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倡議政策 為窮人發聲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主席李炳光牧師關注到本港貧富懸殊問題愈來愈嚴重,社會瀰漫著一股仇富的氣氛,他擔心如果情況再惡化下去的話,社會可能會出現大家不想預見的動盪。為此,教關來年的方向,除繼續其扶貧的事工外,亦會加強政策倡議的工作。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社教不分離 關注停不了
打從1954年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成立以來,該會便一直關注社會公義、和平、人權、自由、民生等課題,因此經常就政府的政策給予意見及回應,例如政制發展(包括支持雙普選)、特首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種族歧視法案等;此外,協進會也不時倡導、推動及參與和社會民生有關的活動,如就全球化、全民退休保障等議題作出討論和爭取。
城市睦福團契︰顧念貧困家庭
「宣揚基督仁愛,顧念貧困家庭;建立和平之子,同盼和睦之城。」是城市睦福團契的使命宣言。
在1983年成立的睦福,前身是「香港木屋區福音團契」,初期主要從事社會邊緣家庭的救急扶貧工作,致力為當時香港不同寮屋區居民提供全人關懷服務。
豐盛髮廊︰良心消費 助人自助
信徒可有想過,透過消費,也可關心社會,援助弱勢?其實香港有超過300間社會企業,它們要成功營運,全賴你我身體力行,作出良心消費。
作為社企之一的「豐盛髮廊」,其義務董事紀治興表示,社企是一盤為公益而做的生意,它的產生是為了幫助弱勢社群。換句話說,消費者光顧社企,不單止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也能夠直接幫助其他人。
施達基金會︰放眼世界 扶貧濟困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各有其價值和尊嚴;任何人皆不應受困於貧窮的惡性循環中。」基於這個信念,施達基金會關顧的群體,一直是不分種族、性別、信仰和膚色的,而且遍佈全球20個國家及地區。
基督教宣道會屯門堂︰愛心服侍 傳揚福音
基督教宣道會屯門堂歐亦沛傳道相信,宣教是宣講與服侍的結合,因此該堂會近年積極推動弟兄姊妹投入地區服務,努力做好「好鄰舍」的角色。
該堂會在去年及今年,便開展了兩項社會關懷服務的事工,分別是成立「生命小天使關懷隊」及派發「愛心食物現金券」。
扭曲選民意願的遞補機制
為了堵截有立法會議員濫用辭職而需要耗用大量公帑進行補選,以製造所謂變相公投,政府推出遞補機制,在輿論強烈反對之下,由所謂「敗者替補」改為 「同名單替補」,但無論如何,有關建議皆扭曲了選民的意願,問題不單是有關建議合不合憲,而是根本不合理。
和平理性非暴力,人人給力!
自2003年反對廿三條立法,引發超過50萬人上街後,「七一遊行」已經成為了每年香港市民出來表達各類訴求的重要平台。
應將合法賭博年齡提升至廿一歲
6月中澳門立法會通過,禁止未滿二十一歲人士進入賭場,未來亦不准再聘請二十一歲以下的人士在賭場工作。
當地的立法會議員和政府發言人不約而同的表示,希望青少年在18至21歲期間,多嘗試其他工作,不希望全部青少年一畢業就將加入賭場工作成為生存和成功的目標,並藉此延後青少年接觸賭博,減低他們成為病態賭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