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服裝文化

吳慧華 (整理)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3/01/2014

大眾文化與倫理對談系列  第六回

 

都巿人習慣到商場逛街買衫,也喜愛翻閱雜誌,了解現今流行服裝潮流。今次對談邀請了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家和)為講員,藉著互動方式與12位參加者交流大家的穿著習慣。同時,大家亦探討對服裝文化的看法,並分析社會如何建構流行文化,及發掘文化背後對生命的態度和價值觀。此外,參加者更一起探討流行文化對都巿人及基督徒所引起的挑戰。

 

服飾的意義?

要了解服飾的意義之前,家和先與大家談談服飾的定義。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服飾指到衫、褲、鞋、襪,最多包括頸鍊、戒指、手錶及手鐲等飾物。原來,服飾還可以包括指甲、頭髮及皮膚。因為上述這些都會成為大家關注及修飾的一部份,儀容從來都不是只停留在衣服上。

穿衣習慣及如何配搭服飾各有不同,但一個人如何選取衫褲鞋襪,其背後理念與決定剪指甲、留指甲、留鬍鬚、脫毛,又或是決定剪甚麼髮型是一樣的。兩者不是單單為了滿足穿衣服的基本需要——保暖,也包括其他意義,例如:

1)功能需要:彈鋼琴者不留指甲;
2)尊重他人:穿著恤衫西褲;
3)回應不同場合的需要:穿著運動裝旅遊;
4)取悅自己:配戴自己喜歡或友人送贈的飾物,以及
5)表現個性及喜好:有人喜愛舒適的運動服;有人則只愛穿恤衫,又或是某種色系的衣服。

有時候,服飾本身帶有象徵意義。例如在古代中國,正黃色是皇帝專用的顏色;古代近東則以紫色為貴,又或是在古代中國,未婚者與已婚者的髮式不一樣;甚至到了今天,戒指戴在不同的指頭上也有著不同意義。

 

有沒有真正的服飾選擇權?

表面看來,大家都有權選擇當日要穿戴的服飾。有參加者分享自己每天早上打開衣櫃,看見甚麼便穿甚麼。但其實仔細回想,事情並不如此簡單。雖然大家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衣服,但挑選之餘,已不自覺地考量當日的工作性質又或是場合的需要。大家喜歡穿甚麼之餘,仍然會顧及與回應社會對服飾的不明文規定。

當一位女士得知自己那天要外出工作時,可能不會選擇穿裙子。同樣,一位男士知道當天需要搬東西時,他會選擇穿著黑色上衣。假日所穿的服飾,可以比上班或上學穿的更輕便。而當被問到如要為教會制訂崇拜主席,又或是參與崇拜者的服飾,大家又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太型」的服飾不適合上講台,有人甚至認為男士留長頭髮也不合宜。

 

誰賦予服飾意義?

有人認為留指甲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有人卻認為穿短衫熱褲返教會也不是不尊重的行為;內地人出國觀光會穿西裝皮鞋,香港人卻大都以牛仔褲波鞋為主。而當參與者都認為參加崇拜的服飾要「莊重」,但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才發現不同人對「莊重」有不同的看法。究竟是誰為服飾是否「尊重」、「得體」、「合宜」定下標準?又是誰為甚麼場合應穿甚麼衣服來定立界線?

正如早前所言,服飾從來都不是只有功能性,它的價值是由某年代、某時空與某群人所賦予的。當社會普遍認為穿西裝去飲宴才是尊重主人家的表現時,那麼當一般人去飲宴,便會立即想到甚麼是合宜的衣著。只是,這種想法會隨時間改變,現今也有人認為穿一條很貴的牛仔褲,也是尊重主人家的表現。因此,上一代與下一代在衣著上,會有不同的看法及標準。

而在現今社會,商人實在佔了重要的席位,他們帶動潮流、鼓吹消費。他們會不斷告訴消費者,做運動時一定要穿著一件懂得吸汗而又保持乾爽的衣服。然而,今天的服飾已沒有太多新元素,大都是基於舊有的設計再加以改變,例如六十年代的時尚潮流,不出幾年又會重新流行,萬變不離其中。

 

如何以《聖經》精神回應現今的服飾潮流?

