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如何正視生態足跡問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1/2011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香港在生態足跡排名全球第45位,若果全球人類都以香港人的模式生活,每年需要消耗2.2個地球的資源,簡單地說香港人正在透支地球的資源,剝削我們的下一代。
「植入」不等於「直入」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0/01/2011
近來看過不少有關內地某電影的續集有過多產品廣告穿插於影片之中的批評,指片商硬生生要觀眾接收廣告信息,令人反感。其實現時無論是電影電視都有這種做法,只要細心觀看港產的影視作品,便會發現。
公平正義 = 寄望包青天?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9/01/2011
包青天鐵面無私,秉公辦案的態度深入民心,一直是中國人心中對公平正義的指標。但殘酷的歷史事實卻不斷告訴我們,權力帶來腐化,貪贓枉法、昏庸無能的官吏橫行總是為社會帶來不公義。
天理人情,法義難平?
鍾漢池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實習生●(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實習計劃)
19/01/2011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11月份舉辦之「生命及倫理對談」,特別邀請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為大家談論法律與公義的問題。究竟中國及香港現今的法治環境是怎樣?法治的本質又是否能夠達到公平、公正、公義?
但願人長久
陳家殷
| 執業大律師
19/01/2011
近日腦海中經常泛起〈但願人長久〉這一首流行曲的旋律(由王菲翻唱,北京中央樂團伴奏的版本)。很喜歡辛偉力(Alex San)先生的編曲,跟王菲恰到好處的唱腔,彷彿把蘇軾在月下起舞弄清影的意境活現眼前。
以更新迎變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8/01/2011
時代的步伐變得太快,過往要經歷幾百年、幾十年才能完成的變革,現在只需幾年。有人強調以不變應萬變,若不變是指所持守的原則和核心價值,絕對值得鼓掌,若所指的是在形式和方法上堅持不變,卻可能只是我們恐懼、懶惰和僵化的藉口。
與Web3.0共舞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8/01/2011
facebook以雷霆萬鈞之勢,在六年內坐擁五億五千萬用戶,以人口計等同全球第三大國。時下的青少年若沒有facebook,恐怕也會覺得自己沒有「臉」,而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亦成了2010年的風雲人物。