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踢走不良刊物

陳燕萍    |    明光社項目主任(教育及行動)
01/07/2003

相信大家經過報攤,翻開報紙雜誌,扭開電視及收音機等,都會發現不同程度的傳媒問題,色情暴力、渲染報導、誇張失實及公器私用等都是我們經常批評傳媒問題的詞語,其實,批評以外,我們還有什麼實際行動可以回應林林總總的傳媒問題?
 

全面性觀察

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01/07/2003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於2001年,有64.4%的青年人(15-39歲)接受婚前性行為,[1]浙江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二學生同意只要相愛,就可以發生

停、思、再問:閱「毒」報?

許惠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01/07/2003

當你每天站在書報攤或便利店前,從擺放在報紙架上的十多份報章中,機械式的拿起慣常看的銷報章,如常地從袋裡拿出幾塊錢付款前,可會停下來想想,手上報章的內容,是能登堂入室的選擇,還是造成思想污染的「播毒」源頭?
 

抗衡傳媒污染.選擇健康報章!

梁林天慧    |    明光社董事會副主席
01/07/2003

回歸以來,言論自由被視為落實一國兩制的試金石。雖然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傳媒數量、種類,卻不斷增多,影響可說是無孔不入,難於抗拒。

我們實難要求面對競爭的傳媒優先考慮「社會責任」和良知。不少報界朋友曾表示在文章內「灑鹽花」,以誇大手法,圖文並茂地報導如色情、暴力、仇殺等新聞,都是速銷的指定動作,市民既不斷要求這些題材,傳媒只能投其所好。

SAR vs SARS

羅杰才牧師    |    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14/05/2003

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選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作為第一主戰場,揭開了美英攻伊之後的第一場世界大戰。SARS在SAR的一舉一動,都成了舉世矚目的事情。
 

教會「抗炎」行動點滴

14/05/2003

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以來,很多人說教會只顧自己防避,或是「只禱不做」!其實在疫症開始蔓延後,一些香港教會也快快反應,由聚會應變,辦祈禱會,到落實行動幫助市民,基督徒從沒有在戰線中後退!讓我們看看近月來不同教會及機構所舉辦的「抗炎」行動。
 

非典型肺炎事件的神學反思

張慕皚博士    |    九龍城浸信會主任牧師
14/05/2003

引  言
 

尊重自殺?由張國榮說起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4/05/2003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4月1日,繼早上流傳香港成為疫埠的「愚人」新聞後,晚上卻傳來了廣大歌迷巴不得只是另一個「愚人」的消息──「哥哥」張國榮跳樓自殺!
 

戶到戶.點對點

李健華    |    牧師‧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
14/05/2003

社關系列3

 整理:Michael

整全人「性」

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14/05/2003

筆者曾於某一大學主辦的性教育研討會中聽到一位主張性解放的學生很忿怒地指責那些保守人士:「為什麼有關飲飲食食就可以公然報導,唯獨性行為總是見不得光,傳統的性禁忌令到大眾都將性視為污穢。」性開放的人士往往覺得傳統的性道德是對人性慾的壓抑,所以「性慾」改成「性需要」,暗示著性慾就如飲食般,是人性基本的需要,禁慾就是壓抑人性基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