當信徒嘗試從《聖經》中尋找合乎神心意的穿戴時,需要留意以下地方:

1)不可以只按字面解經,例如利未記十九章19節指到,「不可穿兩種原料做成的衣服。」《和修,下同》,這節經文帶有當時的文化處境,相信現代人很難找到只有一種原料造成的衣服。

2)而當大家最常引用「『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甚麼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這兩節出自哥林多前書十章23-24節的經文時,來考慮甚麼是合宜的服飾時,要謹記把焦點放在造就信徒群體身上。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要強迫他人與教會文化看齊,而是要如何「造就」他人。例如女士穿熱褲,對她而言是很端莊的;然而,這卻阻礙某些弟兄專心敬拜。為此,如果她願意,她可以為著造就信徒群體的緣故,改穿其他服飾。

每間教會的氣質不同,也有不同類型的會眾,因此每一間教會的界線都不一樣。教會可以嘗試訂立一些服飾規範給予會眾,不過,中間可以保留一些彈性,否則會可能淪為律法主義。當然,讓他人的生命成長,最終不是為了守規則而守規則,而是實踐信仰精神,這才是神的心意。
 

相關文章

生活不離優惠券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21/04/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有一次,我們偶爾看見鄰居手上拿著車匙,鎖匙扣上掛了密密麻麻各式各樣的公司折扣優惠卡,有超市、百貨公司、藥房等等的優惠卡。此外,她還特意地告訴我們:必須訂星期日的報紙,因為除了招聘欄外,還有很多超市或百貨公司減價的廣告和優惠券。

我們的另一位朋友,她也是每星期把所有超市減價的廣告和優惠券剪下來,並且格價,比較相同產品在不同公司的售價,有超市/公司會做price match的,若顧客能出示廣告等資料,證明其他公司對相同產品的售價比該公司平,這間公司願意用顧客提供的那個價格,將產品賣給顧客。我們亦有朋友,會一星期走幾間超市,每一間只買減價貨品。如果你有公司折扣優惠卡(儲積分卡),再加上優惠券,一減再減下,便可以很平的價錢賣滿一車的東西回家。

在電子世代和App世代下,女兒最喜歡下載她們喜愛的餐廳或商舖的App或電子優惠券。每次在店舖內挑選心儀貨品時,都必先查看該店網上貨品的價格,及其競爭對手的價格。若該店的網上價錢較平,她們就可以即時做價格配對。這樣,既可享受現場實體購物的樂趣,又可以以優惠價錢買到心頭好。

講到吃方面,她們非常機靈,在訂餐時不但會用App儲分,還會下載是日優惠券和用積分、並選擇是日特價食物和飲料。最經典的一次,竟然只花了十多元,一家四口都吃飽了。連一向不懂這個慳錢遊戲規則的爸爸,一看賬單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她們常幽默地說:「我們的老師更厲害,曾經用優惠券加優惠券的方式,最後不但不用付款購物,甚至可以有現金回贈!」

無論用甚麼方式的優惠券或積分卡組合也好,為的是省錢。這也是無可厚非,因為真的可以慳很多;而且還有一份成功感,覺得自己懂計算、有策略,腦力超人,是精明的消費者。可是以這種方式來購物省錢,有沒有帶來甚麼損失是我們不自知的呢?

通常大型超市和商店,才能大量入貨,並以比較平的價格將貨品賣給顧客,在他們定的零售價中已把折扣計算在內。相對細規模的公司,議價能力低,也不容易做宣傳賣廣告,亦無法向顧客提供較吸引的售價。長遠來說,在缺乏競爭力下,細公司無法生存;顧客的選擇亦隨之減少了。而大規模的公司亦慢慢地壟斷了市場,顧客也「幫襯」慣了不願轉到別的商店,無形中失去了選擇權和自主性。

另一方面,間中也聽到某某公司的產品,是靠剝削貧農或以非常低工資聘用的勞工來生產的,某些關注人權和勞工權益的團體往往會呼籲市民抵制這些公司。此外,亦有團體或公司實踐公平貿易,以確保第一生產者不會受中間剝削,以及幫助落後國家滅貧。可是,這類商品的價錢往往不能與壟斷市場的產品競爭;又有多少顧客願意多付一點錢來支持公義和公平交易?

