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祂名為一

25/06/2021

《祂名為一:從古代希伯來文的角度看上帝的名字》
His Name is One: An Ancient Hebrew Perspective of the Names of God
作者:班傑夫(Jeff A. Benner)
譯者:黃德光
出版地:香港
出版:夏達華研道中心
出版年份:2016年

當大家讀到以下的經文:「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定成全,使父在子的身上得著榮耀。」(約十四13《新譯本》)「到了那天,你們甚麼也不會問我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必定賜給你們。」(約十六23《新譯本》)不知道會否產生以下的疑問:「真的嗎?」只要我們每一次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神便成全我們所求的一切?又或是,我們每一次祈禱結束,都必須加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神才會應允我們的祈禱?

Jeff A. Benner在書中提到,「奉耶穌的名求」其實並不是一條用來加在每個禱告後的「公式」。按照古代希伯來人的文化,名字等同「性情」,耶穌其實是在教導我們「祈禱時當有的心思意念」,我們在祈禱時,應當按著耶穌的性情,與祂有相同的心思、信念、信心和目標。了解這一點能幫助我們明白禱告時應帶著怎樣的態度來到神面前,禱告時的心思不是單從自己出發,而是要與神看齊。

或許有人會問,為甚麼我們讀《聖經》時要參考古代希伯來人的文化?雖然《聖經》的新約是以希臘文呈現,但耶穌道成肉身成為一位猶太人,祂生活在一個主要以希伯來人的思想來理解經文的環境,我們反而要問,為甚麼我們強把耶穌,甚至「舊約」拉入西方的思考模式?如果神揀選以色列人,用他們的文字來傳遞祂的話語,雖然今天我們毋須跟從他們的傳統,但要正確了解、明白神的心意,還是需要了解他們的文字、文化及想法。

作者雖然用了不多的篇幅,教讀者以古代希伯來人的文化去了解神幾個重要的名字,但讀畢全書,卻讓人不是單單在頭腦上多了一些有關神的知識,而是對神本身有更深了解,加深對人神關係的反思。例如我們很熟知神是創造天地的主,但作者提到,古希伯來人是「用具體的思維去看他們的世界,而不是用抽象思維。」他們不會視神「為一股不能認知的力量,為著不得而知的原因創造了宇宙」,他們會視神「為一隻鳥,祂四出採集一切需要的材料,為兒女建造居所。人的創造,不是為著要在天地萬物中多添一員,天地乃是造來讓人作居所的。」因此,他們把「創造天地的主」譯為「天地的建造者」。又如神以自己的形象造人,作者指把形象譯作影子,更能貼近希伯來文原意的解釋,即是人的整個性情,是要作神的影子,作祂性情的代表。

本書的副題為「從古代希伯來文的角度看上帝的名字」,其意思等同從古代希伯來文的角度看上帝的性情。先認識神的性情,好讓自己更能作祂的代表。

相關文章

是教會?還是聯誼會?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並在台灣宣道會作傳道,服侍台灣人和在台的香港移民。
02/11/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近來筆者有機會在台灣的南部上課,在課堂上,學院邀請了台南南部兩間大教會的創堂牧者分享「何謂教會?」。聽完之後,筆者發現到:

1. 南部的所謂大型教會,其實根本沒有太深厚的神學根基,很好奇他們對《聖經》的詮釋是如何?如何帶領會眾進入《聖經》的真理當中?
2. 他們教會的確很大,有很多會友,但這些大和多並不是建基於真理,而是建基於「藝術、音樂、關係」,很好奇這些元素是否真的能引領人與基督結連及讓人認知自己裡面的罪,並悔改歸回基督? 
3. 這些大教會的牧者強調教會的會友組成部份,大比例的以高收入、高學歷的成功人士為主,提倡的不多不少是「成功神學、幸福音、大場面、建築物的高大美」,很好奇這是《聖經》教導的、耶穌基督與人同在和道成肉身的福音嗎? 

