡;債會把你資產選擇的對錯放大。如果你是對的,你的回報會很高,但是,如果是錯了,後果是嚴重的。你選擇放大回報,你必然認為你對的機會比錯的機會為多,但是,如果你認為你是對的,為甚麼要急於立刻就要拿到最高的回報呢?著名的投資者Warren Buffett就說過,他不喜歡借貸和槓桿。只有你長期的投資選擇正確,不憂資產不增長,但是,如果槓桿比例高,只有你錯了一次,便有機會不能翻身。所以,理財的「小智慧」,包括減少借貸和分散風險。

哪理財是否就只有投資而已?

我認為很多人在理財的時候,目標過高,變得不設實際。理財的目標是要保存資產的購買力,並不是要在幾多年要翻多少翻。我認為投資是理財一個重要的部份,不過,我相信「本業致富」(所謂行行出狀元),但不相信「理財致富」,除非你的本業就是投資,又或者神有特別的安排。

本業致富  保住資產

所謂本業,就是你用盡自己的時間、精力、能力在一個相關的行業。在本身行業以外去追求財富,我認為是不務正業。簡單來說,如果你在自己最熟識的行業也不能成功,為甚麼你會覺得在龍蛇混雜的投資市場能分一杯大羹呢?「行行出狀元」的反面也同樣有道理,就是「行行爭崩頭」,每一行的競爭也激烈,特別是大鱷成群的投資市場。放棄自己的本行而試圖在投資市場大賺,是隔山打牛,心存僥倖。總的而言,我認為,理財不是要有「横財」,而是務求保存資產的購買力。
 
在一個坊間的理財論壇上面,我和一位全港知名的老闆談論經濟前景。當天是要收費入場,但五六百人的大廳仍然坐無虛席。完場後,這位老闆面帶微笑,卻有點感嘆地輕聲對我說:「其實,我認為人應該本業致富,理財如果能夠保住資產,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你可能會說,如果我的本業是肯定不會致富的行業,那我怎麼辦呢?我的回答是,對於基督徒來說,發財不發財,跟耶穌怎麼看我們是沒有關係的。既然你選擇了你在神裡面的命定,是一種福氣,為甚麼還要不務正業,希望去發横財呢?

 投資無必賺  勿迷信分析

在所有的投資觀察和理論中,我認為只有一條是最真確、最明顯:在市場經濟中,錢,會由大眾流向小眾。既然投資市場上,錢最終會由大眾流向小眾,這意味著大部份的時候,大眾是錯的。很多人的盲點是過份迷信分析,坦白說,通常在樓市股市「撈底」的也不是分析得最多的人。分析是要分析,但sure win的投資,是否存在呢?有沒有一個「必賺」的投資方法呢?我發覺,很多所謂sure win的項目或「必賺」的投資,通常是我們看漏了甚麼。
 
總的來說,投資是保護購買力,不是要「發橫財」;除了投資以外,由於我認為「本業致富」是較明智,這也可以算是理財的另一個原則。投資理財的「小智慧」是要透過時間和經驗慢慢累積,沒有必賺的方法,特別在現在浪急風高的投資環境下,很容易便因小失大。
 
推薦書籍:

  • David Swensen: Unconventional Success: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
  • John Bogle: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Your Fair Share of Stock Market Returns (Little Books. Big Profits)

 

金錢與投資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吳澤偉 | 資產管理公司 執行董事 ● 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 董事
15/10/2010

摘要

投資與其他成癮行為(如賭博和酗酒沉溺)有很多共通之處。在香港這個處處講求利益的社會,有不少高學歷人士投身金融界。可惜的是,真正對投資有認識、對社會公義有認知的人並不多,大家都努力做一個「機會主義者」。面對這股證券炒賣風氣,教牧和教會領袖必須正視投資沉溺所帶來的問題,從而幫助信徒健康地投資。

引言

香港人生活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有著莫明的空虛,而這個無止境地追求物質享樂的潮流文化,往往成為消費的借口。另外,社會的潮流文化和價值觀誤導了追隨者輕視自身所遇到的錯綜複雜問題,反而把關注過分轉移到某些物品或活動上,最終便演變成沉溺問題。而在眾多沉溺問題中,證券買賣的沉溺問題最為棘手。

