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感謝神

樓曾瑞    |    明光社董事會主席
17/07/2011

退休三年多,很享受輕鬆、充實的生活:參與事奉,查考聖經,聯繫親友,探幽索勝 ……;正以為會如此度過餘生,神卻另有打算。
 

電影理應是一場人性的紀錄

陳龍超     |    電影小組組長
17/07/2011

筆者跟電影小組在一起五年了,還是先跟讀者們打聲招呼︰「你安好嗎?還在跟好萊塢的口味團轉嗎?」
 
3D電影自《阿凡達》的勝利成了電影院的救星,也給觀眾一個理由去放棄等候片刻而租買藍光碟,特效營造的立體感合理地讓劇本素質退居二線,觀眾期望只是追逐無止境的爆破。友人問:「《變形》適合小孩看嗎?」筆者在Facebook內的回應是︰「No La」你的意見又是怎樣呢?

80傳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7/2011

何謂80傳說?凡是80、90後的青少年便一定打破傳統價值、熱衷於街頭抗爭、以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政策的不滿嗎?剛於5月27日舉行,獲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的「80傳說」研討會,便是藉著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及各方專家的分享,向在場約200位參加者展示坊間對80、90後的描述是如何片面,並不足以反映大部份80、90後的真貌。

80後是一個傳說?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7/07/2011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傳說。有的很「真」,有的則莫名其妙。不知何時起,人們總喜歡以「x0後」來形容年輕人,亦有人喜歡自我標籤。80後的年青人,多被形容為激進、理想主義、恆常參與社會行動、衝擊霸權的一群。但另一邊廂,消極、不上進、Hea,懶散又是他們的代名詞。究竟今天的青年人是怎樣的光景?
 

被地產霸權蠶食的自由經濟

林本利博士    |    曾任教理工大學,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17/07/2011

長久以來,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都相信香港的成功,有賴其採用自由經濟體系。在這體系下,主要是依賴市場的「無形之手」去分配資源,政府的干預極少。即使政府「出手」干預,都是為了修正市場失效及令市場運作得更暢順。
 

防止校園性騷擾 由性教育做起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7/2011

為幫助學校推行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明光社本年積極展開一系列性教育教師訓練,而系列三之「防止性騷擾入侵校園──剖析學校涉及『性騷擾』的轉承責任以及前線個案經驗分享」已於6月11日順利舉行,吸引不少教育界人士及社工參加。

當日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圓融綜合服務中心註冊社工程健祖先生、服務主任竺永洪先生、本社項目主任(性教育)張勇傑先生和葉淑芬律師擔任主講嘉賓。

紐約州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7/2011

繼康涅狄格州、新罕布什爾州、麻省、艾奧瓦州、佛蒙特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外,紐約州通過有關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法案,令紐約州成為美國第六個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法案的州份,也是全美至今同性結婚合法化的最大州份。
 

傳媒偷拍蔚成風 私隱專員展調查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7/07/2011

早前有藝人被記者以長鏡偷拍家中的私生活,甚至拍得裸照,他們其後往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投訴。據報道,私隱專員聽取口供後認為,投訴人在自己家中被拍到全身赤裸及男女親密舉動的照片,初步證據顯示,事件可能涉及以不公平的方法收集個人資料,違反保障資料原則,私隱專員公署會展開調查。

抹黑與扭曲──同志團體抗議社署活動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7/2011

本年4月15日,一眾同志團體成員硬闖本社辦公室,阻礙性教育教師訓練課程進行。兩個月後,他們重施故技,在社會福利署舉辦的內部培訓時到場抗議,對社署和當天的主講嘉賓康貴華醫生作出多項沒有事實根據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