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當高科技遇上Bad Manners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9/05/2011

筆者到悉尼旅遊,有幸見識了全世界最大的銀幕,以3D欣賞了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攝到的外太空星系奇觀,以及察看太空員如何修理此望遠鏡的零件。那種恍如置身其中的感覺,實在非常震撼,令人不禁讚歎,這個世上有3D真好,連筆者這一個膽小的普通人,毋須訓練及冒險,也有機會在星際中「翱翔」。那一刻,3D及超大銀幕對筆者來說,真的是「超正」的科技。

四川之行(二)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19/05/2011

上次談到,新界校長會組織了四川交流團,參觀5.12大地震的災後重建情況。在拜訪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大學,聽取領導及專業人士的介紹之外,當然要親赴北川縣擂鼓鎮災區的「北川地震紀念館」,了解當日震撼的災情。

網上有口皆碑?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9/05/2011

你平日會看網民的網評嗎?當你要購買心儀的產品、看一齣戲,或是選擇餐廳時,你會到網上找資料,先參考網友的意見嗎?近日有傳網上人氣網站Facebook,透過公關公司聘請網絡博客,專責在網上留言去打擊對手谷歌,事件曝光後,網客與公關公司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惹人關注!
 

廣告「誤導學」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5/2011

日本發生大地震,本港家長擔心日本嬰兒奶粉受幅射污染,紛紛排隊搶購,可見父母對奶粉的重視。奶粉商覬準家長的心理,以致經常在廣告中,把奶粉描述到比母乳有更多特殊成分,並能提供抵抗力,能讓孩子更健康成長。

「走出埃及」App被刪除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5/2011

現今流動電話的功能已不止是話音通訊那麼簡單,智能手機配合流動數據服務,使用者能隨時隨地上網接收資訊,到社交網站分享生活逸事等;使用者亦能為智能手機下載不同的應用程式(App),增加手機的功能。與此同時,不論個人或團體都可自行編寫應用程式,並放在網上讓使用者自行下載。除了遊戲外,不少機構都透過應用程式向外界發佈資訊或作宣傳效用。
 

新聞「娛樂化」是必走之路?

奇蓮鼓積    |    電影小組成員
15/05/2011

如果朝早起來,一按著電視就有一個非一般的早晨節目,以誇張抵死、娛樂味十足的手法,來代替你過往每天看到傳統正經的早晨新聞及天氣報道,你會不會感到特別「醒神」?
 

裝備教師 推性教育課程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5/2011

為幫助學校推行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課程,明光社將於本年展開一系列的性教育教師訓練,而系列一之「青少年的性與愛」亦已於4月15日舉行。當日由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女士和本港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擔任主講嘉賓。出席者大部份為中學教師、學校社工、家長、學生輔導員及教牧同工等,場面熱鬧,約有60人出席。

同志教育滲入台灣校園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5/2011

當香港教育界正忙於討論縮班和小班教學之時,台灣教育界正面對更大的挑戰,因為同性戀教育已漸漸滲入當地的正規課程大綱,並將在本年8月在國小(小學)到國中(初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正式推行。同志教育已在全球悄悄崛起,這股風氣實在不能小覷。
 

以憐憫謙卑的態度行公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5/2011

今期《燭光網絡》討論行公義,而在公義問題,「潮流興」將社會分為雞蛋與牆,彷彿凡是建制都有原罪,而凡是弱勢群體都要無條件地同情和支持。於是在一切討論之中,首先將對手界定為霸權,將自己界定為弱勢,便可以將一些本來不合理的行為變為公義。

活出真社關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5/05/2011

「天上地上一切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這樣,我就常常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太二十八18-20《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