證券買賣與賭博的共通點

投資跟很多成癮行為,如賭博和酗酒有許多共通之處,特別是與股票投資有關的金融買賣活動,參與者較易陷入沉溺狀態。從互聯網搜尋得美國有關的研究,發表自National Council on Problem Gambling,從醫學的觀察得出下列結論:[1]

1.當股票投資者得悉其投資的股票價格上升時,他們的腦部便會釋出多巴胺(Dopamine),令其情緒亢奮,跟吸食毒品的效果近似。獲利的憧憬驅使成癮者有更大的衝動去買賣股票,期望延續這份感覺。很多炒賣者都抱著僥倖的心態,亢奮程度亦相對較高,而當其所持股票價格下跌時,其情緒波動也較大和難料。比較之下,認真和細心分析市場和投資目標,對其經營和業務狀況訊息均有解讀能力的投資者,其情緒波動的幅度較小,亦較能配合理性的決策和預期。此類投資者犯錯機會相對較少,停留在錯誤的時間較短。

2.     研究指出,當比較股票投資者與沉溺賭博、酗酒和吸毒者的腦部掃描影像時,在股票投資者憧憬自己獲得豐厚利益的時候,他們的腦掃描影像與上述沉溺行為者的腦掃描影像相近。

大多數有財務問題的求助者都難以制止自己的投資行為。他們最大的樂趣便是一心憧憬獲利或獲利的機會,整個過程包括從浮現直至落實買賣(結算)。這過程無疑使他們因貪財而落入沉溺,其背後推動力乃擁有金錢所帶來的安全和滿足的感覺,填補了他們心底那份莫明的空虛。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投資者調查報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2010年3月公佈的《2009年投資者調查報告》,當中的數據值得大家思考。節錄重點如下:[2]
1.    全港有2,069,000的成年人乃零售證券投資者,佔人口35.1%;
2.    85%戶口持有人(即1,758,000人)乃活躍的證券買賣者,他們被調查報告定義為證券炒賣者(StockTraders),而非投資者(Investors);
3.     衍生工具的投資/參與者有75,000人,只佔成年人口1.3%。
 
投資者的背景 

  平均
年齡
學歷 個人
每月收入
家庭
每月收入
職業水平 平均
投資額
股票 45歲 中六
或以上
$16,250 $35,000 N/A $100,000
衍生
工具
40歲
(當中76.2%為年輕男性)
中六
或以上
$27,500 $45,000 金融業或較高職級和收入較高者 $250,000
(連股票)
ETF 同上 同上 同上 $200,000
(連股票)
窩輪 同上 同上 同上 $150,000
CBBC 同上 同上 同上 $100,000

 

上述資料顯示,全港每家住戶,平均有一個股票交易戶口或一個成年人參與證券買賣,而這些投資參與者中,85%被界定為「炒賣者」 (Traders),這對外資和機構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因為本港市場既有龐大的散戶數目,加上香港人的儲蓄率較高,所以集資成本既便宜且就手。

這表示證券投資已經普及化。若政府和監管機構積極推動正確的投資教育,對推動金融業蓬勃受發展,締造人口老化卻又有積蓄的社會,本應是美事,因為公眾可以透過金融體系,把積存的資金投放到生意上,提升服務質數,增加社會的就業機會和生產力。可惜的是,現時本港的投資教育政策拖泥帶水,導致炒賣證券的動機絕對不在於提升服務質數,或增加社會的就業機會和生產力,而只是眼前的利益和短線的收益。而傳播媒介亦只管吹捧旁門左道的炒賣風氣,忽略了對投資風險和個人承擔能力評估等知識的傳遞。

香港人的價值觀

對於全港平均八成半家庭都有「證券炒賣者」的情況而言,香港將建構成一個怎樣的社會?抱有甚麼樣的價值觀?我們可從近年的樓盤名稱、廣告及銀行理財服務,按客戶的投資儲蓄來「非人化」和「階級化」等,便可略知一二。更甚者,就是把普羅大眾,特別是社會的弱勢社群(如殘障、老弱和草根階層)邊緣化的情況。例如硬性要求他們使用電子提存機來處理銀行事務,以及聲稱電子化帶來更優良和貼身的銀行服務等,都是人口密集社會的諷刺。
 