那些不慣用、不懂用或沒有拿到優惠券的人又有否損失?他們每次購物時總比使用優惠券的人付更多的錢。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卻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喜歡點哪樣菜和買甚麼商品都可以,不用改變個人喜好以符合優惠券的規定。多付一點錢而獲得選擇權和自主權,值得嗎?

大公司的優惠券和積分卡都是為小市民服務的;但與此同時,小市民卻在不知不覺中為了大公司「服務」。難道只有良心企業和良心顧客彼此互動,方可制衡傾側了的壟斷,和享受真正的消費權?

除了日常購物和用餐外,學校裡也可體現優惠券文化。小女兒的老師會發優惠券給願意答問題或答中問題的同學,而有交功課或堂上表現好的,也可以拿到優惠券。獲得某個數量的優惠券後,同學可以少做一些功課,或在校內庭園吃午飯,而一般的學生平日只可在飯堂內吃。
優惠券成為了學校生活的一部份,給人一點攪笑的感覺;但對於那些比較內向、害羞、學習能力稍遜的同學,他們可能從來也拿不到優惠券,這會否令他們感到難受,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至於那些常常拿到優惠券的學生,又會否感到驕傲和被那份優越感絆倒?

間中我也收到小女兒給我的優惠券(coupon book),裡面有:可以免費幫我做一次家務、焗曲奇,或做15分鐘按摩等等。奇怪的是,小女兒和她的同學都很少在學校裡兌換她們的優惠券;而我也從沒有兌換過小女兒給我的優惠券。雖然如此,優惠券仍然發揮著它本來的作用,收優惠券的仍然繼續努力學習和參與課堂;我仍然因著得到小女兒給我的優惠券而甜在心頭。

我也曾經在大女兒生日的時候,送她一張「預先批核、有限時」的優惠券——容許她飼養小狗。相信這也是她收過的生日禮物中最稱心的一份。結果,上主巧妙安排,讓一隻可愛的自來狗在優惠券的限期前走進我們的家。

優惠券雖然只是一張紙,但也可反映出印發人的創意、心意和誠意;也是一門學問。我們間中也會收過一些毫無折扣誠意的商業優惠券;並以不能回收的物料印製有關的宣傳品。其實,錢已花了,這些優惠券既不能發揮其作用,也不能被回收,真的有點可惜,更會帶來不必要的浪費。

甚麼是完美?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義務)
23/01/2014

人彷彿都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不論是在外觀外貌上,還是內心,我們像有無盡的能耐去追求更好、更美。中國人一句「先敬羅衣後敬人」說中了我們對人評頭品足的原因。我們的服裝衣裳,除了原本的功用,或許更能表達出個人品味、身份地位,甚或是社會潮流文化。但「人靠衣裝」這話又有多可信?如何穿著才是得體、合宜,甚或莊重與自重?這則是一個大學問!

而追求完美亦豈止於個人服飾?其實無論是自身的服飾,或是身處的世界,人類都像有一種無窮的慾望和野心,要將世界資源盡用,以將一切改良至最好、最完美…… 所以,我們有基因改造食品,我們會用盡所有資源去改善生活。
 
但問題來了:無論科技有多精準、物種再改良了多少,卻仍不見得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反而我們愈追求完美,世界卻因此被污染和被扭曲。這究竟是完美,還是弄巧反拙?
 
