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球證執法的聯想
以前曾在拙欄提及,筆者參與地區服務工作三十多年,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擔任大埔足球會主席一職,看著足球隊由丙組不斷打拼,終於升上甲組的奮鬥故事。
這幾年來,與親友一起觀看了多場「和富」的比賽,尤其是主場賽事,筆者必定是座上客。從中除了獲得不少樂趣,偶然更會有所啟發,在勝負、制度和得失方面,有了全新的體會。
自揭私隱的人
很多人都會介意其他人突然在公共場所大聲讀出她的年齡、三圍、初戀男友名字、或是他的電話號碼和被人戲弄的「瘀」事,但奇怪的是他們卻不介意主動在社交網絡公開!
加強輔導服務 免性罪犯重犯
法律改革委員在2008年提出設立「性罪犯名冊」的建議,經多年的諮詢和討論,「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終在本年12月正式生效。屆時全港的兒童教育或社福機構僱主可在求職者自願的情况下,查核求職者曾否觸犯指定「性罪行」,以減低在相關機構享用服務的兒童受到性侵犯的危險。
再思權利與義務
對於愛好行山或爬山人士來說真的為香港感到自豪,因本港擁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高山,更有多處山巒起伏之爬山勝地,難怪連外國人也專誠越洋而來,為的是要欣賞及享受風光如畫之大自然景色,尤以馳名海外之「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令行山者留下美好印象。
社會抗爭的神學理念── 一些根本的反思
基督教要談社會抗爭,必須弄清楚三個互相關聯的問題:要抗爭的是甚麼?抗爭想要達到甚麼目的?抗爭應該採取怎麼樣的手段?這三個問題之外,我們還要思考:教會這個信仰群體究竟是怎樣生活的?意思是,教會這個信仰群體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她這種生活跟社會抗爭有著怎樣的關係?她這種生活怎樣決定她參與社會抗爭的方式?
關心社會,其實不難 ── 明光社「社關訓練課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成為關心社會的教會,就先要明白今日社會的各種現象,以致教會能在社會中,不止持守真理,也能將信仰踐行。從前年開始,明光社與不同的教會合辦「社關課程」,先後與港島東區、南區、青衣、大埔等地區的教會合作。在今年秋季,明光社與牛頭角區的一間教會合辦了新一次的「社關課程」,與信徒分享:關心社會,其實不難!
性教育教師訓練 知識技巧齊裝備
明光社從本年初開始,定期舉辦性教育教師訓練,至今已舉辦了四次。在此特別感謝各主題的講員及參與的老師,全賴你們的支持,我們才可以持續舉辦相關的課程,幫助大家一起在知識和技巧上作好裝備,以回應學生在「性」問題上的各種疑惑和憂慮。
爭議重重的2011基督教選委選舉
基督徒可以選特首?原來我們除了享有一般公民權利可選出立法會議員外,還可以用「基督徒」身份選出基督教界別的選委去選特首以及人大代表!在2012年特首選舉中,選委會委員擴充至1,200名,其中基督教界別選委亦由以往的7席增加至10席,並由42位候選人角逐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