香港的家長都抱有「望子成龍」的心態,情有獨鍾於「錢途無限」的金融業。從過去十多年至今,大學生最熱門選修的科目,依然是經濟、工商管理和金融等財金科目。我們把金融機構的傷風敗德政策合理化,不懂得深究和責詢背後管理層和決策者應承擔的責任,又無視前線奉命銷售的低層員工所面對的怨憤甚至刑事指控。一切都只是從經濟利益出發的社會,只會造就機會主義者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信眾,加深證券買賣的沉溺問題。

結語

統計資料顯示,炒賣者的平均教育水平是高的,有時甚至是全家中最高學歷的。其實香港充滿很多「高學歷,低智能」的投資「玩家」,以膚淺的認知來把弄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工具,其傷害之深和影響之廣或即時難以發現,但到問題浮現時,往往是病入膏肓。因為衍生工具的槓桿效果,可把刺激感多倍提升,有如毒品吸食者追求的終極境界。從統計資料顯示,衍生工具的成交量已佔總成交量的27%(2010年7月香港交易所統計資料),反映我們的新生一代正朝著更大更高的刺激感和獲利機會邁進。
 
教會作為社會的守望者,應正視這股隱藏的問題。筆者鼓勵牧者和教會領袖,投放時間和資源去認識證券炒賣的問題,並制訂對策帶領群羊,踏上健康和提升社會的投資路。


 

[1]請參考National Council on Problem Gambling: What is Problem Gambling。網頁:  http://www.ncpgambling.org/i4a/pages/index.cfm?pageid=3286。
[2]請參考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2009年投資者調查報告》(Retail Investor Survey 2009)。網址:www.hkex.com.hk/eng/stat/research/​Documents/RIS2009.pdf。

全民皆股?全民皆估?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1/2008

早前有香港股神四叔預言香港樓股皆升、有排升。賭王更說08 年股市看4萬點。有評論說美國次按不會影響香港經濟。有些報道吹噓“學生股神”。有父母數十萬打本年輕子女投資股票。07年的新股認購熱潮,創造逢新股必升的神話。有市民辭掉正職專心炒股。大學生借貸拖學費炒股(明報3/11/07)、借錢炒股青少年一身債(東方14/12/07)。還有一宗一宗因爲炒股而破産、甚至自殺的新聞經常出現於報章上。數年前的金融風暴還歷歷在目,新一輪的股票熱潮又再度席捲香江。不過,這一次風暴比以前更熾熱的是,因爲它不再是成年人的事,而是還在求學時期的大學生們也積極參與的問題。難怪理大的校長潘宗光教授早前也需要出來評論,提醒香港的大學生需要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股票市場無疑是自由經濟的一個文明的工具;對企業而言,股票幫助企業集資、增加資本額、有利發展;對一般市民而言,股票可以幫助平衡投資風險,增加收入、抵抗通脹壓力等等。但同樣,股票是一把兩刃劍,它可以是一個健康的投資工具,同時也可以是一個失去理性的賭博工具——而且禍害可能比賭博更深!爲什麽?因爲人們更容易對股票失去警覺性,因爲它有正常的“投資”作外衣包裝。曾經看過一段新聞,當事人買股票達至傾家蕩產、賣屋抵債、泥足深陷的階段,妻子屢勸不改最後離婚破産收場。但當事人也不承認自己進入病態股民的狀態,只是說:“投資失利。” 究竟,怎樣分辨股票投資還是賭博?以下一些指引可以參考:
 

賭博 投資
對股票、上市公司背景、財技等毫無認識,只是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對所投資的公司有一定的認識、明白股票市場的運作,有理性的分析,配合個人投資取向而投資。
沒有長遠目標、只是隨大流、跟消息,期望短線獲利。 有長遠的目標、風險管理計劃,認識市場的正常波幅而作出理性的回應。
以超越自己財政能力,將大部分積蓄甚至舉債炒股。 以自己積蓄的合理比例作出投資分配,不會舉債增加風險。
沒有計算風險,每每以爲有必勝把握。 懂得在投資失利時作理性的反應,明白任何決定也不必然絕對正確。
多投資高風險槓杆工具,如:認股證、指數期貨、期權等。 明白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而制定穩健而長遠的投資組合,不會孤注一摘。
當事人情緒備受股票上落所影響,工作或家庭關係也大受破壞。 投資成敗不會影響當事人工作、情緒或家庭關係。

 
在股票市場中,有一句說話:“股票無真理”,意思是沒有絕對的指標與方法,就算是投資專家也有他預測錯誤的時候,所以個人投資者必須明白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作出理性的分析,切勿胡亂跟風,落得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果。

教會理財

——中小型堂會的困局

吳澤偉 | 財務策劃公司董事總經理 本社課程「管家型投資新態度」講員
23/01/2008

教會活在資本主義橫行的世代,面對層出不窮的利潤合理化和終極化的崇拜思潮,引致社會兩極加速,知識份子被收編作護航,中產被打壓為奴僕的市場文化,所產生的扭曲價值觀念和利益傾斜,令當代教會群體瞠目結舌!