可能,我們要懂得如何「完」——即停止追求「完美」,才會真正發現「美」,更會見到「完全」。
 
今期《生命倫理》,我們將討論服飾以及科技,讓我們一起思考何謂合宜與完美。

追求美麗 更重健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2/2012

中國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三寸金蓮大行其道。女孩大約在5至8歲時,便要開始接受纏足。纏足分三個階段,不過,單是第一階段便足以令人痛不欲生。除了腳拇趾,女童的其餘四根腳趾須向下屈曲,並用長布將其包裹,用針線緊縫。且更不必說在第三段緊纏階段,要將整個腳掌的腳骨,用力扭折,使其成為彎弓拱狀,那種痛苦令人難以想像。今天視纏足為異常殘忍的行為,但是當時幾乎是全民響應。原因無他,只要大多數人(特別是男性)都認為小腳才是美,不纏足的女性極有可能成為剩女的時候,纏足便會流行。即使父母多不忍心,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都要對女兒施行「酷刑」。

時至今日,這種殘酷的行為已沒有人仿效,也沒有太多人如清代的方絢及辜鴻銘一樣,對小腳有嗜癖。不過,隨時代進步,社會變得愈來愈文明,審美觀也轉變了,但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而不惜作出毀形傷身的行為,卻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早前在一個以女士美容及潮流為主的節目當中,其中一名嘉賓有以下的見解:「女人一定要穿高跟鞋,不可以穿波鞋,整個人會顯得修長一點,漂亮一點,有儀態一點。」字幕適時地出現:「高跟鞋拉長身形,儀態萬千。」不錯,以今時今日的審美觀來看,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女性穿了高跟鞋後,她們的身形會看似更修長及更漂亮。只是,大家似乎只看到高跟鞋的「優點」,卻忘記了高跟鞋可以成為腳部變形的元兇。

多年前,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市著名整形外科醫生庫格林已表示,接受腳部變形手術的病人中,有87%是女性,而她們腳部的問題,主要來自高跟鞋身上。而大約在兩個月之前,中國的報紙及電視台亦分別報道了一名女子,由於穿了15年的高跟鞋,最後患上了重度拇趾外翻,即使重投平底鞋懷抱,也未能如常走路,如若不想再一拐一拐前進,除了進行手術解決,別無他法。

與現今為了美麗而進行的各大大小小整形手術,如:隆胸、割雙眼皮及削腮骨等相比,矯正腳部變形的手術,似乎不太嚴重。但其實,長期穿過高的高跟鞋,受傷的可不單是雙腳,更可能是閣下寶貴的腰椎、頸椎及骨盆等。所以,偶一為之,在適當及特別場合穿高跟鞋,確是無傷大雅,但若然死守「女性只可穿高跟鞋」這信條,則必須有承受其後果的心理準備。

其實,筆者並不反對人追求美,只是希望各位在追求美之餘,要先衡量每項美容行為如何影響身體的健康,其後果又是否真的值得。希望「你記住你髮膚,會與你慶祝鑽禧」,但願大家有一個又美麗又健康的人生。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0/12/2012

移了位置的「事業線」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7/07/2010

對於相信「掌相學」的朋友來說,手中的「事業線」越深越長代表事業有成,有大好前途及發展機會;自從去年年底一套諷刺o靚模的舞台劇以乳溝來代表女性的「事業線」後,似乎許多傳媒都以「事業線」作為綽頭以吸引讀者,越深越長代表身材越好,越性感、越能挑起一眾男士的神經。
 
曾幾何時,社會大眾都會認為人生的路向都能掌握,憑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感情及事業,都可以掌握於手裡。但近年經過一些賣弄色情的報章、雜誌長年累月大灑鹽花,將報導集中於負面評論女性的身材外貎、忽視她們的內涵和付出的努力,並將女性物化,越來越人以外表及身材來評論一個人的價值。
 
而部份傳媒對女性不公平的描述,其實是一種「漸漸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入侵青少年的心中:當o靚模勇於穿著少布服飾,坦蕩蕩地於公眾地方、展覽館任人拍攝,而傳媒對她們的行為給予褒獎,以她們賣弄身材所賺的收入作出排名,並加以稱讚… … 賦予她們這些行為一種正面價值及光榮感,令她們甘於以賣弄身材賺取金錢及機會,甘於當他人的性對象,甚至以性吸引來肯定自我。
 
