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社交網絡

網上交友面面觀……我有話說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30/01/2019

兩個月前,小編在本欄訪問了兩位朋友,他們透過交友app(手機應用程式)認識,之後拍拖結婚收成正果。不少人驚訝問:明光社為何「鼓勵」網上交友,並訪問成功例子?明光社明白面對新世代,網上交友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生活部份。在網上交友和在一般社交場合交友一樣,其實都得小心謹慎。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在網絡尋覓愛情

張勇傑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1/2019

網上交友騙案時有發生,警方公佈2018年首10個月錄得520宗網上情緣騙案,損失金額超過4億港元。[1] 除金錢損失,受害人更有可能遇上感情騙子,每每在發生性關係後對方就一走了之。

香港 – 戀騙勝地? (中)

陸君樂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 | 刑事司法研究碩士 | 組織保安及風險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29/11/2018

上次在本系列的首篇文章裡,跟大家探討過各地網騙案的狀況,當我們比較各地網騙數字時,發現香港人不但是騙徒眼中的肥美臘物,而且受害人的覺醒能力較低,要用較多的時間,才驚覺自己受騙。今次,則會跟大家探討騙徒斂財的手法,以及試著探討一下甚麼類型的人士較易受騙。

 

香港 – 戀騙勝地? (上)

陸君樂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 | 刑事司法研究碩士 | 組織保安及風險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29/11/2018

今年10月,香港警方聯同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執法部門,偵破一個跨國網戀詐騙集團,於三地共拘捕9男43女,而這群騙徒最少涉及147宗案件,涉款逾1.1億港元,涉及香港的受害人有101宗,總騙金5,460萬港元,當中相信包括今年5月揭露的「公屋婦網戀被騙2,640萬」一案。

對於網戀可否開花結果......我有話說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31/10/2018

網上情緣,常常給人的印象就是危險,「食快餐」,有性無愛,騙局。單身男女,一不小心,不能自拔,恨錯難返,悔不當初。活出希望事工巿場總監謝靜怡(Agnes)和行政總監杜奧利博士(Dr. Olli Tuominen),卻早在10年前已經透過網絡工具認識對方,最後結婚成為伴侶,他們究竟是怎樣令這段網上情緣開花結果呢?

關於「抖音」短視頻......我有話說

郭卓靈
受訪者:歐建樑先生(春麗)(網絡媒體宣教基地Jesus Online總監) | 文:郭卓靈(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9/08/2018

近來短視頻應用程式「抖音」(Tik Tok),正於香港中、小學裡迅速蔓延。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形容它「可與鴉片相比」:既黏著力高,使人重複地看源源不絕的短視頻;亦提供了創作空間及工具,使大家可不斷地試著自己拍攝,及上載欲得到別人讚好的短片。直到本年6月,「抖音」在全球已有1.2億個下載。

抖音的道德爭議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3/07/2018

在facebook的世界中,或者你會發現一些很奇怪的短片,例如有人在列車車箱內無緣無故地跳舞,打功夫,或者看見一些人在「咪嘴」唱歌,或者做一些令人很震驚的表情、動作。他們大多是年輕人,玩的多數是一款叫「抖音」(Tik Tok)的短視頻App(手機應用程式)。今年4月,抖音每天上線使用的用戶數目已超過9,500萬。

網媒的「迴聲廊」與「跟車太貼」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1/05/2018

網絡世界變化急速,網上資訊可謂十分泛濫,有出自新聞媒體、內容農場、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網民等……資訊如何傳送到我們手上,其演化及方式都值得我們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