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踢走不良刊物
相信大家經過報攤,翻開報紙雜誌,扭開電視及收音機等,都會發現不同程度的傳媒問題,色情暴力、渲染報導、誇張失實及公器私用等都是我們經常批評傳媒問題的詞語,其實,批評以外,我們還有什麼實際行動可以回應林林總總的傳媒問題?
全面性觀察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於2001年,有64.4%的青年人(15-39歲)接受婚前性行為,[1]浙江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二學生同意只要相愛,就可以發生
停、思、再問:閱「毒」報?
當你每天站在書報攤或便利店前,從擺放在報紙架上的十多份報章中,機械式的拿起慣常看的銷報章,如常地從袋裡拿出幾塊錢付款前,可會停下來想想,手上報章的內容,是能登堂入室的選擇,還是造成思想污染的「播毒」源頭?
抗衡傳媒污染.選擇健康報章!
回歸以來,言論自由被視為落實一國兩制的試金石。雖然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傳媒數量、種類,卻不斷增多,影響可說是無孔不入,難於抗拒。
我們實難要求面對競爭的傳媒優先考慮「社會責任」和良知。不少報界朋友曾表示在文章內「灑鹽花」,以誇大手法,圖文並茂地報導如色情、暴力、仇殺等新聞,都是速銷的指定動作,市民既不斷要求這些題材,傳媒只能投其所好。
SAR vs SARS
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選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作為第一主戰場,揭開了美英攻伊之後的第一場世界大戰。SARS在SAR的一舉一動,都成了舉世矚目的事情。
教會「抗炎」行動點滴
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以來,很多人說教會只顧自己防避,或是「只禱不做」!其實在疫症開始蔓延後,一些香港教會也快快反應,由聚會應變,辦祈禱會,到落實行動幫助市民,基督徒從沒有在戰線中後退!讓我們看看近月來不同教會及機構所舉辦的「抗炎」行動。
尊重自殺?由張國榮說起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4月1日,繼早上流傳香港成為疫埠的「愚人」新聞後,晚上卻傳來了廣大歌迷巴不得只是另一個「愚人」的消息──「哥哥」張國榮跳樓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