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廣告「誤導學」
日本發生大地震,本港家長擔心日本嬰兒奶粉受幅射污染,紛紛排隊搶購,可見父母對奶粉的重視。奶粉商覬準家長的心理,以致經常在廣告中,把奶粉描述到比母乳有更多特殊成分,並能提供抵抗力,能讓孩子更健康成長。
「走出埃及」App被刪除
現今流動電話的功能已不止是話音通訊那麼簡單,智能手機配合流動數據服務,使用者能隨時隨地上網接收資訊,到社交網站分享生活逸事等;使用者亦能為智能手機下載不同的應用程式(App),增加手機的功能。與此同時,不論個人或團體都可自行編寫應用程式,並放在網上讓使用者自行下載。除了遊戲外,不少機構都透過應用程式向外界發佈資訊或作宣傳效用。
新聞「娛樂化」是必走之路?
如果朝早起來,一按著電視就有一個非一般的早晨節目,以誇張抵死、娛樂味十足的手法,來代替你過往每天看到傳統正經的早晨新聞及天氣報道,你會不會感到特別「醒神」?
裝備教師 推性教育課程
為幫助學校推行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課程,明光社將於本年展開一系列的性教育教師訓練,而系列一之「青少年的性與愛」亦已於4月15日舉行。當日由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女士和本港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擔任主講嘉賓。出席者大部份為中學教師、學校社工、家長、學生輔導員及教牧同工等,場面熱鬧,約有60人出席。
最低工資的最低公義
5月1日,不單是勞動節,也是香港實施「最低工資」的日子。隨著立法會通過最低工資的法案後,社會的關注焦點,已由最低工資應是28元還是33元,轉移至如何計算這個「最低」工資。由「扣飯鐘錢」到「扣除假期」,好些老闆機關算盡,就是要減少付出工資,甚至有人更想出「因加得減」的方法。一時之間,企業良心跌至谷底,把原來的最低工資,變成了最低公義……
同志教育滲入台灣校園
當香港教育界正忙於討論縮班和小班教學之時,台灣教育界正面對更大的挑戰,因為同性戀教育已漸漸滲入當地的正規課程大綱,並將在本年8月在國小(小學)到國中(初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正式推行。同志教育已在全球悄悄崛起,這股風氣實在不能小覷。
以憐憫謙卑的態度行公義
今期《燭光網絡》討論行公義,而在公義問題,「潮流興」將社會分為雞蛋與牆,彷彿凡是建制都有原罪,而凡是弱勢群體都要無條件地同情和支持。於是在一切討論之中,首先將對手界定為霸權,將自己界定為弱勢,便可以將一些本來不合理的行為變為公義。
活出真社關
「天上地上一切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這樣,我就常常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太二十八18-20《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