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愛恨交纏的中國心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7/12/2010
過去幾十年的中國歷史都是令人搖頭嘆息的多,拍掌歡呼的少。雖然大家的不滿和失望未必一定去到好像鍾祖康《來生不做中國人》一書所表達的那麼強烈,但近期中央政府的一些表現的確令人覺得很羞家,幾乎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自己是中國人!
代代相傳的置業夢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7/12/2010
調查發現,有近六成受訪青年視置業為未來十年首要的人生目標,其次有四成人希望可把握「黃金十年」賺得第一桶金,僅得15%人打算貢獻社會。有學者認為調查反映年輕人欠缺責任感和冒險精神,對社會缺乏承擔,一味只顧賺錢,長遠會窒礙本港文化創意等其他方面發展。
戳樣?錯樣?走樣?
歐陽家和
| 明光社 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6/12/2010
社交網站Facebook近日推出更新個人資料的功能,讓用戶的相片、學歷、工作等資料,放在網頁的頂部,使其他人更容易了解你。不少用戶為此開始處理個人的相片、資料,有些人補充資料,有些人則刪了一些敏感的東西。而各人的個人檔案也漸趨個性化,當中又以相片最為突出,不少人為求有一張比較好看的相片,紛紛「戳樣」。
智取太平山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6/12/2010
不知道你有否因為連鎖快餐店的「大富翁」遊戲而吃多了他們的加大套餐?多年前該店換領Snoopy和Hello Kitty活動也曾引起了熱潮,在商言商,以「儲分換嘢」的手法來刺激消費,也常見於超市、便利店。
玩Facebook會離婚?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9/12/2010
有報導指,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每五宗離婚個案中,就有一宗是因為當事人在Facebook中遇到「舊愛」,繼而再度交往,舊情復熾,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導致離婚收場。當然,硬說玩Facebook就容易離婚是太過武斷了,始終維持婚姻是要雙方努力,以愛去經營,所以肯定不能單怪Facebook的威力而破壞了兩個人的關係。
加強監管的迷思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9/12/2010
花園街的火災後,不少傳媒「揭發」花園街這些牌檔的不同問題,消防、保險、水電設備,甚至走火通道等,傳媒通常會邀請一堆專家、學者討論他們所「揭發」的問題,以及邀請這些專家提出「改善」的方法,以求在事件中獲取教 |
權力與氣量應成正比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8/12/2010
古語有云宰相肚裏好撐船,提醒權力愈大的人應該愈有容人之量,當面對批評的時候,應該沉得住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算對方無理取鬧,亦毋須暴跳如雷,更毋須以強權打壓批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