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三杯水與棺材釘 各地同志婚姻的簡介
編 者 按 : 在 今 年 八 月 二 十日 立 法 會 研 究 性 傾 向 歧 視 的 辯 論 中 , 支 持 為 性 傾 向 歧 視 問 題 立 法 的 香 港 性 權 會 主 席 邵 國 華 提出 以 「 同 志 伴 侶(Domestic Partner)」 的 概 念 來 替 補 現 存 婚 姻 制度 , 使 同 志 亦 可 享 有 與 一 般 夫 婦 無 異 的 待 遇 。
支持就「性傾向歧視」問題立法團體的訴求
編 按 : 今 年 八 月 二 十 日 , 立 法 會 研 究 性 傾向 歧 視 問 題 小 組 委 員 會 再 次 召 開 會 議 。
教好新一代‧接好傳媒棒
明光社一向關注香港傳媒狀況。除了以往曾進行的「中文報章污染指數調查」和發動「一週罷看罷買」的行動外,我們更著重透過教導,與青少年一起揭開傳媒的真面目,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能力,提高選擇傳媒時的品味。最近本社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推動傳媒教育工作,將會在2001至2003年間,為至少40間中學的中一學生舉辦傳媒教育工作坊,並邀請各參與學校到訪本社的傳媒教育資源中心。
山雨欲來風滿樓
眾所周知,在六十年代西方開始的一場性革命,在短短幾十年間已令性觀念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單是「性解放」的意識形態由邊緣變成主流,西方人的性行為與文化也大大「開放」。對此,傳統的力量嘗試反撲,如在美國便引發一場文化戰爭。隨著性革命的弊病漸為人知,文化也有些少回歸傳統,但整體來說很多改變已是積習難返。
性教育不只是性交教育
在經濟陷於困境,傳媒一片減薪裁員聲中,色情資訊再次發揮其威力,加入了救市行列。多本以年青人為對象的雜誌,每期皆以近乎全裸的女藝人為封面,並以各式各樣的性玩意和類似春宮圖的漫畫為招徠,連一向標榜要辦一份乾淨刊物的雜誌,也要開闢關於「性問題」的專欄。
報章報道手法與青少年暴力
近日涉及青少年的嚴重暴力罪案頻仍,涉案青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而較為轟動的是七月被揭發的十一歲男童撕票案,其中三名綁匪的年齡僅介乎十二至十六歲之間。至於其他青少年毆鬥、廝殺、非法禁錮等罪案,更是天天見報,而且手法愈見殘酷,令人髮指,不少都只因「望女仔」等瑣事初生口角、繼而動武,反映青少年普遍認同「以暴易暴」是解決問題的上佳選擇,情況實在令人憂慮!
近期青少年暴力問題
年輕人血氣方剛,一時沉不住氣,先是口角、繼而動粗,本來就沒甚麼好奇怪的。可是近年的新聞報導,大凡談到青少年暴力案的,再不是以甚麼「敷藥出院」等詞語作結,倒是以「圍毆」、「虐打」、「命危」、「藏屍」甚至「烹屍」等駭人的字詞起論,教人讀來觸目驚心。從沒想到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竟然會做出這些Satanic(窮兇極惡)的行徑!究竟我們的社會出了甚麼岔子?這個問題,絕非筆者所能回答,也不是本文重點。
爆樽.吹雞
這兩位青年人都很年青,但人生經驗絕不簡單:他們曾多次參與打架,更有進入男童院的紀錄。暴風歲月的日子他們怎樣渡過?幫助他們的社工又怎樣看現今的青少年的暴力行為?暴力漫畫、電影會否給他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