凡以上種種的問題及觀察,筆者好奇的是:南部的所謂大教會,究竟是教會?是聯誼會?還是俱樂部?真心覺得是「高、大、空」。試問如何「讓教會成為教會呢?」如果教會給世人的印象是建築、組織、中產階級、名人聚集、那麼「教會」就不是教會。教會是耶穌基督在世俗社會中的見證,教會是一群人以信仰生活活出基督的樣式,從而展現基督信仰的真諦,這才是基督教會在世的意義。祈克果的名言:「人愈多,愈不見真理」。大,有時是阻礙,而不是幫助。某程度上,筆者認同「教會增長」是一種致命的疾病,細胞失控擴散,破壞身體的健康和平衡。當代教會追求一種「有規模卻沒有靈魂」的教會,其實是一種試探。在「教會增長」vs.「福音遍傳」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筆者認為:會眾的意義不在於「數量」而是在於「聖徒相通」,例如:教會如果有一定數量的參加人數,然而卻沒有深入的交流和分享,那與進入戲院看電影的觀眾有甚麼分別呢?教會是神的愛臨和實踐聖徒相通之處,沒有相通,如何能實踐愛?牧者與會眾關係的立體性,才是真實的陪伴歷程,牧者在關係的互動中被漸漸陶造,這種關係是無可取代的。教會的建築物可以被取代,唯獨牧者與信徒的生命互動是無可取代。正如一對在主裡成為一體的夫婦,如果沒有任何生命的互動,沒有在關係的磨合成長、體恤和為彼此犧牲,那這樣的關係隨時可以被外來的一些刺激或引誘所取代,變得不堪一擊。

我們要思想的是神的帳幕在人間,我們可以如何在教會的群體中發現神的同在?這就是一種神的帳幕在人間的實踐,因為神的帳幕,讓人心的曠野成為了恩典的出口和恩典的載體。筆者認為教會就是神恩約的子民,是抗衡世俗的文化的載體,而非「高、大、美」,只追求「藝術、音樂、關係」的會所。

人間遊戲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04/01/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人類的文明在遊戲中彰顯得很美妙。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曲終人散。這雖然是眾多比賽其中一個人間的遊戲,但這個遊戲竟吸引萬千人關注。這個遊戲如此牽動人心我覺得是因為背後有些人生哲學。

一般情況每隊是11人,足球比賽是一個極端注重團隊的一種比賽。而每個位置理論上都不可或缺,相同重要。人人平等的觀念在這個遊戲十分全面地表達出來。

教練領隊沒有落場,但卻是球隊的大腦,球迷也能影響到球隊的表現及球會運作。球證旁證的權威也充份顧及,不容任何人干犯。而在世界盃隊伍中我們有時驚覺,原來許多國家的名字我們是很陌生,她們大都是窮小國,但卻可處身在經濟軍事列強之中。法國的經濟實力比阿根廷高八倍,但是她卻有資格與法國在決賽中較技。巴西也是窮國,但卻是足球王國,球王多出產在南美洲弱小國家。剛離世的比利所得到的普世尊重堪比國王。這個「人間遊戲」是充滿奇妙平等的觀念。

強國者若以為可以憑權益操控足球比賽,史上似乎沒有成功例子,反充滿失敗的史實。這些黑金球賽只有叫球技水準不斷下降。人人平等的遊戲是上帝給我們智慧和教育的好機會。我們不喜歡玩不公平的遊戲,只叫自己無癮,白費人生,且有被愚弄之感!上主自己來到人間(道成人身)宣教,甘心謙卑地在人類中間一起玩人間的遊戲,示範如何平等地承擔人生的一切,就是如一般人一樣,遭遇抗議排斥直到上十字架。儘管世界仍有許多不公平,人類仍在不斷學習實踐平等的觀念,上帝2000年前示範了,我們也就應該不斷學習並維護這個觀念,叫不斷擾亂平等又常藉詞搬龍門的權貴羞愧。

誠然,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平等,但是絕對不應阻礙別人追求平等的制度,更應為努力爭取更平等的制度鼓掌。足球賽例不斷在謹慎地更新,叫人覺得競爭得更平等,更合情合理。主耶穌為了人類得更豐盛的生命,或稱為更合神賜人有尊嚴的生命而用和平又捨己的方式,責備和挑戰當時的權貴,維護並彰顯了上主旨意對人類的生命原則。今天我們有沒有此勇氣去鼓勵和推動爭取平等原則的人呢?尤其是在今天的世界充斥著爭取特權的人,企圖破壞人人平等的權利,使之模糊不清,藉著趨炎附勢的手段,去混水摸魚撈得眼前的權益,不惜欺負無權無勢的人,要立場鮮明的與這些人抗爭,殊不容易。

主肯為此人間遊戲而捨生取義,我們可不要遊戲人間、趨吉避凶啊!

