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生命倫理

一介武夫 可作甚麼 ?

陳龍超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3/03/2006

在電影「霍元甲」中,「霍」有以下對白:「我只是一介武夫, 可以做甚麼呢?」

當時國家正值被烈強侵吞,文人用諸般方式如變法維新、洋務運動去救國,武夫究竟可做甚麼?當兵保衛國土、當保鑣去保護政要?還是好像霍元甲般成立一所機構( 精武體育會) 教育下一代強身健心,以武修德,達致全人教育呢?

墮胎無價?

陸君樂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3/03/2006

墮胎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議題,亦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探討。例如在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對中國人來說,胎兒很多時會被看為有生命的獨立個體,所以若孕婦不幸去世,會稱之為「一屍兩命」。同一觀念下,墮胎就等同奪走生命,與殺人無異。然而,從法律角度來看,胎兒並不是人,法律上「活生生的人」有兩大基本條件:完全脫離母體並擁有一套獨立的循環系統。所以非法墮胎並非謀殺,而是另一條獨立的罪行--- 墮胎罪。

「留」與「墮」的抉擇

陸君樂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3/03/2006

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墮胎手術已變得十分乾淨俐落,最近英國更發展至只要懷孕不足九週,便可在家中安全墮胎(都市日報,17/02/2006)。儘管如此,對墮胎的爭議仍持續著,而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墮胎,本期燭光網絡訪問了三位資深輔導員,希望讀者能從另一角度看輔導墮胎工作和前線輔導員對墮胎的看法。

從基督教信仰看自殺

楊慶球博士
中國神學院教授 | 明光社董事
23/03/2006

2002 年3月17日,一個尋常的星期日,在長洲島上,有三位年齡14、15歲的青少年透過「燒炭」來結束生命。今年1月先後有兩位教師自殺,這些事件在社會帶來極大的震撼和迴響。據政府統計,98年自殺個案為868宗;99年882宗;00年915宗;01年988宗,即每十萬人有14.1個人自殺,其中男性佔六成。

活著就是希望

傅丹梅
署理助理總幹事
23/03/2006

相信大家與我一樣,難以想像在經濟如此富裕的香港,墮胎率竟屬全球之冠,而自殺率更高過全球的平均數,香港平均每十萬人中約有18.6人自殺,而全球平均每十萬人中約有14.5人自殺。自殺及墮胎是社會病態的反映,亦是輕視生命的結果。

給她們多一個機會、一點選擇

陳龍超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及研究)
01/01/2009

 第4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2008年12月7日晚上在台中舉行,賽果不算意外,值得留意是歌手出身的劉美君憑《我不賣身‧我賣子宮》(下稱《賣》)被封影后,她飾演一個企街毒姑黎鐘鐘,傻氣之餘帶人情味,演來與角色有點抽離,像化外之人,或許這就是獲評判青睞的原因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