教會對如斯現況目瞪口呆原因有三

(一)應用和實踐神學不彰

本地教會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漸漸中產化至今,教會的長執普遍是中產的精英,他們受殖民地教育制度薰陶,邏輯物理推算思考和執行力高,更受英美主流學術思維影響,整體的社會意識型態乃垂直式的,講究門派、專門、專業、專家的分工和大企業的從上而下的垂直觀念,各學術和專業鮮有對話和辯證。
 
教會的存在,雖然提供了凝聚跨行業和界別的橫向結連,卻被傳統的聖俗二元論而窒息了神學與各專業學術和生活應用的對話、批判、思考、整合、實踐和更新。使信仰群體面對金融市場的高速發展,並全方位介入各生活層面,出現許多矛盾、困惑和不必要的罪疚感。
 
在此消彼長下,信仰生活越趨分割和邊緣化,信徒在公共領域和工作環境的運作,很容易跟隨大眾文化所奉承的準則和價值觀來運作,或逃避和抽離於這些現實。這就扼殺了信徒領悟保羅於腓立比書一章9至11節的提醒,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於各種學識和見識上。這樣信仰會進一步被邊緣化!

 (二)市場知識智慧不濟

本地金融業崇尚量化,大就是美、大可吞小,市場體制和系統向企業傾斜,強凌弱越趨合理。本地教會中小型堂會居多,傳統以宗派聯會制,結合為一個法人組織,像徵合一,各堂會的一切運作,皆在彼此尊重的原則下,外互不干涉,內各自為政,堂會代表乃教牧們,演繹聯會法人作社會公民的義務時,崇尚以和為貴的親鄰原則,正正為商業機構供許多盈利機會和方便。例子如下:
 
舉例某宗派的聯會,合共有五十個堂會成員,分佈港九,平均各有會友二百,約三分二有自置堂址,各堂會均有傳統華人家庭觀念,努力置業和積極儲備資金作營運堂會用途,會員堂會的僱員合共超過二百。
 
這樣的聯會,相等中型企業,擁有過億元資產,每月營運金額一、二千萬,極需週詳的財務策劃和管理,營運和發展業務(事工),按優次調配資源,憑本身的資產市值和業務前景,運用金融機構的服務,爭取互利互惠的條件,務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相反我們只重意識理念上的合一,鮮有落實應用到實際層面,各堂會個別分散來管理運作自己的財務,化整為零與金融機構議價,這就弄巧反拙。
 
從金融機構立場看,聯會實乃單一機構,出現了許多資源投閒置散(已成熟的堂會多有大額存款和已清繳的物業),同時有許多業務(事工)卻捉襟見肘(新成立堂會或服務組織的財困)地向金融機構張羅,金融機構毫不費勁地在聯會名下的不同附屬戶口內調動資金,便可賺個笑逐顏開;各堂會結合所得的款待條件,遠不及一般的「優越理財」!
 
即使教會內有熱心的有識專業肢體,欲效勞為所屬堂會爭取較大和有效的理財條件,作忠心良善的管家,卻受諸多的結構牽制,因連簡單的股票買賣戶口的開設,也要勞煩聯會的精神領袖簽署,法定上聯會為名下一切資產的擁有者!聯會職位,多為義務兼任,本身堂會已事務繁多,會員可想而知,故多望而卻步。

(三)時代先知精神不振

香港漸漸登上中國的金融中心,環球金融體系亞洲時區的重點。金融業務已牽引著本地的經濟發展;教會內的肢體不乏金融業的精英專才,理應能洞悉層出不窮的金融政策、銷售手法和業務目的,遺憾的是教會鮮有警覺金融系統於本地社會所作的破壞和荼毒心智未成熟的新一代,發出預警和聲討。
 
按教會在香港今天的角色,足能勝任舉足輕重的社會良心角色,去推動商業機構履行其社會責任和義務。記得多年前從報章得悉美國有多個基金聯手入稟法院,申請禁制令,否決最大電話固網商AT&T與色情電視頻道Hot Network的業務策略,該等良心基金以選擇有社會良知的企業作投資目標,其中包括天主教的修女基金,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基金。本港的金融機構其營運手法已達分化社會和強化階級觀念,程度越來越明顯,教會卻從沒有提出異議,這令我費解!
 