但我們深知道人的尊嚴及價值不是單靠外表,一個人要成功,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並培養耐性、專注和智慧等內涵……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但這些價值觀對於色情販子來說卻是極之乏味,不值一提。
 
去年暑假檔期所出版的o靚模寫真集約有十多本,她們少布濕身,滴著牙膏雪糕,走盡灰色地帶,賣弄色情,意識挑逗,但淫審處審裁員承認,儘管是「踩界」,卻不能將它們定為不雅或淫褻物品。[1]藉著傳媒的廣泛報導,就已將書展成功「騎刧」,成為色慾味甚濃的商業活動。根據去年青年組織U-focus發表的統計,青年人進書展為購買明星書藉及寫真集的比率與購買學術書相若;受明星或模特兒吸引而到書展的年輕人,由08年約7%,激增至去年的18%![2]
 
炎夏將至,o靚模們開始為寫真集賣弄身材的「事業線」,繼去年十多位o靚模於書展賣寫真、送雪糕和鮮奶之後,今年將有更多o靚模以色情扮作藝術,並於書展中兜售,將書展的健康形象嚴重扭曲。筆寫相信許多市民不想再見到一群o靚模於場館內搔首弄姿,吸引一班色迷迷的男士和青少年,掩蓋了作家們所付出的努力,污染純樸的閱讀風氣… … 如果今年的書展,貿易發展局仍繼續去年的安排,不知網民會否開展「抗衡o靚模色情風潮」群組,家長們又會否考慮在今年暑假以另外一些健康活動代替書展之旅?


[1]2009/07/27,《文匯報》,A12香港新聞,〈有著衫無露點淫審處評一級口靚模寫真踩界能罵不能禁〉。
[2]2009/07/27,《都市日報》,P07港聞,〈「o靚模」入書展「追星」比例增18%〉;2009/07/27,《東方日報》,A18港聞,〈o靚模搶佔書展半壁河山 青年買寫真集與學術書 比率相若〉。
曾經刊載於:

星島日報 2010/06/06

百件衣服一式一樣

——如何在追捧中突圍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我們如何能夠跳出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讓個人的生活由自己而非廣告主導?接著的幾篇文章,我們請來有心人與你分享「衣食住行」的小智慧。首先便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研究及對外訓練部研究主任駱穎佳先生,他對城市人如何在潮流衣飾中突圍而出有一番見解。

腰下腳一雙 手上鞋百對

「一個人有兩至三對波鞋,還可理解,一個人有百多對波鞋,就實在有點那過──瘋狂追逐名牌的行為,導致資源很大的浪費,今日香港人在衣飾打扮的追捧,也差不多。」駱穎佳笑言,時下港人一窩風追捧牌子,揭示社會衣著文化有趣的一面。

心底想突圍 打扮卻跟風

 「大家都想突出,最後卻是一窩風地穿得一樣!早前到東京,見到大部份日本人都很懂得穿戴,配搭細緻又有格調,最重要的是個個不同!」他指出,日本人勇於作時髦打扮,但香港人就未必有勇氣模仿──想顯示自己的品味,卻又怯於突出人前,是香港衣著文化的特點。

既緊貼潮流 就常被淘汰

「人人都不想被『left behind』(丟下),因為大家都希望身份得到群體的接納,勸人不買潮流衣飾,不設實際!只是還是買較『襟』興的牌子吧!不斷追逐時尚,也就只會不斷過時,徒然費力!」駱穎佳指,素淨一點的款式,「long-lasting」(持久)一些,可減少無底的耗費。

穿戴能舒適 魅力自然來

 「就如穿鞋一樣,穿久了,鞋與腳形成一體;衣服也一樣,穿久了,衣與身形也成一體──舒泰的感覺將提升自信心。」他認為穿戴過程也講求與衣物有「communication」(交流),可以穿得「feel comfortable」(感覺舒暢),自然也會穿得美麗,魅力也就自然來。

場合有不同 合襯才美麗

「即如要聯絡不同的人,就要說不同的話,不同的衣飾,也得配合不同的場合,所以我們不會穿低胸裝赴浸禮,而老師也總會有一些特定的形象──有些場合的確需要我們穿得莊重一點。」駱穎佳說,衣著也是語言,不能單以喜好搭配就赴會,應對場合,效果自會相得益彰。