結廬在人境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30/12/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想起一句「結廬在人境」,和「道成了肉身」比較,有很多聯想。為何有此聯想,那是因為近日身處異鄉的經歷。

弟兄姊妹從香港寄來的兩個包裹不知為何遭退回,期待收到的東西,頓成泡影,浪費了心思時間和不少的郵費,卻叫弟兄姊妹失望,情何以堪!郵件其實已送到住宅單位的地下,郵差按鈴,立即下樓,說是要付35歐元,立即上樓取,並立即下樓交收,怎料郵差失去蹤影,遍尋不見,天寒地凍等他,又問人,到頭來卻是送回香港,理由推說是海關找不到郵件的報關資料。另一包裹則連理由也欠奉!

家裡想趁世界盃在即購電視機,看中了一部,訂了貨,付了訂金,說好下週送貨,約了第二天付清餘額,付款時店員說26/12才有貨,提議買另一部貴80歐元的,我心希望可以儘早可以招呼學生們到我家來一起相聚看比賽。店員是中國人,很落力幫忙,我就決定付款購買。送貨時,運貨安裝的打開包裝發現機身有問題,表示要退回另外再送。但是要26/12才有貨。我們抗議,公司告知我曾訂了另一部機也準備送來,似乎有些奇怪。我一問之下,原來是我先前欲購的型號,我醒覺是那同胞店員的問題了。我立刻要求送來,並回到店裡要求退回差額。辦理退款時,店員的法國同事也不屑地看著這中國人怎可欺騙自己同胞。

這些遭遇使我深感一切都不像以前香港「快、靚、正」的運作,更有被騙被愚弄之感,真感有適應上的困難。我不追求「無車馬喧」的離俗,但希望「心遠地自偏」的安身。明知此地不像香港,但總是想快點安頓可以專心工作。豈料面對許多基本的生活瑣事,已夠煩擾纏累了。加上天氣寒冷,法國政府節約能源,室內氣溫常叫我手腳冰冷難受,年紀愈大,耐寒能力減低了!

轉念之間想到道成肉身的主,祂卻在呱呱落地的嬰孩至承擔家計的成年中,靜待30年,始出山佈道,經煉俗世生活的一切瑣事,尤其在登山寶訓(太五)中提醒門徒要如何為敵人多走一里路、多給打左臉、多給外衣……,相信這些是祂在世間眾多煩擾的宣教士生活體驗。主結廬在人間的宣教生活,並不簡單啊!

「道成肉身」帶來生命倫理的反省。商業社會重視商業倫理,等價交易是市場運作的其中重要原則,所以期望服務品質良好的「快靚正」是天經地義。但是這個世界大部份地方卻不一定是這樣,所以會感到失望煩躁,這樣會失去倫理上期望的和諧平安的心靈,甚至影響人際關係。主在「道成肉身」生活的倫理也許給我們智慧去判斷該如何看待不同領域的文化或生活原則,雖可以批判事情的對錯,但是又要看到如何面對別人在其文化處境中孕育出的生活行為,也許會發現一些可以體諒,甚至可以學習的因素。也許「快靚正」不是絕對的標準。

信仰反思 (偶像文化為何在今日出現)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我要看見,我要看見,如同摩西看見祢的榮耀,我要看見,我要看見,這世代要看見祢榮耀。」
(詩歌《我要看見》的歌詞)

摩西不用再走上山與神見面了,因為,榮耀的神願意在神的子民中間居住(出二十五8)。神要以色列民按祂的指示,為祂建造聖所,以及聖所中的會幕與一切器具的樣式(出二十五8-9)。