綜合上述三個情況,我們需要呼喚有心志的肢體打破沉默,實踐箴言31章1至9節的訓誨:
 
1.   積極於你當下的處境回應召命,到底理財
      應否以利潤為目標呢?
2.   教會的財交誰去理呢?
3.   聖經的原則和教導,可供參考和應用的有
      那些呢?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反思和討論)

「生命及倫理」回顧與前瞻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除了「傳媒」及「性文化」以外,「賭博」防治;關注「貧窮」;推動「理財」與信仰反思;並拓展教內的「環保」事工等,都是我們關注的生命及倫理課題。

 頻推博彩新玩法,青年主婦成賭客

2007年沒有世界盃,所以也就多了其他吸引公眾投注的賭博模式,2月份,馬會新添「FUN」組玩法,以幾近「玩大細」的方式,吸引平常不賭或本來不懂賭馬的青年人和主婦下注。我們於3月約見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攜同超過100個團體的聯署信表示不滿。
 
9月份,馬會表示因應馬主要求,打破百年常規,放寬對18歲以下人士於賽事期間的入場限制,准許馬主攜同未成年親友進入馬場,近距離觀賞賽事及參與拉頭馬。我們聯同戒賭人士和受賭害影響的家屬,到馬會總部遞交抗議信並約見博彩及獎券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慕智表示強烈不滿。
 
本社在2008年,將針對賭博年輕化的問題,繼續跟進「馬會准許未成年人士於開賽期間進入馬場」的發展,並催促博獎會盡快召開有關檢討會議。

澳門賭場吸引大,社區人材流失快

澳門博彩業2007年進入六分天下局面,無論是澳門政府或是各賭場經營者都指出,澳門博彩業無論在利潤競爭、人手招聘與如何與社區發展相平衡等,均出現史無前例的困局。身處隔鄰的香港人,都不難感覺到現在無論是個人就業或是娛樂習慣上都受相關的影響。2008年,本社將繼續針對澳門賭場對本港病態賭博的影響,跟進其提高賭場入場年齡的發展,並對本港斷斷續續於大嶼山開設賭場的訴求,作出適時的回應。

辭工逃學全職炒,一起靠股成病貓

港股2007年大旺,不少港人都渴望投身股票市場「搵快錢」,一時間幾乎全民皆股,辭工逃學全職炒股者大有人在,因此而導致的悲劇亦時有聽聞,「病態股民」已成為香港的社會現象。本社於2007年2至6月曾舉辦一連四場的「管家型投資新態度」講座,讓金融界從業員與投資者交流今日理財技巧,以及對相關的經濟行為進行反思,反應踴躍。2008年,我們會因應需求而繼續籌辦相關活動。

日日做到無停手,沒有團聚的時候

港人的拼搏精神,向來是發展本地經濟的原動力,只是目下大部份家庭和個人發展都受到過長工時的影響,已經引起各界的關注:繼老師和社工之後,2007年扎鐵工人和醫務人員對健康工時的訴求,得到傳媒的廣泛報導,本社就本港經濟有明顯改善,但個人及家庭的生活空間依然受到工作的壓迫,與及貧富懸殊仍不斷惡化等,表示極大的關注。2008年,針對跨代貧窮,以及工時過長等問題,本社將繼續與其他機構合作,推動社會人仕關注。

香港藍天還未見,管家責任我行先

2007年,香港的污染問題,大家由概念上知道要保護環境,演變到實際上見到環境已經被嚴重污染,藍天行動已經不是概念而是對策。身為大地管家的香港基督徒,又可以在這議題上做些什麼呢?10月份,本社曾與關心環保的肢體,就如何提高教內環保意識進行交流。11月份,本社推出「父母錦囊」環保版,派予基督徒父母,提倡親子的簡樸生活習慣。2008年,本社將繼續推動教內的環保風氣,盼望除了發放相關的資訊,作出信仰反省外,還能推動弟兄姊妹實行環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