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讓愛轉化貧窮
聖誕剛過,農曆新年將至,又是消費的高峰期,眼看大商場的減價廣告,很多人都不放過「血拼」的機會。趁減價及時搜購便宜商品,的確是精明消費者,但節日的濃厚氣氛也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作出不必要的消費。
信仰的路怎走?
當教會還在做社關的研討, 甚或只在討論社關的正確性時, 原來香港已經有一大批基督徒在全心全意地幹了。或許我在教會裡所受過的教育, 讓我更明白信仰的基礎, 信仰對社會議題的關聯, 但對於實幹實施的信徒和那些極需幫助的弱勢群體來說, 停留在這種程度的認知, 並不具任何意義。
談種票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但「種票」事件卻成為餘波,或多或少打擊了市民對選舉的信心,以及選舉事務處的公信力。在傳媒的監察,加上市民的有力指控下,廉政公署已拘捕多名涉嫌「種票」人士。事件既然已進入司法程序,筆者也不擬探討此事對選舉結果有多大影響,或疑似幕後黑手的身分。
「明意識」誘惑,加強性慾望
幸福婚姻無價
結婚,以前中國人稱之為小登科,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人生大事。除了是一男一女的「兒女私情」外,更是兩個家族的結合。現代社會的婚姻儀式不用拜天地以告神明,取而代之的是以「結婚誓詞」來向對方作出終身承諾。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新詩創作比賽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里程碑,除了本身正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政治變天,亦誘發了日後不少改革和解放運動。可是,辛亥革命如何爆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的重要歷史事跡,卻未必人人耳熟能詳,所以,筆者擔任副會長的中國國情研習促進會(下稱「國情會」),乘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的契機,舉辦新詩創作比賽,期望透過新詩寫作,鼓勵老師和同學們多深入了解有關的歷史知識,並與他人分享對辛亥革命的見解和感受。
給青少年學懂愛和尊重的性教育
基督教協基會於今年10至11月期間進行了有關戀愛拍拖價值觀的調查,向三千二百多名中學和大專生發出問卷,調查發現,超過五成青少年都首選「信任」和「專一」為戀愛拍拖最重要的元素,至於在滿足性需要及物質方面,分別是排尾四及最尾。調查反映年輕人戀愛態度健康和正面,他們都渴望有穩定及持久的戀愛關係,而非傳媒一向所形容的即食戀愛一族。
「性罪行」查核機制成效,還看傳媒
踏入12月,因為臨近聖誕節,市面上充滿喜慶及歡樂的氣氛,父母長輩開始為兒童選購聖誕禮物,而今年特區政府亦為兒童送上一份非常有價值的聖誕禮物,就是於12月1日正式啟動「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為保護兒童踏出一大步。此機制為僱主提供了可靠的渠道,讓他們在聘用僱員從事與兒童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有關工作的職位時,能夠確知該申請人是否有性罪行定罪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