人神之間的距離近了,人們樂意奉獻禮物給祂,也有祭司教導他們如何獻祭,除去自己的罪,以至可以更親近神。只是,尋常百姓與神之間仍然有一大段距離,只能留在院子,不像亞倫及他的子孫一樣,他們作為神的祭司,可以進入會幕,與神更貼近。感謝神的恩典,因著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人們中間,人們不用藉著獻祭,不用藉著其他人,只藉著耶穌便能看見從父神而來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4)。

當偶像與粉絲的距離拉近了,粉絲對與偶像相關活動的參與度及投入度一定愈來愈高,我們敬拜神的時候,不是也應該如此嗎?還是,反而神不再高高在上,敬拜祂便不必再認真投入,人身在教會,卻心不在焉?

信仰反思 (偶像與教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08/2022

注目看耶穌,定睛看耶穌,謙卑親近主,跟著祂同步,跟著祂同步。
(詩歌《注目看耶穌》的歌詞)

耶穌訓練門徒可謂不遺餘力,明明是神的兒子,為了教導門徒愛及謙卑的功課,祂竟親自為門徒洗腳,樹立榜樣,縱然當中有出賣祂的猶大(約十三1-15)。耶穌愛門徒是不容置疑的,但祂同時亦是一位嚴師,門徒錯得離譜的時候,耶穌便會出言責備(路九51-56)。耶穌不單要訓練一班跟從祂的人,也希望他們連結父神。神是看不見的,有限的門徒如何與無限父神連結?一、耶穌是神,祂道成肉身住在人們中間,彰顯了神(約一14、18);二、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人們藉著祂便能去到父神那裡(約十四6)。

粉絲追求偶像,可能出於羨慕偶像擁有他們沒有的外貌或才能,也可能出於對「美」及「好」的追求,以致他們甘心出錢出力大力支持。其實世間上,有一位巨星是最完美無瑕,值得人傾慕一生。不單如此,這位巨星同時可以成為人真正的生命導師,按人的本質指導人活出真我,幫助人展現出無數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這位巨星願意愛人、甚至到了為人捨身留血的地步。願意人都認識這位巨星,讓祂成為自己的生命導師,以展現屬於他們的、獨特的生命光彩。

教會歷史中的去神權及去基督化

楊慶球牧師 | 加拿大恩道華人神學院院長
27/01/2016

早期教會對基督的神人二性討論極深且廣。基督的信仰核心是基督的神人二性,如果基督是人,整個宗教只是一個人文宗教,耶穌沒有復活,也不會再來。早期教會花了三百多年訂立了尼西亞信經,目的就是確定耶穌的人性及神性。

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為父所生,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與父一體……

因為祂是神,因此祂的復活、升天、再來,便不單是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也是歷史上必然出現的事。在一千多年的教會歷史,這信仰讓基督徒有一種普世的心懷,要讓世界知道「主的再來」是普世的事。

受了啟蒙運動[1]的影響,十九世紀的歐洲對基督教傳統信仰產生極大懷疑,其中最重要的影響是在政治上去神權化,及在信仰上去基督(神性)化。我們舉兩個例子︰

一、政治上去神權化——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宗教改革後的西方歷史,進入不斷世俗化的過程,世俗化就是在政治上去神權化,而去神權化可以追溯至十七世紀洛克提出的宗教容忍。

洛克所處的年代,正是清教徒與國教、更正教與天主教鬥爭激烈的時候。兩者皆運用既有的政治力量,全力打擊對方。例如三十年戰爭(1618-1648),使宗教與政治混淆不清,形成宗教屠殺的根源。又如1685年,法王取消南特敕令 (Edict of Nantes),[2] 使法國的更正教徒預格洛派(Huguenot)受到極大逼迫,四十多萬人被迫流徙國外。洛克就是在這些年間有感而發,寫成《論宗教寬容》。