穿衣襯心態 年齡非關鍵

「台灣美學家蔣勳先生,就是一位不追求名牌的老人家,他自己來來去去,也是穿那幾件襯衣,幾條褲子,可是依然得體好看!他老人家強調衣著應該與自己的心態相同,不用與青年人爭鋒頭。」蔣勳認為現代人正是迷失了內外配合的穿衣觸角,駱對此見解深表認同。

整潔能悅人 尊重自然來

「有時衣著上做到整潔,已經可以達到悅人的效果──『尊重』本身已是很好的社交語言!我們不用極端地否定潮流衣飾,只是在追尋時得小心平衡心態。」駱穎佳認為,在現今先敬羅衣後敬人的世界,有時過於依賴時裝為我們締造「self-identity」(自我形象),才是悲哀。

修養增自信 形象更突出

「有些大學老教授從來不修邊幅,從不需用時裝語言去告訴別人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他們的學術造詣,已經足以『sustain』(支撐)自己的生命和形象!」駱表示,自信心可由豐富的學問、閱歷和修養等累積,單單透過「自我時尚化」(stylization of self)去突出自己,最終都會衍生問題。

延伸閱讀:
《天地有大美》,蔣勳,遠流出版社。

美麗由獨立思考開始

——黃麗彰姑娘專訪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政策研究)
26/03/2007

那次在外國,近千度近視的黃麗彰姑娘,因為看不見臉龐側邊的玻璃,砰的一聲,鏡片即時報銷。雖然沒有傷及眼睛,但朋友自此就不斷遊說她作激光矯視的手術。「若不是當年仍屬新技術,早就做了。」可是對於同樣在頭上動刀,技術也日見成熟的割雙眼皮手術,她卻回答說「做手術?這個我就接受不了。」
 
對於美麗,黃姑娘有話說。

教內.教外

整形,只是旗號而已
現時社會鋪天蓋地,都是瘦身美白整容的廣告。部份因「外型困擾」而要求助的人也就跑到黃姑娘的輔導室。「其實很多時,這些個案背後也潛藏著關係問題:例如覺得自己的吸引力下降,憂慮伴侶對其他異性產生興趣。」不過說到底,是自我形象出了岔子。
 
女性,真的較易著迷
「其實男性也有因為樣貌而憂慮是否為異性接受的情況,不過社會讓男性有事業『搭救』,讓他們也可從這方面尋得自信心。」因為關注外型而需要尋求協助的個案,女姓的確佔多,但黃姑娘認為,這只是社會的固有價值觀,使女性更易陷在整形的網羅。
 
基督徒,不見得可以幸免
「其實基督徒也得面對人,早陣子美白和瘦身廣告非常厲害的時候,教內一樣有人花自己人工幾倍的價錢去整理儀容。」黃姑娘說,她目前處理的求助者以基督徒為主,雖然難以比較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差別,但若說基督徒可以在整形風潮中幸免,她說實在不見得。
 
愛美,不一定有損健康
黃姑娘表示,最少在瘦身的話題上,其實教會機構也抱持開放態度。「基督教辦瘦身的團體比較健康,他們並非旨在急促減肥,而是逐步調較飲食餐單。」她就曾經陪伴過一位因貪吃引致脂肪積聚太多,因而阻礙一項手術進行的弟兄姊妹在瘦身的路上同行。

人造.天然

醜陋,是人家覺得還是自己覺得?
「記得很久以前有個學生,樣貌不是太美,但人際關係卻極佳──就是因為有信心!認為人家會喜歡自己!而這種信心和喜悅,已足以提升人際關係!」黃姑娘笑言,從沒有因為純粹改善外貌而改善人際關係的個案,事實倒是:喜歡了自己,人際關係就會改變。
 
