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消費」雞蛋仔伯伯
今年4月,有一宗「雞蛋仔伯伯」事件。當時有人「揭發」食環署職員「選擇性執法」,一個月內多次拘捕「雞蛋仔伯伯」,充公其生財公具。輿論視之為打壓低下階層,助長貧富懸殊,漠視本土經濟,消滅街頭巿井文化。
我們的願景……
禧福協會基層事工部主任丁愛娣女士
我們最希望幫助貧窮人可自食其力,讓他們有工作機會,生活得有尊嚴。亦鼓勵中產在消費時,多光顧社會企業,間接補助貧窮人。與此同時,也希望教會可以想想,慈惠金是否只限於應用在教會的弟兄姊妹身上,還是可用來幫助社區有需要的人士呢?
新聞「娛樂化」是必走之路?
如果朝早起來,一按著電視就有一個非一般的早晨節目,以誇張抵死、娛樂味十足的手法,來代替你過往每天看到傳統正經的早晨新聞及天氣報道,你會不會感到特別「醒神」?
馬會「警告字眼」又矇又小
隨著球季接近尾聲,加上六合彩的彩池因著之前加價而上升,吸引力大增,馬會近月於是以不同力度推出各種宣傳,當中又以文字傳媒的宣傳攻勢最厲害。馬會最近便不惜工本,多次在免費報章買下半頁版面賣廣告,宣傳其不同的投注方法。但最令人不滿的是,馬會竟然把用來保護青少年的警告字句的字體,縮小得只有約兩毫米,不用放大鏡根本是難以看得見的,這情況令人關注。
裝備教師 推性教育課程
為幫助學校推行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課程,明光社將於本年展開一系列的性教育教師訓練,而系列一之「青少年的性與愛」亦已於4月15日舉行。當日由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女士和本港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擔任主講嘉賓。出席者大部份為中學教師、學校社工、家長、學生輔導員及教牧同工等,場面熱鬧,約有60人出席。
同志運動的粗暴手法
2011年4月15日,對明光社同工來說,是一個心情複雜的日子。當日,我們一方面懷著興奮的心情,正式展開本社今年度重點推行的一系列性教育教師訓練課程;但與此同時,我們亦為到當日有多個同志團體的成員,以粗暴的手法硬闖本社辦公室進行滋擾而感到非常遺憾!
以下為當日同志團體上門衝擊的照片,透過下列第一手資料,公眾人士可全面了解事件的經過和真相。
斜路惜黃花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最近往歷史博物館看了相關的展覽,又看了一齣有關香港基督徒參與革命的舞台劇斜路黃花,重溫有關楊衢雲和道濟會堂的歷史。
同運真面目
最近台灣教育界面對重大的挑戰,因為同性戀教育已漸漸滲入當地的正規課程,並計劃今年8月在小學和初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中推行,西方激進的同性戀教育已漸漸影響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