他認為「教會是人們自願結合的團體」,所謂大公教會並非由使徒統緒一脈相承而來。他引用聖經「無論在哪裡,只要有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會,主就在他們當中」(太十八20),而基於這道理,真教會有三個特點︰一個人完全因個人的信仰而加入教會;加入某一個教會與否,完全出於個人的自由和選擇;信徒是教會最後的立法者。信徒所根據的最後權威是《聖經》,不是人為的議會,可見洛克的思想與宗教改革者如路德和加爾文等一致。

洛克把宗教法和公民權分開,他指出「教會不應也不能受理任何有關公民的或世俗財產的事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行使強制權,因為強制權完全屬於官長」。宗教法不能侵奪人民的公民權,任何教會無權管轄其他教會。如果教會有其獨立自主權,則異端裁判所便沒理由存在,因為每個教會對其自身而言都是正統的。

洛克高舉人權,他認定這是上帝給人的最基本權利,洛克著眼的不是宗教的追求者,而是真理的追求者。如果真理與宗教一致,則一切追求真理的人,已經在上帝的旨意之下。那些放棄理性的職責,盲目追求宗教的人,只有狂熱,沒有真理。洛克的宗教寬容針對當時政府濫用上帝的名逼迫異已,去神權化還算有意義;再配合啟蒙思想、科學主義,去神權化及世俗主義便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信仰上去基督化──士來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

士來馬赫的年代,人們熱衷於科學主義及理性主義。他寫了《論宗教》(On Religion),目的是向蔑視宗教的文化人解釋基督教信仰。他採用了當時流行的浪漫主義回應啟蒙思想過於強調的理性主義。

他指出宗教的精神不在於上帝存在的理性證據、傳統神學的教義教條等,而在於人類生命與文化的一種基本、獨特、綜合的質素,他稱之為人對無限者的感受(Gefühl),這感受即是「上帝的意識」。基督教神學不是回應上帝的啟示,而是營造宗教者的信仰情懷。因此,宗教的真實不在信仰者的對象,而在信仰者本身的感受。如果鵝頸橋的亞嬸為你「打小人」,而你感到身心舒暢,它就算是真宗教!你已充分感受到那份宗教情懷。

至於耶穌基督,士氏當然揚棄了神人二性。他指耶穌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有很強的上帝意識,也從小就知道自己絕對倚賴上帝、從不僭越上帝,破壞他依存於上帝的關係。因為他有強烈的上帝意識,因此成為人類的救主。藉著他的門徒或後來的教會,把這種意識傳開去。耶穌既然不是上帝的兒子(神性角度看),救贖論的「滿足說」及「替代說」便不成立;也可見耶穌不是道成肉身,也不是神性的基督。這種去「基督 / 神性」化,影響後世至深,基督教只是人類宗教之一種,我們有很多選擇。

認清基督的神性 付代價跟隨祂

杜倫斯(T. F. Torrance 1913-2007) 年輕時在美國紐約奧本神學院(Auburn Seminary)任教,他對基督信仰的執着引起一位學生大為光火,在課堂與他激辯。一如自由派神學,這位學生無法接受基督的神性,他否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也不會相信道成肉身,更不會付代價跟隨他。

課堂後那位學生肆意攻擊杜倫斯,杜倫斯對他說:「保羅,你之所以這樣思想,原因並不是你不能相信基督的神性,乃是你不願相信。」那學生聽後很粗魯地不辭而別,一連三天都不上課。後來他約杜倫斯吃飯,那學生看來很憔悴,因為他三天沒有睡好。他對杜倫斯說:「你說得對,如果耶穌不是上帝的兒子,我可以任意而為,做我喜歡做的事;但如果他真是上帝的兒子,我沒有選擇,只能跟隨他及順服他。」

今日人不願相信上帝,不願接受耶穌的神性及上帝的兒子的身份,不就是這原因嗎?

 
 

 

[1] 啟蒙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敢於求知,認為知識可以解決人類的基本問題,改進人類生活。
[2] 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簽署頒佈的一條敕令,承認了法國國內預格諾(加爾文宗)的信仰自由,並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權利。而這條敕令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關宗教寬容的敕令。不過,亨利四世之孫路易十四卻在1685年頒布《楓丹白露敕令》(Édit de Fontainebleau),宣佈基督新教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