漂亮,是否一定贏得掌聲?
「只要自我形象高,跟別人交往就會顯得自然,別人也會覺得舒服;相反,就是跟人說話,也是忌諱多多:人家一個表情,也會認為是是否喜歡自己的證據,於是也就反應極大──太多這樣的投射,人際關係自會變得差。」可見要得別人認同,先得認同自己。
 
30以下,是不是一定較著緊?
假若教會肢體也難免受到整形風潮衝擊的話,那一個主內族群將首當其衝?黃姑娘認真地指出:「三十歲以下的弟兄姊妹,仍是在較為著緊自我形象的階段,比較容易受到影響。」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就應該多點關注「自我排斥」的情況。
 
信仰,是否可以在「美」的國度站得住?
黃姑娘表示,「我們總想用有條件的方法贏取接納,所以無論是瘦身、美白、讀書云云,有時都只是討成就的方式──大家拼命在不同的領域賺取有利的條件,以贏得他人的認同。」看來我們現在所說的「美」,跟信仰上的「美」,似乎有段距離。

恩典.負債

天父創造時,就贏得無條件的接納
「我們被造的那一刻,已經擁有尊嚴和價值,去接受別人無條件的接納。」作為基督徒,黃姑娘說:「無論是美還是醜,都有尊嚴。『生命』本身已經有一種價值在裡面。」所以「愛美」沒問題,問題是當我們想用它贏取別人的接納,本來無價的東西,卻成了負債。
 
即如真和善,美是人性自然的追尋
「從生物學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每一樣的改變,都有它的功能。但有朋友曾告訴我:貝殼上美麗的花紋,就是沒帶任何功能──它是純粹為美而美!可見上帝也喜歡『美』!」黃姑娘非常樂意,把人類追求「美」的天性,跟追求「真」和「善」的情操相提並論。
 
猶似畫畫收筆,美的追求比美完滿
「即如寫毛筆字,如何收筆,是一種美;寫文章,如何寫得好,是一種美。又如電影拍得好,非但鏡頭,而是主題訊息也得有一種『美』的追求──『美』可以很有深度。」黃姑娘認為美是人生的學問,「美」到至極處,是事物完滿的狀態。
 
商人美學泛濫,以一種美麗推動消費
 
「今日的『美』實在太狹窄──何以『白』為美?『黑』不可以嗎?何以『外』為美?『內』不可以嗎?何以『大眼睛』為美?『小眼睛』不可以嗎?」黃姑娘強調,我們被商人塑造出一個單一而又只會助長消費的美感,使我們不曉得,『美』其實有很多種。

牧者.羊場

與其個別跟進,不如文化批判
「肢體因為社會的薰陶,不斷給某些商人所塑造的價值觀長期蒙蔽,教會既然是世界的鹽和光,若然可以保持頭腦清醒,在需要時批判當前文化,相信對教內肢體的幫忙會很大。」黃姑娘認為,這比教會就個別需要尋求協助的肢體作出輔導更有幫助。
 
親臨自然美地,體驗創造神奇
「大自然是我們很大的提醒,教我們知道原來神造萬物時,已經賦予了最美的形態──很多時最美的東西,都是不用花費而隨處可拾。」黃姑娘提醒,要在一個社會風潮裡站得穩,堅持的力量很多時不在密封的城市裡,親自到郊外接觸主的創造物更為有效。
 
鼓勵安靜靈修,主內察驗自省
「人在安靜之中,例如靈修,透過跟上帝的接觸,肯定自我,確立自己的價值不是由社會塑造。」黃姑娘認為,不時「向內」反思人生最終的價值,也就是「愛」,很多時都會讓自己曉得,相比於「向外」愈求愈捉不住的物質和名譽,更能教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
 
培養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
「很多弟兄姊妹,就是欠了批判思考能力,於是人家認為好,便想也不想趕著做,少有一起坐下,反思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黃姑娘說明,這就是何以大部份肢體都樂於在情人節買花、吃大餐,到結婚時又鋪排一個隆重的婚禮──難道我們不可以說「不」麼?
 
「勿讓世界太多的煙幕,打亂自己的視線。」這是多年從事婚姻輔導工作,目前為柴灣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督導主任的黃麗彰姑娘,對大家由衷的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